中国作家网>>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 正文

人民始终是文学书写的主题

//m.zimplifyit.com 2012年11月21日08:23 来源:王宏甲

  有人说,看电视直播的十八大报告,把哑语“人民”的手势是怎么比划的记牢了,因为“人民”二字出现的频率极高。我用电脑搜索,看到搜索栏显示,“人民”二字在十八大报告全文中出现了141次。从“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到“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从“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到要求全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可以说,十八大报告通篇贯穿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和情怀。

  十八大报告还说:“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联系到文学创作,在相当一个时期里,文学遇到的挑战也是严峻的。这并不只是遇到多媒体的挑战。我的文学界朋友们常说,“主旋律”的文学创作遇到的挑战更大。何谓“主旋律”?在我看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是坚持主旋律创作。什么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我体会,创作中,心里有没有人民是不一样的。这体会不仅来自创作,更来自生活经验。我十五六岁时去农村插队,如果没有村里的农民兄弟、村妇村姑对我的关爱,我很难走过那段岁月。“作为土地,是谁把我耕种?作为庄稼,我情愿被谁收割?”在我心中,这不只是一种文学表述,这已是我的精神信仰、文化信仰。我只会这样写,我只愿这样写。

  今年我出版了一部长篇报告文学《永不失望》,写的是《无极之路》续篇。《无极之路》曾广被阅读,这个续篇今天还有多少人阅读,或者说还有多少人对“为人民服务”的往事感兴趣?我书中第十章写的几乎是一篇论文,这篇论文的简缩版发表在十八大召开前夕的《人民日报》,题为《论人民观》。我写了早在《尚书》里就存在的很生动的人民观。细追溯,“人民观”其实是中国文化悠久的传统,是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在人类历史上不曾中断地持续发展至今的主要原因。为什么追溯这些?就因为需要坚持,需要有我们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今年作协确定我“重点扶持”的一部报告文学,标题就是《农民》,副题为“中国一户农民的百年历史”。20世纪至今,中国农民经历了农业时代、工业时代、计算机时代,如何通过一户农民一百多年贯穿三大时代的足迹,追述他们经历的剧烈时代变迁和精神嬗变,这也是需要静下心来,去细致地调查采访和进行研究性写作才可能成书的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的讲话也充满人民情怀。“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还表示,“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我们是很大的鼓舞。我一定会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