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资讯动态 >> 正文
2012年11月的海外文化交流活动可谓是热闹非凡。
11月5日,“2012波兰·中国西藏文化周”在华沙开幕。精彩的图片展和歌舞表演,让波兰观众被西藏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深深吸引。中方精选的200余幅图片和40余幅精美唐卡,展示了当今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宗教、环保、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情况。在“魅力西藏”歌舞演出上,《扎西鲁卡》《天湖之舞》《林芝民歌》《格萨尔说唱》等充满浓郁的藏族风情的演出让观众如痴如醉。而在随后的与中国藏学家代表团的交流中,波兰对藏族文化医学有了进一步认识。
11月6日,“锦绣八桂——广西织锦刺绣艺术展”在土库曼斯坦国家博物馆开幕。广西民族博物馆展出了80多件美轮美奂的广西各民族刺绣、织锦,同时通过模特秀、民歌表演和图片介绍,全面展示广西各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独特风韵。耀人眼球的艺术深深吸引了有着深厚地毯编织技艺的土库曼斯坦观众。
11月7日上午,《多彩贵州——中国贵州民族风情展》在土耳其的马拉蒂亚市隆重开幕,这是中国政府和土耳其政府于2012年共同主办的“中土文化年”中的众多项目之一。美丽的民族服饰、天籁一般的侗族大歌、让人震撼的长桌宴,激发了土耳其人亲自到中国贵州游览的欲望。
11月9日,《大美新疆》摄影展在纽约曼哈顿的纽约亚洲艺术馆开幕。展览由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从众多优秀作品中精选的60多幅摄影作品组成,展示新疆优美的自然风光、绚丽的民族风情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组织者希望通过此次展览加深美国民众对新疆的了解和认识,吸引更多人去亲身体验新疆之美。
11月18日至19日,中国云南文化艺术团在埃及的开罗歌剧院露天剧场举办了两场云南风格的民族歌舞演出和主题为“魅力彩云南”的展览,先后展示了汉、藏、傣、拉祜、佤、景颇等10余个风格各异的民族歌舞,受到埃及观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这也是2012年云南省文化厅与开罗中国文化中心建立对应合作关系的重头戏之一。
11月19日,美国总统艺术人文委员会举行“国家艺术人文青年活动奖”颁奖仪式,中国贵州地扪侗族文化生态工作室因其对原生态文化保护所作的贡献荣获其中的国际奖项。美国总统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和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临时代办邓洪波一起向来自贵州的获奖代表颁奖。
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大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在对外文化交流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更加凸显,在国外掀起一阵阵民族文化热潮。在中法文化年、中俄国家年、北京奥运会等重大活动中,少数民族文化大放异彩,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正如在西藏文化周上波兰前总理约瑟夫·奥莱克西所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目光更多投向中国,而文化上的交流互鉴,也能促进国家之间社会公共活动和公共外交的发展。相关资料表明,每年少数民族艺术团组出国访问约占全部出国演出团组的30%至40%。中国的少数民族歌舞艺术、服饰表演已经声名远播,形成了品牌。如重点文化交流项目“多彩中华”,以展示中国各民族服饰文化、歌舞艺术为内容,至今在国外举办表演和展览活动30余次,累计演出400多场次,观众达到100多万人次,引来好评如潮。
就文学而言,其对外交流的步伐也是越来越频繁。近10年来,共有240多名少数民族作家参加中国作协组织的德国法兰克福书展、英国伦敦书展、中外文学论坛以及经常性文学交流出访团组。中国作协还专门组织了4个少数民族作家团赴美国、法国进行交流访问,组织少数民族作家参加国际写作营、赴港澳台地区访问。少数民族作家的优秀作品被列入当代中国百部文学精品译介工程,积极向海内外推介。译介到国外的少数民族文学作品数量近年来也明显增多。国外文学界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了解和研究逐步增多,不断邀请我国少数民族作家参加国际性的笔会或文学研讨会。
而在民族文化加大步伐“走出去”的过程中,各地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团体积极开辟渠道,丰富交流内容和形式,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大亮点。不同的省市区根据各自的优势,积极将自己的文化拳头产品推介到国外,比如广西将市场瞄向了东南亚,新疆、宁夏对准了中亚,西藏则主攻欧洲。
在国家民委“论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系列文章中,谈到加快推动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时表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时期,也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战略期。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年,相关部门都在切实增加少数民族文化在国家对外文化交流中的比重。每年都会安排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文化活动参与中外互办文化年和在国外举办的中国文化节、“感知中国”、“欢乐春节”、文物展、博览会等。而“多彩中华”的中国少数民族服饰表演、中国少数民族歌舞艺术表演,“中华瑰宝”的中国少数民族文物展以及中国少数民族图书展等,在海内外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已经成为实施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战略的知名品牌……在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与密切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热”正弥散全球。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所了解和认知,展现出越来越强的国际影响力。要认真总结经验,抓住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大“走出去”的力度,不断提高“走出去”的水平。
在加大“走出去”力度的同时,如何不断提高“走出去”的水平,将是今后摆在组织者面前的问题。实际上,我国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只是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在国际文化市场竞争中还处于弱势地位,如何加快文化资源优势的转化,创造出真正被国外市场认可的知名民族文化品牌,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还有较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