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经典作家 >> 生平研究 >> 正文

张爱玲眼中的鲁迅

//m.zimplifyit.com 2013年02月01日15:52 来源:重庆晚报

  原标题:张爱玲眼中的鲁迅

  张溥杰/作家、学者

  在民国那个纷繁复杂的年代,涌现了很多天才式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以及可以称之为大师的人物。提起鲁迅和张爱玲,总感觉两人不是一个年代,是没有交集的两个人物。鲁迅作为十九世纪的八零后,而张爱玲则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人。当鲁迅先生逝世的时候,张爱玲还是一个十六岁大的花季少女。

  两人的家境说是相似,其实又不尽相同。鲁迅先生是家道中落,从一个小康家庭坠入困顿局面,生活拮据。而张爱玲则是在看似条件优厚的家庭中,生活得其实并不幸福。相对于鲁迅的家道中落带来的不幸,张爱玲这种不幸更是别有一番滋味。两人都看透了世间的冷暖,对这个黑白的世界认识得格外透彻。

  鲁迅因一篇批判封建礼教的《狂人日记》而声名鹊起。日后他又撰写了大量的杂文小说来批判黑暗的社会以及国人的麻木。被誉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张爱玲虽说以写男欢女爱的小说而名扬天下,但其后来写的一些小品文散文之类,对中国人的心态洞察得十分到位,让中外读者都啧啧称奇。张爱玲对爱国还有独特的见解:“多数中国人爱中国而不知道他们所爱的究竟是一些什么东西。无条件的爱是可钦佩的———唯一的危险是:迟早理想要撞了现实,每每使他们倒抽一口凉气,把心渐渐的冷了。我们不幸生活于中国人中间,比不得华侨,可以一辈子隔着适当的距离崇拜着神圣的祖国。”

  不难看出,张爱玲在琢磨国人的心理上,以及对国人的批判上并不逊于鲁迅。那么这个对国人的品性有着独到见解的奇女子眼中,同样批判国人劣根性的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想大概是有着一种即使不是崇敬也是惺惺相惜的感觉。定居美国后的张爱玲到了晚年,在美国丈夫去世后,很少与外界联系,经常不出门,不接电话,拒绝见客。但也有破例,她曾经长时间接待一位来自台湾名叫水晶的粉丝,水晶本名叫做杨沂,他也是吃了张爱玲的两次闭门羹后,才得以见到这个旷世才女。他非常喜欢张爱玲的作品,甚至达到了可以背诵的程度,和张爱玲也很能聊得来,有着共同的话题,甚至有着一见如故的感觉。

  在他们的谈话中,张爱玲谈到了鲁迅:他很能暴露中国人性格中的阴暗面和劣根性,这一传统等到鲁迅一死,突然中断,很是可惜,因为后来中国作家,在提高民族自信心的旗帜下,走的是“文过饰非”的路子,只说好的,不说坏的,很是可惜。

  张爱玲虽然也曾在文章中间接或直接提到鲁迅及其作品,但像此番评价之高也是绝无仅有的。也许张爱玲不愿意用过多的笔墨赞颂鲁迅,只是在私下场合表示,由他人公诸于世,不得不说和其年少成名的傲气有关。但不容否认的是,鲁迅和张爱玲,算得上是那个时代文人的两个典型代表。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