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理论 >> 理论热点 >> 正文
哲学是一个时代的精华,是一个社会在每一个历史阶段的思想性旗帜。每一种哲学体系,都有一种历史属性,包含着一个时代某一个阶段的世界观和意识形态,集中反映着人类历史在某一阶段最显著的特征。哲学是一种历史性思想。而历史是一种观念形态在客观运动过程中形成的基本事物。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认为:“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哲学是所有问题的普遍性导入的环节,哲学的基本定义就是每一个人的认识过程是每一个人反思精神的解释过程。而哲学,也就是每一个人的思想反映,思想价值的形成过程,还是每一种事物的普遍性环节,这种普遍性环节的解读就是哲学。
哲学的历史意义是体现一个时代的理论价值,但它是唯物的,一般情况下分为两种形态,一是历史的形态,从理论上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二是以社会价值观的科学发展性形成制度。这是哲学历史的必然因素。毛泽东同志说:“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胡锦涛同志也在2004年4月27日接见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代表时指出:“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一个政党只有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才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凝聚全党、全国人民为崇高的理想和目标而奋斗。”习近平同志则说:“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
哲学的历史意义首先是一种时代意义的形成,而时代意义在价值上的确立,核心问题是我们要确立什么样的哲学思想,发展什么样的哲学思想,以什么样的哲学思想成为指导我们继续解放思想的问题,以此确定走什么道路的历史性方向。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上,中央已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发展的总依据、实现路径、改革思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形成创建哲学的新的历史条件。
一、哲学的历史范畴
有二种话题是哲学存在的历史属性。一种是黑格尔对哲学的认为:“哲学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与别的科学比较起来,也可以说是一个缺点,就是我们对它的本质,对于它应该完成和能够完成的任务,有许多大不相同的看法。”一种是恩格斯的名言:“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哲学的历史范畴,源于哲学产生的二大源头,一为古希腊,代表人物有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逐步形成西方哲学的框架,产生了柏拉图、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等哲学名家。一为中国,代表人物有孔子、老子、庄子、及王阳明、程朱、陆王等,逐步形成中国哲学的框架,尤其在现代历史上产生了毛泽东、冯友兰、牟宗三、金岳霖等哲学大师。
哲学的历史范畴是有发展和终结意义上的脉络的。发展是哲学的起源,终极是哲学将以历史旁白的属性显示其存在过的社会意义和发生过的社会影响。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说:“作为生产过程的历史形式的资产阶级经济,包含着超越自己的、对早先的历史生产方式加以说明之点。”由此说明哲学是历史的范畴,历史是哲学的起源。
哲学的关键是社会实践性的必然形成和历史属性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实践是社会存在的本质特征。实践从广义上讲,是哲学的历史性过程,是一种历史范畴的规律揭示。恩格斯说:“必须重新研究全部历史,必须详细研究各种社会形态的存在条件,然后设法从这些条件中找出相应的政治、私法、美学、哲学、宗教等等的观点。”
哲学要解决的是什么形式上的问题呢?这是哲学的历史范畴,更是哲学的哲学意义的社会表现。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哲学这个根本性问题。哲学产生的状态是一问一答式的思辨方式,从苏格拉底到孔子,苏格拉底创建的《苏格拉底的申辩》,由柏拉图整理的《斐多》等作品。孔子创建的《论语》等作品皆是一问一答式的哲学体裁,并从这种体裁中形成政治哲学、文化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等哲学范畴,使哲学逐步形成一个体系完整的学科门类,让哲学的属性和其历史意义更加丰富起来。
从哲学的历史分析,苏格拉底主要的贡献是归纳和定义。但他思考的主要方向是人的理想性和社会性。他在阐述哲学使命时说:“公民们,我尊敬你们,我爱你们,但是我宁愿听从神,而不听从你们;只要一息尚存,我永不停止哲学的实践,要继续教导、劝勉我所遇到的每一个人仍旧象惯常那样对他说……”。哲学,从本体论也就是存在论上讲,是一种精神的属性,而从知识论即方法论上讲,还是一种精神属性的思想表现,即如黑格尔所言,精神分为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每一种精神都是一种哲学的方程,都是哲学在终极意义上的探索。这也是哲学精神的基本属性。
孔子则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两种内容一种哲学意义上的对比后发现,哲学的形式起源于辩证,起源于一种问题的理性思考和判断,起源于一种生活常识的理性解读。
当然,哲学是对终极问题的一种追溯,构成哲学的内涵即要素。一般情况下,哲学包含着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及人生的哲学,但它们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和一切事情的某些相似性。维特根斯坦说:“各种哲学间存在‘家族相似'性”。赫拉克利特则说:“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善于驾驭一切的思想。”
恩格斯曾对马克思和他所创立的哲学评价:“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哲学。”哲学的本性,就是德漠克利特所言:“医学治好身体的毛病,哲学解除灵魂的烦恼。”
