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中国新世纪长篇小说研讨会 >> 正文

张莉:“非史诗”的趣味与长篇小说之变

//m.zimplifyit.com 2012年12月26日16:18 来源:中国作家网

  我认为新世纪以来我们对史诗性长篇小说的评价标准和趣味都发生了变化。最大的变化是史诗类作品的逐渐退潮。“非史诗”创作成为长篇小说的一个潮流。作家不再青睐史诗性长篇小说创作,评奖体系调整,读者也并不如以前那样买账。也就是说,作家、批评家及读者都逐渐认识到,优秀的长篇小说并不只有“史诗性”一种,事实上它各有类型,这是特别重要的趣味变化。这是好的令人欣喜的现象,价值判断和创作类型杂花生树是今天新世纪长篇小说创作的最重要特征。

  为什么非史诗性创作在今天会成为主潮?我认为跟写作者的历史观嬗变有关。史诗性作品的背后需要有作家完满的、整体的历史观在支撑,今天这样的历史观新一代作家那里几近于无,年轻一代喜欢破碎性叙事,尤其是六五年以后出生的作家,他们更喜欢破碎性的历史叙事而不是整体性的历史叙事。与之相伴,文学观也发生了变化,对于这一代作者看来,作家只是记录者,他不是书记官,也不自认为一个伟大民族秘史的书写者。他们更多地认为自己是为个人而写,他并不认为文学写作有多么神圣,不认为写作具有某种价值和责任。拥有这种文学观念的作者,没有任何可能去写史诗性作品。

  我很欣赏非史诗长篇小说写作潮流的出现,但它也有它的问题,即,写作者的主体性缺失。作家对现实没有思考的能力。他无意判断,不愿判断,因而,在当代诸多流行的长篇小说中,就会有伴随一种扭曲的价值观:“得权力/金钱者得天下”,当代诸多流行长篇都在不断重申这样的主题。在现实面前,作家并不想与现实做对,他愿意束手就擒。我认为,那种破碎性的叙事,不愿意做出立场和判断的写作是偷懒的和投机的,是“背着而不是向着火跑”,是作家的逃避,但杰出作品需要作家“向着而不是背着火跑”(别林斯基语),暧昧的、游移的写作立场产生杰出作品的可能性很小。

  最后我想强调,新世纪长篇小说的数量繁盛虽是事实,但我们判断长篇的标准不能只是数量,质量才是最重要的,优秀的长篇绝不是片断式写作的连缀,不是字数的拼凑,它有它的难度和高度,它是精密系统,它需要逻辑,需要伦理。今天,无论我们讨论和评价何种类型的长篇创作,一些基本的东西都需要记取,就是对人的理解,对人的价值的判断,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探寻,对人的尊严的勘探。要“把人当做人来写”。非常期待真正体现我们时代“心智生活”的长篇出现。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