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文史 >> 文史钩沉 >> 正文
游北京的北海公园,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太湖石。瘦、皱、漏、透的太湖石或叠石成山,或立石为峰,或点石成景,使这座大气庄重的皇家园林更多了几分秀美和奇巧。北海公园为何有如此多的太湖石?太湖石又被称为“折粮石”,这是怎么回事?
北海公园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是我国现存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之一,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园林的开发始于辽代,金代又在辽代初创的基础上于大定十九年(1179年)建成规模宏伟的太宁宫。太宁宫沿袭我国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规制,并将北宋汴京艮岳御园中的太湖石移置于琼华岛上。至元四年(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以太宁宫琼华岛为中心营建大都,琼华岛及其所在的湖泊被划入皇城,赐名万寿山、太液池。
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朝正式迁都北京,万寿山、太液池成为紫禁城西面的御苑,称西苑。明代向南开拓水面,形成三海的格局。乾隆时期又对北海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奠定了此后的规模和格局。
太湖石本产于太湖周边地区,以苏州洞庭西山、宜兴等地所产的最为典型。从岩石学的角度看,太湖石属于被溶蚀的石灰岩。唐朝刘禹锡咏太湖石诗云:“震泽生奇石,沉潜得地灵。初辞水府出,犹带龙宫腥。”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太湖石的成因。大自然千万年的精雕细琢,成就了太湖石玲珑剔透、重峦叠嶂、灵秀飘逸、含蓄内敛的千姿百态。宋代赏石大家米芾曾以“瘦、皱、漏、透”概言太湖石的审美特征。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专门咏诗《太湖石》赞美太湖石之美:“远望老嵯峨,近观怪嵚崟。才高八九尺,势若千万寻。”太湖石因其产于苏州洞庭等地,又名洞庭石。可是,艮岳石、“折粮石”等别称又是怎么来的呢?所谓艮岳,原本是北宋时期的著名宫苑。
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年)兴工,宣和四年(1122年)竣工,初名万岁山,后改名艮岳、寿岳,或连称寿山艮岳,亦号华阳宫。艮岳位于汴京(今河南开封)景龙门内以东,封丘门(安远门)内以西,东华门内以北,景龙江以南,周长约6里,面积约为750亩。由于汴梁附近平皋千里,无崇山峻岭,少洪流巨浸,而宋徽宗认为帝王或神灵皆非形胜不居,所以对寿山艮岳的景观设置极为重视。为了营造艮岳,动用了上千艘船只专门从江南运送山石花木。一时间,汴河之上舳舻相衔,船帆蔽日,这就是劳民伤财的“花石纲”(往汴京运送花石的船只,每十船为一纲)。
然而,艮岳好景不长。金兵攻陷东京,北宋灭亡,徽钦二帝当了俘虏,艮岳的奇石也成了战利品。金世宗在修建大宁离宫的时候,派人去汴京把艮岳的太湖石运到中都(北京)。因这些太湖石来自艮岳,故称艮岳石。这些艮岳奇石,大部分修了北海的琼华岛。清代琼华岛上增建了白塔,并拆下部分石头去筑瀛台。如今在北海公园,尚能看到乾隆的几通诗碑。如果从白塔沿阶而下,即可见山的东北坡怪石嵯峨,古木参天,这就是旧日燕京八景之一的琼岛春阴。石阶之上,立有乾隆钦题的“琼岛春阴”碑,碑阴刻有乾隆的七律一首:“艮岳移来石岌峨,千秋遗迹感怀多。倚岩松翠龙鳞蔚,入牖篁新凤尾娑。乐志讵因逢胜赏,悦心端为得嘉禾。当春最是耕犁急,每较阴晴发浩歌。”清于敏中等的《日下旧闻考》一书记有乾隆此诗的小序:“承光殿之北,孤屿瞰临北海,相传为辽之琼华岛,山多奇石,宋艮岳之遗,金人辇至于此……”
太湖石又名“折粮石”,则与金世宗完颜雍有关。金大定年间(1161至1189年),金世宗为在北海建大宁宫,役使很多人从汴梁“艮岳”将这些石头千里迢迢地运来,以点缀在琼华岛各处。当时,金代规定从事繁重的运石劳役可顶替赋税,所以这些太湖石又叫“折粮石”。
———摘自《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