哲学首先是思想的范畴,是认识问题的范畴,柏拉图认为“惊奇是哲人的感受,哲学始于惊奇。”亚里士多德也认为:“由于惊异,人们才开始了哲学思考。”黑格尔给哲学的论证更使哲学从思想本质上定了位。他说:“思想的自由是哲学和哲学史起始的条件。”
一切的哲学首先是一种历史范畴,是认识历史并经历历史的必然因素。考察社会的基本发展状况,一离不开历史,二离不开哲学,三离不开社会常识。历史的哲学是一种思想,哲学的历史是一种观察,而历史哲学则是一种辩证法的形成要素,生活要素即生活常识却是哲学的本质条件,没有生活常识的哲学,就没有思想的要素,就是哲学上的一种思想缺失。
哲学首先是一切事物普遍存在的环节,是所有问题存在的问题性。这种问题性能使一切问题域得以转换。既认识一种问题,并能从认识中思考这种问题,观察它所产生的社会意义。亚里士多德说:“哲学智慧的活动是被公认为所有美德活动中最愉快的。”马克思则说:“哲学研究的首要基础是勇敢的自由的精神。”
哲学是一个历史范畴,首先有历史的属性。历史是哲学的形成条件,哲学是历史的辩证关系。当哲学从历史的角度形成脉络时,哲学就有了思想属性,有了思想意义。这种思想意义他是有阶级属性的,而这种思想意义的原理,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角度上讲,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哲学形态。胡锦涛同志指出:“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二、哲学的历史意义
哲学的历史意义是一种时代的脉络,是一个时代的思想精华。
每一种哲学体系即思想属性的形成,第一要素是历史脉络的连贯性。如果一种哲学体系没有历史渊源,没有历史意义上的属性,这种哲学是没有生命力的,也就不会创造思想价值。
每一种哲学体系的第一本质特征是社会的实践,社会实践是社会创新管理的根本意义。凡是只要经过实践的事物,才是形成真理的唯一条件,凡是经过实践检验的事物,才符合形成真理的客观标准。
哲学是一切理论的反映,这是哲学的本质特征。毛泽东同志曾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
实践是哲学的重要环节,没有实践的哲学,是一种无思想厚度,缺乏生活养料的哲学。那么,我们怎样实践哲学、创造价值呢?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从科学的观点来看,一切定义都只有微小的定义。”因此,实践是一切发展的路径,无需要什么定义,只要探索、改革就行。而探索和改革的哲学原理就是要尊重一个社会发展趋势的规律,从这种规律中揭示事物的本质,形成科学合理的制度。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视社会的变化,把握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寻找社会的共识。习近平同志对此说:“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执政党的建设和管理比没有执政的党要艰难得多,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党比在封闭半封闭和计划经济条件下建设党所面临的情况要复杂得多。”这样就意味着,改革本身是一种探索,社会体制改革本身就是一种管理上的创新,哲学的发展也不例外。
哲学时代化的历史意义就是探索新的发展规律,当然这是需要一个前提的,既在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前提下,客观而科学地把握好发展的逻辑,把握好市场经济条件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逻辑,把握好全球一体化状态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
当然,一切的哲学理论,尤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哲学理论都要源于制度的变革,源于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使命意识的深化,尤其必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的辩证统一关系作为根本的思想信仰之本,才能让哲学更具保障民生性。
哲学,从本质上讲,还是一种思想属性,思想的高度就是理论,当一种理论体系成为一种哲学时,我们对其的价值判定主要看其社会的普遍效应。这也是哲学的环节。在十八大闭幕后,习近平同志率中央政治局新常委在接见中外记者时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所形成的价值观,价值观的着力点表现在惠民、为民的过程中,重申了我们党的宗旨,也奠定了产生新的思想和理论的基础。
每一种哲学的历史意义的形成,在于分析它的脉络,因为哲学的规律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的角度,创建的是一种思想意义在实践过程中普遍形成真理的历史性环节。从十八大,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先后出台了八项基本要求,又进行了南方视察,召开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中国发展定下基调,其中把城镇化是现代化历史任务和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是形成新思想脉络的二大起源。这二大起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生质的飞跃的客观基础。
哲学,无论存在什么环节,无论经历什么形态,总而言之,无论以什么方式关注社会、考察社会,也无论形成怎样的哲学体系,但其的实践性这个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的要素不能丢失。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足之本,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
哲学,无论处于什么历史形态下,也不管其形成何种流派,有一个属性,即实干和实践的属性不能改变,否则不是哲学。对此,习近平同志说:“我们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尊重实践、尊重创造,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处于转型状态中的哲学,难道不也要以实干为其的一切出发点吗?
