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文史 >> 文史钩沉 >> 正文
随着文化知识越来越显得重要,有近视眼的文人学子也越来越多。然而,在古代就很少发现有近视眼的文人学子,更别说普通老百姓了。为什么古代文人少有近视眼呢?
有人总结出以下六大原因:
一、古时候大部分人不认字,也没多少人读得起书。只有家庭条件好或有地位的人才读得起书,即便是读书,用在读书上的时间也很少,而那种头悬梁、锥刺股的读书人更是凤毛麟角。这就决定了古代不存在形成近视眼的大环境,患近视的风险和概率都很低。
二、古人书写用的毛笔比较长,眼睛距字的距离较远,写的字也相对大些,客观上起了一定的预防作用。
三、古人读的是私塾,没有现在的黑板,不会产生看黑板困难,也就不用想什么办法治近视。加上古代自然科学不发达,那时的学生读的书很少,也没有外语、物理、化学等,数学也只是加减乘除等简单运算,主要是四书五经,一本《论语》要读好几年,没有太多书读自然不太会近视了。
四、古人的生活节奏慢,交通以骑马与步行为主,不用担心交通安全,所以患近视的危害就小。
五、古人没有眼镜,尽管看似不利,但客观上能防近视度数加深,所以近视的危害就很小。
六、古人行路、骑马不戴眼镜,对眼睛都有预防近视作用,所以古人的近视非常之少,危害也很小,与其他疾病相比,简直算不了什么。
毋庸置疑,古代还是有一定数量的近视眼,这从一些史料和笑话中也可以看出来。明代有人作了一首嘲讽近视眼的打油诗,诗中说道:“笑君双眼太稀奇,子立身旁问谁是?日透窗棂拿弹子,月移花影拾柴枝。因看画壁磨伤鼻,为锁书箱夹着眉。更有一般堪笑处,吹灯烧破嘴唇皮。”64个字的一首打油诗,将在云山雾罩中过一生的近视眼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
看来,要解决近视眼的问题,只能靠眼镜了。但是,眼镜发明的年代较晚,且应用极少,在那个时候绝对是身份的象征。镜片由水晶石、石英、黄玉或紫晶磨制成,材料稀少,价格昂贵,普通老百姓是戴不起的,故而皇帝当作好东西赐给大臣。
在公元1260年,马可·波罗就曾经描述中国老人戴着眼镜看小字的情景。据说,中国古代的眼镜呈大椭圆形,镶在龟壳做的镜框里,用铜制的眼镜脚卡在鬓角上,或用细绳子拴在耳朵上,或者直接把眼镜固定在帽子上。而且当时的眼镜造价不菲,曾有一位乡绅用一匹马换一副眼镜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