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经典作家 >> 生平研究 >> 正文

老舍对京剧也颇有研究 参与"戏改"留19000字手稿

//m.zimplifyit.com 2013年03月03日12:55 来源:济南日报

  提起老舍,人们首先想起的是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或者话剧《龙须沟》、《茶馆》,而作为济南人,则对他的《济南的冬天》等散文格外怀有一份感情。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老舍对中国戏曲还颇有研究和创作,济南籍的中国老舍研究会副会长、博士生导师张桂兴教授说,老舍不仅写过话剧,还写过京剧,而且写过评剧、歌剧、曲剧等,他的一生大约创作了46部剧本,其中就包括至少6部京剧。老舍不仅创作过京剧剧本,还对传统剧目进行了改编,在京剧戏曲理论方面也多有建树。

  济南知名收藏家、聚雅斋美术馆馆长徐国卫说,济南素有“曲山艺海”的美誉,又被老舍先生称为“第二故乡”,这批珍贵的手稿能够留在济南,可以说是一种难得的缘分。

  由中国老舍研究会、漳州师范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六届老舍国际学术研讨会,10月28日、29日在漳州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近百位专家学者齐聚漳州,深入探讨了老舍对今天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这次研讨会上,老舍先生之子、中国现代文学馆原馆长舒乙先生作了《老舍六十八出京戏“戏改”剧目提纲手稿》的主题发言,首次披露了老舍于上世纪50年代初戏曲改革时所拟的68出京剧剧目的提纲。这些提纲手稿均为老舍本人所写,以前少有人知,连舒乙本人都未曾听说,更未曾见过。与会的老舍研究专家一致认为手稿很有价值,对于我们了解1950年前后我国“戏改”的基本政策,以及老舍先生个人对“戏改”的见解,都是十分重要的资料。

  这批手稿的发现者及收藏者,是济南知名收藏家徐国卫先生。正是徐国卫先生向舒乙先生提供了这批手稿的影印件。这批珍贵史料与济南的结缘经过了一个怎样的过程?包括舒乙先生在内的老舍研究专家对其作何评价?手稿本身有什么文史价值、对老舍研究有什么意义?记者上周就此进行了采访。

  “与我有缘、与济南有缘”,老舍京剧手稿“来到”济南,是偶然也是必然

  在收藏圈,徐国卫是一位有名的“有心人”。涉足收藏20余年,他养成了钻研的好习惯,“每天睡觉的时间都很少,天天就是读书、看资料”。

  关于老舍的文史材料,多年来一直是徐国卫的收藏重点之一。“老舍是伟大的人民艺术家,与济南又有着这么深的情缘,从我个人情感来说,也非常愿意搜集整理关于老舍的文史资料。”目前徐国卫收藏的老舍手稿、信札已达100多件。

  2010年9月,一个偶然的机会,徐国卫在北京一家小古籍书店看到了这批手稿。“当时是夹在一堆材料中间,我无意当中看到,立即觉得眼前一亮。虽然手稿上没有落款,但凭借我多年对老舍先生的研究与学习,还是有一种直觉,认为这应该是老舍的手迹。”

  徐国卫介绍,由于手稿上没有落款,当时店主的要价并不高,“也就略高于普通手稿的价格”。购得这批手稿后,他立即请了国内多位老舍研究专家进行甄别鉴定。今年大年初二,又特意到北京舒乙先生家中请他亲自过目。“舒乙看过后,当时就认定是老舍先生的手迹,他第一句话就是‘太珍贵了,太好了,我们家人都没见到过’。”

  徐国卫用了“与我有缘、与济南有缘”来形容这批老舍手稿与济南的缘分。他称手稿来到济南“是偶然也是必然”。说偶然,是因为这是自己无意中发现的;说必然,是因为自己多年来喜爱、敬仰老舍先生,百余件藏品中凝聚着自己的心血和研究。

  68出剧目提纲约19000字,舒乙称“一看便知确系老舍亲笔所为”

  在聚雅斋美术馆,记者见到了这批手稿。手稿内容为上世纪50年代初戏曲改革时老舍先生草拟的68出京剧剧目提纲,包括《伍申会》、《文昭关》、《浣纱记》、《鱼藏剑》等,每出平均250字,简明扼要,写明该剧的故事纲要。这些剧目都是老舍由当时最流行的京剧剧目中选出,推荐为可以继续演出的剧目。用舒乙的话说,这批手稿“一看便知确系老舍亲笔所为”。