三、哲学的时代价值
哲学的时代价值在于处理、解决一个时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设中形成的矛盾。矛盾是一个时代的历史性结症,而用科学发展的世界观观察国情,处理矛盾是哲学的历史性使命。哲学的时代属性,是从一个时代的变迁中产生价值,形成思想理论上的新刻度。对此,黑格尔说:“哲学并不站在它的时代以外,它就是对它的时代的实质的知识。”
哲学的时代价值如何建立?这是一个关系到哲学发展的历史任务。哲学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个时代的进步。时代的进步一般情况下分为三种关系;一种是精神层面上的关系。一种是物质层面上的关系。另一种是政治层面上的关系。这三种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无论那种层面上的关系缺失或是落后,社会都会落后。
时代产生哲学体系也是有其历史过程的,每一种哲学思想的产生,都是针对当时的社会状况而形成的一种具有指导意义的哲学思想,促进社会进步。从一定程度上讲,哲学的与时俱进是社会创新管理的一种表现形式。习近平同志对此说:“强调以思想的新解放促进经济社会新发展,以改革的新突破推动各项事业新进步。”
哲学的时代价值,就在于从时代价值的表述上重塑哲学的新思想,新思想是延传新哲学的基本条件,也是哲学产生时代价值的必然的因素。
哲学的时代价值,就在于从时代的每一个阶段、每一种范围中,观察和考察普遍性的事物,揭示普遍性的规律,认识普遍性的问题,掌握普遍性的思维方法。这里,自然要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与现实的历史问题。
哲学的时代价值的核心在时代真理的创新上。这是创建新哲学的着力点。一种哲学体系的形成,首先是阐述其社会价值的核心点。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每一种哲学体系从孕育到形成哲学体系,不能缺乏思想历史的连贯性,不能脱离现实的实践,这样才能使一种思想嬗变,形成另一种思想在观点上的原点。
哲学的时代价值着力点在人身上,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人向来是全部哲学的核心。构建当代哲学体系,不能偏离了以人为本这个时代方向。这个时代方向的内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的存在。毛泽东对此认为:“这就是现时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在中国从事革命的一切党派,一切人们,谁不懂得这个历史特点,谁就不能指导这个革命和进行这个革命到胜利,谁就会被人民抛弃,变为向隅而泣的可怜虫。”
哲学的时代价值是有既定范畴的,既是源于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哲学的时代价值一般有四种思想的本原,一种是实践思想上的本原,一种是理论传承上的本原,一种是民族化的本原,一种是时代性的本原。思想上的本原有其本来的历史属性,有其主客观精神的基本原理。理论上的本原有其历史的基本脉络,它的形成既有其历史原因,也有其现实背景。民族上的本原是要尊重民族的传统文化,脱离了民族性,思想就不会高度集中,就无法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时代性是思想的生命力,每一种思想,如果缺乏时代性,就缺乏发展的要素。每一种思想,首先是一个时代的精华,是解决一切时代性矛盾的最大原理。
哲学的时代价值是哲学在某一个阶段上的表现属性的宏观层面上的反映。当社会在发展中集聚起某种程度上的矛盾时,我们就需认真解放思想、冲破影响发展的体制瓶颈,敢于啃硬骨头,在历史的比较中、国际的观察中、现实的把握中,创建新的哲学体系。
哲学的时代价值在“价值”这个中心上的确立,最主要的问题是要强调时代性,寻找时代性中的价值取向。当代社会,全球性面临着三种状况;一是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由此影响,也将从客观中产生全球金融危机等不确定因素。二是全球信息技术共享导致传统思想链条的断裂,每一个国家的国情不一样,但信息技术的共同性将导致一些人信仰失落,传统失落,成为造成现代非确定性因素的本原。三是全球性的人才交流使改革开放产生更深层次的顶层制度设计的要求。国籍不同,所遵循的法律规则不一样,承担的社会使命不一样。这些,都需我们从全球的角度考察社会的变异及变化后的新情况,新现象,新问题,新矛盾,观察社会的进步带给我们哲学革命的新挑战,使哲学立足时代特征,产生符合时代特征的价值观。
四、创建和形成习近平新思想的哲学意义
历史的发生源于逻辑的力量,逻辑的力量孕育着哲学思想的科学轨迹,凝聚着一个时代哲学创建的得失。对此,刘云山同志语重心长地说:“现在是矛盾凸显期,改革攻坚期,问题多,希望各级领导干部认真研读十八大报告,研读党章,研读习近平近期一系列重要讲话,增强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取信于民。”
一种新的理论体系的产生,条件是一种奋斗目标的确立。一种理想坐标的形成,现实是新的价值观的历史性形成。从哲学历史的脉络中,我们发现一种哲学历史在创建新思想体系的周期性和阶段性,时代性和特色性,只有新思想体系的理论创建,才能给时代的发展产生新的价值观、历史观、时代观。
现在,我们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种道路既从十三大已经定型成一种制度。在党的十三大上,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十四大提出党的基本理论。十五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十六大提出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十七大提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新思想体系。
十八大从党所处的历史方位上,进一步提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从原来的“四基本”发展为“五基本”。还提出党的总依据,形成党的总布局,产生了党的总任务,从而传承了党的精神血脉,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征的思想把握,政治把握,理论把握,使党又一次实现了质的飞跃。纵观党的历史进程,尤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这个时期的历史性进程,一个道理启示我们,从十二大到十八大,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先后诞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马克思主义不断与时俱进。
当然,从哲学历史脉络上分析,我们发现,党在每一个历史阶段,总会结合时代特征,进行解放思想,促进社会的变革。这种变革的条件是产生新思想的历史背景。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在广东等地南巡,发表了南方谈话,孕育和形成了邓小平理论。2000年春,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视察时,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考察了世界的基本形势和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3年春,胡锦涛同志在广东视察,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个战略思想。
今年,在十八大之后,习近平同志也来到广东视察,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方向。他说:“30多年来,中央始终需求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发挥窗口作用,试验作用,排头兵作用,广东不负中央重托,敢为天下先,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广东奇迹。”
