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资讯动态 >> 正文
由国家民委文宣司和辽宁民族出版社共同策划的《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首批8种图书日前出版发行。在1月11日召开的出版座谈会上,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对《丛书》给予了高度评价,辽宁民族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李凤山介绍了《丛书》的出版经过,与会学者和专家对这套《丛书》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丛书》呈现四大特点
“人生几许岁月,文章一寸丹心,民族情结和作家责任,让我在撰写图书时特别自豪。这使我对民族的文化足迹进行扫描,并把其展现给读者。”《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的《蒙古族》分册作者、蒙古族作家萨仁图娅在《丛书》研讨会上这样表达心声。
《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是国家民委文宣司和辽宁民族出版社共同策划的一套面向广大读者的大型民族知识普及读物。《丛书》意在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展现各民族历史文化,宣传党的民族政策。首批出版的图书介绍了东北地区的满族、朝鲜族、蒙古族、锡伯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等8个少数民族。
《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呈现出四大特点。《蒙古族》的作者萨仁图娅道出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本民族写本民族。除了萨仁图雅,像《满族》的作者于今、《锡伯族》的三位锡伯族作者,都是本民族的专家学者。此外,像《赫哲族》作者黄任远等,是相关分册的民族研究专家。他们以饱满的民族情感来行文,最能够打动读者。
图文并茂,具有欣赏性和视觉冲击力,是 《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的第二个特点。其三,《丛书》知识链接具有可读性。对于正文中涉及的民族术语或历史事件,编写时以知识链接的形式单独介绍,增强了可读性。其四,《丛书》体现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情怀。
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亲自为《丛书》作序。他说:“《丛书》在作者选取上具有自己的特色与优势,同时,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他对《丛书》全套的出版寄予厚望,希望辽宁民族出版社坚定信心,通过图书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首批8种图书出版后,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辽宁民族出版社社长、总编辑李凤山表示,下一步辽宁民族出版社将全面推进《丛书》的组稿、编写和出版,计划在2013年底出版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地的25个少数民族图书,争取在2015年把《丛书》出全。
专家学者谈《丛书》
“2010年初提出出版《丛书》的计划后,我们进行了市场调研。现在是读图时代,一本书出版的成功不但在于文字内容的准确性,更在于可读性、趣味性,特别是吸引年轻人的眼球。为此,我们设计了一套编写方案。”辽宁民族出版社社长、总编辑李凤山介绍,“2010年6月,我们启动了《丛书》项目的第一批书目,召开了研讨会,决定按照55个少数民族不同的历史发展轨迹编写。编写时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反映出民族的闪光点。比如蒙古族和满族在历史上曾建立了政权。《蒙古族》分册编写时,就重点设计了历史源流、成吉思汗、有元一朝、民族风情、蒙医蒙药、人物春秋等部分。”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白庚胜评价:“《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以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内容,让后辈作者有丰富的材料可写。《丛书》的编排、体例等可以作为一种样板,可供今后出版这类少数民族书籍参考。”
北京大学明清史专家、教授徐凯手拿1979年出版的《满族简史》和《丛书》中的《满族》分册对比说:“光从图书的装帧、排版,就能看出图文并茂和时代性是这套《丛书》的突出亮点,这些都很对当下年轻读者的口味。”
《民族文学》主编叶梅表示:“《丛书》具有文化性、民族性、时代性的特点。书中的文化气息浓郁,让读者感到民族风格、中华气派。民族性就是通过阅读,读者感到民族文化是发展的文化,民族更是活生生的民族。时代性体现在作者的写作上,比如《蒙古族》分册作者就是饱含情感,一字字写出来,而非堆砌而成。”
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副司长马永强表示,《丛书》展现了中华各民族共生共荣、各民族又独具特色的特点,也就是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思想,将有利于各民族读者相互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