  如《文昭关》中,老舍先生写道:“伍子胥脱围逃走后,因吴国和楚国世代为敌,易于挑衅,想到吴国借兵报仇。但到吴国一定要经过昭关,伍子胥行近昭关,迷失路途,被隐士皋公留住山庄。伍子胥听说昭关画影图形盘查严密,心里万分焦急,七日七夜不能安眠,须发尽白,东皋公友好甫皇讷,和伍子胥相貌相似,东皋公使甫皇讷和伍子胥更换衣装,由甫皇讷先往昭关。甫皇讷被关吏拿住,认为是伍子胥已被捕了,正纷扰间,伍子胥因须发尽白,与图形不类,早随后混出昭关。东皋公当这时请见关吏,说明被捕的人是他的朋友。关吏释放甫皇讷,却命令把关的小心盘查,莫让伍子胥混过昭关。”

  再如《连环计》,老舍先生写道:“八路诸侯合兵讨董卓,刘、关、张在虎牢关战败吕布,董卓劫汉献帝迁都长安,自称尚父。一天,在省台大会百官,董卓忽命吕布在席间揪司空张温下堂,说张温勾结袁术,将他斩了。司徒王允回家深感不安,夜往后园步月。见歌伎貂蝉在花阴长叹,疑她有私情。貂蝉却说:‘因见主人行坐不安,必有国家大事,所以长叹。’王允见貂蝉是一个有志气的女子,他说:‘谁想汉家四百年天下却在貂蝉手里。’因和她同往书阁,定下连环之计。先将貂蝉许给吕布,再将貂蝉献给董卓,让两人因貂蝉互生嫌隙,引起争斗,再使吕布刺杀董卓,为汉家诛害。”

  手稿写在“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戏曲改进局”的便笺上,便笺长22厘米,宽8.5厘米,共有71页。其中以第21篇《群英会》和第二十三篇《甘露寺》为最长,各占两页,分别是518字和430字。第五十二篇《望儿楼》字数最少,仅84字,加上评语不过109字。手稿共约19000字,均为毛笔所写,直行,有多处涂抹修改墨迹。

  老舍对京剧建树颇多;手稿的发现,证明老舍积极参与了当年压倒一切的“戏改”工作

  正如张桂兴教授所言,过去人们只知道老舍先生的小说、话剧与诗歌创作,很少有人知道他在戏曲方面的成就。其实老舍作为“人民艺术家”,在抗战期间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京剧这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样式也多有建树。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京剧艺术研究中心主任秦华生介绍,老舍先生的京剧创作,按时间和特点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创作是在1938年3月至6月,连续创作了三个抗战京剧剧本。《新刺虎》、《忠烈图》、《薛二娘》。这三出戏都是依照京剧折子戏的短剧,在当时情况下,短剧易于排演,便捷宣传。在国难当头之日,老舍运用老百姓喜欢的京剧形式,虽然仓促间艺术上不太成熟,但旧瓶装新酒,号召各类人物团结抗战,很有积极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到1963年,老舍先后根据同名昆曲改编了京剧《十五贯》、创作了新编历史剧《青霞丹雪》以及改编传统剧目《王宝钏》。老舍的改编力求“与原本大致相同”,并加以创造。反映出他的思维从现代向传统回归,表现了对传统艺术的眷恋以及对民众接受的关注。

  秦华生说,老舍作为学贯中西又有创作实践的艺术大师,在剧论方面也有许多真知灼见。首先,他在肯定京剧形式美的同时,强调必须根据时代发展不断加工,反对老戏老演;其次,他提出戏改的目的是为新观众,即推陈出新的目的基点是思想感情上打动观众,尤其是新一代观众;第三,形式上他也要求大胆革新,反对卖弄技巧。

  舒乙同样说,新中国成立之初,“戏改”一度是压倒一切的文化重头工作。当时全国有大量的文盲,文艺形式很单调,唯一的娱乐就是看戏。“当时有关领导提出对传统剧目要禁演一批、修改一批、肯定一批,组织了一大批知名的文艺工作者投入到戏剧改革工作中去,国务院还为此专门下发了文件。‘戏改’既是一件由国家出面进行的政府行为,又是一件几乎覆盖全国文艺界的全民行为,涉及所有的戏剧剧种和曲艺艺种,以及所有的演出组织。”他表示,这批手稿的发现,证明老舍先生当时也积极参与了这项工作,再次证明老舍自始至终都在为人民群众的文化工作热情地做着贡献。