哲学的时代价值就在于表现其时代性。习近平同志到广东视察,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科学发展而来的,这样,就为产生和孕育习近平新思想形成一种哲学上的条件。因为一切的哲学创建条件源于实践这个本质特征。
所有的哲学有其必然的联系,所有的哲学形成条件首先在于从一个社会的共同思想属性中所形成的必然的理论条件和历史意义,并从历史的规律中揭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在十八大之后,习近平同志率中央政治局常委视察和参观了《复兴之路》展览。他说:“回首过去,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审视现在,全党同志必须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展望未来,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道路决定旗帜,旗帜就是一个时代的方向,也是一个时代的理想。每一个时代,从哲学的意义上讲,最大的问题在于确定旗帜问题,就是确定思想问题。这个问题关乎党的生命和国家的命运。毛泽东同志对此说:“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胡锦涛同志则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也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是一个政党的生命,也是哲学的灵魂,还是思想的方向。
创建习近平新思想,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只有有了新的思想作为奋斗目标和伟大旗帜,我们才能做到不迷失方向,才能高举旗帜,使实践和理想不脱离现实,才能从根本上达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也才能在实践中孕育新思想,在理论上阐释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带给我们与时俱进的新认识,使我们判断历史的方位不会发生错误,让我们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去把握和考察新的时代特征,实现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
五、用三种先进方式创建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篇章
历史有一条颠扑不灭的真理;那就是只有先进性才能科学产生先进性的哲学思想。
历史有一个科学发展的结论;那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历史有一个传承与创新的脉络;每一种思想的创建,每一种理论的诞生,首先其具备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品质。
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上,有张时间表记录着我们党在不同时期的历史性转折。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指导思想。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哲学从来都是时代的命题。马克思说:“人作为历史的经常的前提,他首先是历史的经常的结果。人只有作为历史的经常的结果,他才成为历史的经常的前提。”而从历史的角度形成哲学,在于有一种时代角度的选择,这种选择就必须从全球的视角观察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命运,以中华文化和文明作历史性背景。刘云山同志则说:“国家博物馆就是中华文化的祠堂和祖庙,中央领导第一次集体活动,选择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体现了文化情怀和对历史的尊重。”这样就意味着,一切哲学思想体系的创建,不能脱离国情,国情是哲学创建的根本。当然,哲学思想萌发的根芽也不能丢失传统,否则,哲学就会失去文化。
哲学的文化属性来源于人的现实文化生活。党中央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确立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促进文化强国的改革目标。从哲学角度上讲,这是社会创新的一种表现方式。而文化强国体制的探索和确立,是我们党始终用先进方式创建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篇章的重要方式和基本路径。
一切改革的起点,在于从先进性这种性质上去把握方向,形成立场鲜明的旗帜,这才是党改革的实质,这种改革才能保障民生,促进社会的发展。曾庆红同志说:“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旗帜就是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旗帜就是党的共同信念、共同理想和共同目标的集中表达。”
所有哲学思想的产生和创建,同样要遵循旗帜性这一基本的原理。而旗帜性的基本原理就是思想的先进性,就是认识的先进性,就是发展的先进性。先进性就其实质来讲,是理论创新的一种表现形式。邓小平理论的先进性源于四个本质条件,一是关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二是源于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的改革。三是源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改革。四是一国两制的实施,从而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这个根本问题。
邓小平同志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格局中,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保持先进性中始终保持着用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去探索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规律,并在实践中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内涵,从而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历史性问题。毛泽东同志说:“我们的党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为基础的党,这是因为这个主义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最正确最革命的科学思想的结晶。”江泽民同志也说:”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点,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
