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推荐榜 >> 相关评论 >> 正文
当代中国文学迫切需要也正在积极谋求如何在世界格局发生深刻调整变化的今天,建立起一种新的思想艺术格局,以反映中国走向世界,中华民族正在全面复兴的历史进程。在伴随着时代社会经济发展进步中,也使自己能够与我们的伟大时代相称,竖立起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积极贡献的中国文学形象。很显然,我们需要当代中国长篇小说有能力承担起这样的历史责任。自“五四”以来,中国长篇小说总是给人们一种为社会进步提供思想及智力支持的期待,今天当然也不例外,尽管我们对我们的长篇小说优秀作品不多、与我们伟大时代很不相称的长期焦虑并没有减弱。
实际上,当我们试图讨论长篇小说的思想艺术格局的时候,就已经触及到长篇小说的本质问题——长篇小说自身所建立起来的核心价值问题。据我所知,我们以往的小说理论,很少使用“核心价值”这个概念。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生造一个概念,而是说,当我们把长篇小说与一个越来越在这个世界上起重要作用的当代民族国家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这个概念就会应运而生。坦率地说,以往的小说理论,还没有把小说的民族话语权或者说是中国话语权理解得像现在这样的紧迫和重要。而现在,如果我们的长篇小说的主流,建立不起或者说找不到自己的核心道德价值的话,我们就无法指望对中国形象和中国文化形象塑造具有原创意义的长篇小说能够承担起使命,我们对长篇小说的历史性期待也就会再度落空。
很显然,一个时代的长篇小说的“核心价值”一定是和一个时期的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核心价值体系”紧紧相连,互为关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发展了三十年,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也必然吸取了很多的教训。其中一个最深刻的教训就是我们不可以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道德危机去换取经济的繁荣发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失去了国家道德的支撑,就达不到以人为本,也是不可持续的。这种发展,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我们必须坚决实施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国家文化建设战略,以支持和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推进,在世界上树立起一个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贡献并继续做出贡献的大国形象。从当代世界格局发展变化的角度看,我们这样一个新兴市场国家对世界的作用意义,很可能不会局限在经济范围——其政治文化道德的理念也将会影响世界。例如发展中国家关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更应该重视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发展的理念就越来越得到包括一些发达国家的重视,越来越成为一种基本共识。在当下,如果我们深刻认识到发达国家的国家道德发生严重困难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的话,那么,就会认识到新兴市场国家的责任会不断加大。我们就是在建立自己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中建立起对世界负责任的国家道德和国家形象。当代中国文学也必然要和国家道德建设同步发展,建立起自身的“核心价值”,建立起自己的话语权,参与到国家道德也就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中来,形成中国文学对自己民族国家独有的认识和贡献。我以为,这个“核心价值”的话语表现,很大程度上要靠一个时代的长篇小说去实现。
在这样一个各种思想相互激荡、不断冲击主流思想观念的时代,要让长篇小说顺利就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并不现实。这就是说,我们的长篇小说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建立不起自己的“核心价值”。思想解放的时代给了中国文学的繁荣发展一个极好的机遇。但是由于伴随而来的时代社会道德矛盾冲突的加剧,也让中国文学在繁荣发展过程中必然碰到重建“核心价值”的困难。我们一度以为国家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过去时代的“核心价值”被消解被中止后,文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可以自由发展,不再有“核心价值”的宏观调控。