  手稿应写于1950年,其高屋建瓴的观点今天看都非常正确和实用,它的发现开辟了老舍研究的新领域

  舒乙介绍,根据时代背景推测,这批剧目提纲应当是老舍先生写于1950年的作品,是“戏改”早期的产物,属于“戏改”的基础工作。从内容上看,这68出剧目按老舍先生的看法,应属于可以肯定的好戏,是健康的,符合历史真实的,对观众有教育意义的。老舍先生在提纲中简要地书写了该剧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以为照这样编写和表演便是可以正常上演的。

  1950年老舍先生发表过两篇关于“戏改”的文章,以及一系列关于曲艺改革的文章,加上这批手稿,可以佐证他这一时期除了创作话剧剧本《方珍珠》、《龙须沟》之外,“戏改”确实是他的另一件重要的工作。并高屋建瓴,纵观全局,提出了一些原则性很强,带有指导性意见的观点,甚至对文化部戏改局的工作重点提出了一些中肯批评意见和有可操作性的建议。“这些意见,在今天看来,也都非常正确和实用,都是大实话,是符合艺术规律的”。

  这组“戏改”剧目提纲手稿仅是老舍先生的一组有关“戏改”的小文,故事并非他的原创,算是他涉猎过的另外一个文艺领域的工作记录,然而却处处贯穿了他的文艺思想,那就是文学艺术是一个独立的东西,并非是政治附庸,艺术性始终是它的特质,要以故事和人物感动人,不可以直接说教,也不必处处返回历史的真实,让读者和观众在受了感动之后自己去感悟一些有益的思想即可。

  舒乙还表示,手稿反映的内容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老舍先生的多知博学和兴趣广泛,确实是一位百科能手,这在现代文人中已不多见。同时他还指出,平均起来,这组剧目提纲每篇大约在250字左右,可谓短小精悍,没有废话,全是干货,也彰显了一种好的文风。“由于过去我们对老舍在戏曲领域的贡献研究较少,因此手稿的发现开辟了老舍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我们对老舍先生了解还远远不够,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张桂兴教授也表示,他曾经有幸在徐国卫先生的聚雅斋美术馆亲眼目睹过这批手稿原件。当时就认为这批手稿的发现很有价值,对于我们了解1950年前后我国“戏改”的基本政策,以及老舍先生个人对“戏改”的见解,都是十分重要的资料。“舒乙先生在研讨会上的发言对老舍这批‘戏改’手稿的解读也很准确、详细。我要补充的是,老舍在1950年8月9日午后,曾经出席过北京文联召开的戏剧改革问题座谈会,谈的也是有关戏剧改革问题,发言摘要载于当年9月10日《北京文艺》第1卷第1期,可以进一步印证老舍这份手稿的真实性。”

  纪念老舍诞辰115周年之际,有望推出老舍“戏画”展览

  徐国卫介绍,自己对这批手稿非常珍视,已经提供给国内多位专家学者进行深度研究,并邀请了著名画家针对每一出剧目进行配画,准备推出一本老舍“戏画”专辑,在2014年,也就是老舍先生诞辰115周年的时候与读者见面,同时还将在全国甚至国际上进行巡展。

  他介绍,这个设想得到了国内很多知名画家的支持,目前配画工作已经完成一半。“这是一个把文学、绘画、戏曲三个不同门类的艺术结合在一起的创意,会令大家耳目一新。假如进展顺利,也是对老舍研究的一个贡献。”

  链接

  老舍所拟68出京戏目录

  1、伍申会;2、文昭关;3、浣纱记;4、鱼藏剑;5、刺王僚;6、伐子都;7、摘缨会;8、宇宙锋;9、霸王别姬;10、盗宗巻;11、取洛阳;12、捉放曹;13、连环计;14、白门楼;15、大战濮阳;16、辕门射戟;17、战宛城;18、神亭岭;19、群臣宴;20、长坂坡;21、群英会(借东风);22、战长沙;23、甘露寺;24、黄鹤楼;25、芦花荡;26、两将军;27、金雁桥;28、木兰从军;29、战樊城;30、打瓜园;31、打龙袍;32、铡美案;33、问樵;34、三岔口;35、穆柯寨;36、枪挑穆天王;37、辕门斩子;38、扈家庄;39、打渔杀家;40、白水滩;41、二进宫;42、春香闹学;43、水簾洞;44、定军山;45、连营寨;46、空城计;47、铁笼山;48、秦琼卖马;49、打登州;50、锁五龙;51、罗成叫关;52、望儿楼;53、白良关;54、凤凰山;55、摩天岭;56、汾河湾;57、彩楼配;58、三击掌;59、投军别窑;60、母女会;61、马上缘;62、芦花河;63、徐策跑城;64、四杰村;65、巴骆和;66、金沙滩;67、李陵碑;68、雁门关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