恩格斯说:“现代的唯物主义,它和过去相比,是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其理论终结的。”对此, 我们党始终保持哲学上的科学探索,在新的历史时期,又形成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的现代哲学意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新突破。江泽民同志说:“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体制和做法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使我们的意识形态有了新的突破,使我们的哲学思想有了质的飞跃,使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新的文献篇章,更主要的是这个新学说科学回答了“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对此胡锦涛同志说:“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
现在,党情、世情、民情都发生了新变化,尤其是在十八大以后,科学发展观升格成一种指导思想,我们面临着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拓展问题,这对具有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品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说,是继续科学发展,科学观察全球变化的新挑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的历史发展的新选择。对此,十八大从实践视角和理论视角的角度,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境界,形成了新的思想体系,那即是以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实现途径,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行动指南,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根本保障,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面探索和顶层设计中形成马克思主义新原理,产生新学说,以此积极应对执政条件的历史性变化。
用三种先进方式孕育马克思主义新篇章,是社会创新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哲学创新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是对党的建设主线,总体布局,总体目标和要求作出的新概括。用三种先进方式孕育马克思主义新篇章,其哲学意义就是理论创新。只有实现理论创新,我们才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实现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才能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道路、理论、制度上提出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中建设好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哲学创新的时代意义是思想在一个阶段的历史性奠基,是哲学在一个时代的跨越性发展,这种发展立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奋斗目标,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理想,立足于复兴中华民族的不懈追求。现在,我们处于一个时代大发展的阶段,而这个阶段我们民族的最大理想和最大国情就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复兴中华民族,让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成为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的积极因素。习近平同志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复兴中华民族的基本路径就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从这三大先进性的路径中,孕育马克思主义新思想,使我们的发展更加旗帜鲜明,使马克思主义永远在发展中传承其思想创新的品质。
六、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创建习近平新思想
江泽民同志说:“一个民族的历史深刻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现在和未来,今天的中国从历史的中国发展而来。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史,包含着治国安邦的深刻道理,也揭示了今天我国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这样就深刻说明一个道理,以马克思主义作基本原理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从传承历史和创新思想体系中科学发展的。
科学发展是一种历史脉络;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中国共产党十八大的胜利召开,党始终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思想探索,使马克思主义形成体系完整的发展史和中国化进程,也使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论更加具有开阔的视野。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创建,主要是实践。实践是一个十分广泛的哲学范畴,共产党人遵照这个规律,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曾庆红同志说:“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更不等于永远先进。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总是不断赋予党的先进性以新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首先是一种探索,然后是普遍规律的揭示,最后才是真理的实践和制度的形成,正是用这种方法,也正是用这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使现代中国发生了根本性转折,让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发展建设成一个充满活力、自信、走向伟大复兴的新中国。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创建,要有一个关乎党和社会主义命运走向和发展方向的重要准则,那就是党的纯洁性问题。胡锦涛同志说:“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只有不断保持纯洁性,才能提高在群众中的威信,才能赢得人民信赖和拥护,才能不断巩固执政基础,才能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保持纯洁性,才能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才能从根本上构建和谐社会。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质因素就是“为政以德”。对此,习近平同志说:“为政以德”,即执政者要以德施政,善待民心,以赢得百姓的拥护,二是要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去教育和感化百姓。“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要想达到“正”,就要自省、自律、自责、克己,通过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