经过多年的探索实验,现实给出的是不支持上述观点的结论。我们终于发现,这些年中国长篇小说数量空前多,思想艺术质量总不尽如人意的根本性困惑可能就是无法凝聚起属于时代的“核心价值”,在整体上达不到时代精神的高度。当代思想观念的自由的确拓展了长篇小说的艺术空间,丰富发展了各种表现手法技巧,但我们却越来越失却建立当代中国长篇小说话语的意识,似乎永远徘徊在别人的话语阴影中,摆脱不了别人小说话语的控制。在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找到了自己的表达话语,结果发现其实是对别人的模仿。找不到自己的“核心价值”,就只能让人牵着鼻子走。找不到自己的“核心价值”,就找不到自己的发展道路。
理论批评界多年来不断指责中国作家不够努力,思想能力不够,无力表现时代。这种批评尽管并不出于恶意,但也有些苛刻。其实,我们的作家够努力了。当然还可以更努力。不过,连马克思主义都在调整,都在不断中国化,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现实的思想条件和文化生态环境,我们的确不可能有一个现成的“核心价值体系”让中国文学套用。一切都要靠探索,一切都要靠创新。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文学还非常依赖国家道德以及民族道德建设的支持。当然,中国文学在自己的近三十年的探索发展中,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起了相当积极的作用,至少有许许多多的作家通过自己的作品,在为社会文化道德与经济发展的失衡不断亮起红灯。但由于自身还在寻找“核心价值”体系,所以对社会文化建设的贡献率是有限的。
当代中国长篇小说的“核心价值”的内涵与国家道德价值体系的内涵有紧密的联系。尽管如此,我们还能从文学艺术的规律层面上去充分认识和科学把握当代中国长篇小说的“核心价值”,给出更为系统的阐释。这并非文艺理论的无能,而是我们时代的思想解放和思想探索还处在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这种情况下,所有的理论都只能是描述性的,还无法下一个坚定的结论。存在困难并不说明我们可以不积极探求,至少我们可以从以往的文学经验中摸索一些文学“核心价值”形成的规律,新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思想艺术成就积累了的难得的文学经验。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尽管近三十年长篇小说在社会内容的丰富性、思想探索的勇敢性以及艺术手法的多样性等许多方面,都要远远地超过新中国建国十七年时期的长篇小说,但如果我们头脑还算清醒的话,一定会认识到新中国建国十七年长篇小说的思想艺术的时代精神高度,我们当今的长篇小说整体性上仍然无法超越,甚至还无法企及。一个很直观的事实就是:新中国建国十七年长篇小说例如“三红”以及《
艳阳天 》的主题内涵的时代精神和人物形象、性格塑造的典型化程度,今天多数长篇小说都做不到,完成不了。人物是长篇小说的中心,可以说,长篇小说没有成功的人物性格塑造,就等于失败。那么,在多数小说都处于失败或准失败的情况下,根本无从谈小说的“核心价值”。长篇小说的主题内涵集中体现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其“核心价值”也就集中凸现凝聚在这里。新中国建国十七年长篇小说就因为建立起了坚定厚实的“核心价值”,才会有这么多具有典型意义、又得到读者欢迎、迄今思想艺术魅力仍然激动人心的人物形象。反思近三十年的长篇小说,主人公撑不起来,是不是因为小说的“核心价值”没有找到?回答是肯定的。仅这一点,新中国建国十七年的文学经验就值得我们好好敬畏和学习。
新中国建国十七年长篇小说的“核心价值”显然是建立在革命历史的现实基础上的时代道德精神。我们通常用“革命”来描述这个“核心价值”的道德内涵。其实从更深的层面上,可以说,是百年来中华民族生存斗争在文学精神上的必然选择。中国革命就是和民族生存斗争血脉联系、不可分割。在这个历史与现实基础上形成的文学主题,当然也就反映一个时代长篇小说的“核心价值”。今天的中国当代长篇小说“核心价值”尽管会有自己的时代内涵,而和新中国建国十七年长篇小说不同,但在民族生存斗争、民族发展强大的主题上却可以说是一脉相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正是中华民族生存斗争的继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具有这种本质内涵的国家道德。因此,学习新中国建国十七年长篇小说的创作经验,就可能从中理出一条传统、现在与未来的承继关系的线索,多少找到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学“核心价值”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我们还是可以从“民族生存斗争”这个大主题上找到重建我们时代长篇小说“核心价值”的入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