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出版人访谈 >> 正文

超译,让名著亲切起来

//m.zimplifyit.com 2013年02月17日11:04 来源:北京晨报 陈辉

  150年前,当大清与日本几乎同时准备迈向现代化时,双方都意识到:必须向西方学习,以获取充足的思想资源。 

  在初期,大清条件似乎更优越,许多外国传教士懂中文,他们起到了中介的作用,而日本当时西方传教士较少,懂日语的寥寥无几。 

  然而,直到1900年,中方翻译西方典籍依然是“传教士口译+国人整理”,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洋务派无一懂外语。而在日本,许多已成名的学者带头去学外语,福泽渝吉初学荷兰语,后转学英文,连幕府的老中(相当于宰相)都在学外语。 

  面对新事物的不同态度,决定了后来彼此的不同命运。甲午一败,国人猛醒,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翻译西书陡然增加,从那时到现在,许多西方名著已有多种中文译本,然而,它们的普及率如何?读过它们的人究竟有多少? 

  这是令人忧虑的现实:在洛克、卢梭等经典作家300年后,能说清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区别的中国读者依然少之又少,太多人混淆了平等与自由两种价值观,看不到它们之间的冲突,在时髦的新词外,启蒙之路依然道阻且长。

  问题的关键,在于名著都有门槛,当我们高山仰止时,往往选择放弃。结果,思想成了“专家们”的特权,普通人只能靠感觉、经验与传统来做判断,然而,以未曾祛魅的心灵,又如何能承担起公民责任之重? 

  今年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尝试推出“经典超译丛书”,它尝试用更轻松、更口语化的方式来简译名著,从而给普通读者一个接近它们的机会。丛书刚刚推出2本,显得异常低调,唯愿在斑斓纷繁的市场中,它们不会被忽略。

  为此,《北京晨报》特专访了该丛书的策划人之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阴木云。 

  以认真的态度断章取义 

  北京晨报:“超译”的方式似乎来自日本? 

  阴木云:是的。2012年日本大阪的一家出版社率先推出《感动人生的格言——超译尼采名言》,没想到取得巨大的市场成功,迅速翻了6版,销量达10万册以上,由此掀起“超译”狂潮,该出版社提出“本着认真的态度断章取义”的口号,先后又“超译”了《向歌德学习》等一系列名著。 

  北京晨报:为什么这套书这么受欢迎? 

  阴木云:原因很复杂。一方面,可能是受经济危机影响,日本读者更愿意接受便宜、好读的经典书籍;另一方面,也与读者定位有关,过去我们一提起大经大典,就是十年磨一剑,就是反复推敲,可这样的严谨之作更适合专业研究人员,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普通读者往往读不懂,他们希望能有一个更方便接近名著的路径,“超译”满足了这批读者的需要。

  名著同样能缩水 

  北京晨报:一般来说,名著都是千锤百炼之作,妄加删削,是否会让读者产生误会? 

  阴木云:也不尽然,名著同样可以缩水。在欧美,出版专业学术书籍往往要依靠基金,而投放与否,要由专业的学术委员会来评定,著作厚度有时也是评判标准之一,为了达到相关要求,很多名著不得不写得厚一些。比如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为了达到相关要求,不得不兑了一些水分,完全可以通过“超译”来瘦身。此外,像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其中有很多专业案例,普通读者对此兴趣不大,即使加以删削,也不影响作者观点,且方便了阅读。总之,“超译”就是做减法,因为它主要面向法科、商科、经管、理工科等读者,以普及为主。“超译”还有一个显著的优点,它将原著的结构打散,读者可以从任何一页开始看,更轻松也更方便。

  要原汁原味还是贴近读者

  北京晨报:让名著放低身位,走入寻常百姓家,会不会引来专业人员的不满? 

  阴木云:一般来说,我们对经典比较尊敬,讲究原汁原味,面对日本出版界这样的“超译”尝试,难免有些疑惑。这背后是两种不同的思路,面向专业人员,当然要以严谨为主,而面向普通读者,则既要兼顾严谨,又要考虑方便,让读者们在面对名著时不再战战兢兢,可以轻松随意地开始阅读。其实,严谨与方便并不是绝对的对立关系,比如尼采的著作就很适合“超译”,他本身很喜欢反体系化的片段式、格言式写作,当然,也不是每本经典都适合“超译”。

  “超译”关键在作者 

  北京晨报:“超译”是一种更简便的翻译,出版质量如何保证? 

  阴木云:“超译”以摘编为主,同样有较高的质量要求,关键在选择怎样的作者,因为作者要把自己的理解放在书中,所以一方面必须与原著作者有专业背景方面的关联,比如《物种起源》,我们选择了有医学背景的作者来“超译”,另一方面,写作上要有成绩,要有个人化的东西,毕竟有的名著已经过时了,如果没有个性的解读,读者不容易产生亲近感。好的“超译”者必须具备两种素质,一是对名著有现代理解,二是有独特的语言风格。

  “不吓人”,把事做长 

  北京晨报:“超译”已经推出,但好像“动静”并不大。 

  阴木云:对这套书,我们比较低调,以装帧为例,力图亲切、不吓人,价格也便宜,让大家感到亲切就可以了,不能一上来就把大家给“镇住”。今天的阅读环境正在改变,地铁里年轻人都在用手机阅读,他们习惯了简短的语言,我们把这套书献给他们,帮助他们贴近经典。我们不指望这套书能畅销,还是先探索一下,把事做长。一般来说,大经大典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无关,但它对世界的影响异常深远,甚至可以影响一代人,我觉得,把有质量的大众出版做好了,同样功德无量。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