从全球视角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四大逻辑,一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逻辑,二是马克思主义在苏俄的哲学逻辑,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四是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哲学界的历史性影响所形成的体系和逻辑。也存在三大历史性问题,一是哲学基本问题和哲学党性的历史性问题。二是唯物主义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框架的构建和重构的历史性问题。三是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的历史性问题。马克思主义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如何让其以横贯历史的方法,始终成为我们党观察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命运和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理论工具,显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的历史性课题。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分析,马克思主义由哲学唯物主义、辩证法,唯物主义历史观及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中价值、剩余价值、社会主义等理论要素和哲学概念构成,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深度表现在经济、政治等各种领域中,建立在各种体系中。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说:“因此,彼岸世界的真理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这样,哲学就面临着这样的情况,即在发展中建立与现阶段社会相适宜的哲学观点,否则,哲学就会失去哲学的时代意义。恩格斯在《马克思的学说》中表述;“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人们即人民群众的动机由什么决定,各种矛盾思想或意向间的冲突由什么引起,一切人类社会中所有这些冲突的总和究竟怎样,造成人们全部历史活动基础的客观物质生活生产条件究竟怎样,这些条件的发展规律又是怎样,——马克思对这一切都注意到了,并指出以科学态度研究历史的途径,即把历史当做一个十分复杂并且充满矛盾但毕竟是有规律的统一过程来研究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就是把握实践这个基本的规律和哲学历史的环节,从实践中揭示规律,从规律中创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方针。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中,实践才是创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要素。实践,尤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要注意把握三个历史性方向。这三个历史性方向分别是道路、制度、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广泛实践,在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国情和背景中,深刻认识全球一体化状况下的世界形势,判断各种社会矛盾中的社会走向,用继续解放思想的方式深刻体现当代中国和世界关系的新变化,是马克思主义在这三个历史性条件中的哲学走向,也是形成马克思主义新原理的方法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讲话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创建新思想体系,一个基本立足点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当代中国最大的国情,最大的实际。
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创建新的思想体系,是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也是理论创新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从党的历史方位上,研究形成新思想体系的新时代内涵,使理论哲学能适应时代的变化,指导时代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党的指导思想的序列里又增加了科学发展观这一战略思想,党的事业在科学发展中前进。但是,新的时代,尤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里,我们继续面临着党情、世情、民情发生着新变化的条件,也在人类两个世纪以来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史上面临理论创新的新使命,还面临着怎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搞好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的创建与时代同步发展的辩证关系。我们唯一的要求就是从“以人为本”的高度上,更深一步阐述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原理,探索科学发展观条件下创建马克思主义新的哲学原理的基本方法,那即是创建习近平新思想,为社会主义勾画新的发展框架,提供新的指导思想,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实现再一次质的飞跃。以习近平新思想作为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的新指南、新原理、新哲学,使之成为观察、考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命运的新视角。这是历史的结论,也是马克思主义在科学发展中的结论。
创建习近平新思想的现代社会的哲学意义在于使马克思主义实现与时俱进,保持先进性。从哲学角度上讲,哲学的思想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属性,历史的趋向是凝聚新哲学思想的本质条件。《共产党宣言》说:“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毛泽东同志则说:“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国的哲学体系也是具有在传承中不断探索、不断发展、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的要素,指导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始终在时代前列中保持先进性。这也是历史的结论。
从历史的结论上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体系立足于、孕育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系中,是中国发生伟大转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开盛世中国新画卷的历史原点、时代原点、科学发展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