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书香中国 >> 新书推介 >> 正文
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作者把中国汉字的构形奥妙、字义意味及与特定汉字相关的历史故事作了一个别致的梳理。
两位作者不是纯粹的汉字研究学者,他们是书法家、诗人,因天天与汉字打交道,又挚爱传统文化,从而产生了探究汉字秘密的兴趣。他们以其艺术的天性、特定的专业技巧和独特的专业角度,去探索一个纯学术领域,把一项容易枯燥的学术工作变成了一项兴味盎然的艺术研究。
他们别具创意地把中国文字的结构与中国人仰观俯察、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观察现实的方式相联系,以囊括天地人万事万物,再配以生动具体的大量文字字形图例,让人对汉字的起源、发展与演变有一个生动直观的印象。同时,作者把汉字与相关的汉文化联系起来,文中穿插了若干生动有趣的小故事、优美耐读的经典诗词,以及中西文化对比的内容。全书文化艺术信息含量较大,可读性趣味性较强,是独辟蹊径的文字学研究,也是难得一见的普及性文字学大众读物。
——编 者
引 言
一、文化之根在文字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表现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传统习俗,文化更凝固于传统著作、经史子集。清以前历代文献就超过20000余种(而精选文献组成的四库全书,收书3503种、79309卷,存目书籍6793种、93551卷,分装36000余册,约10亿字),要读完实非易事。因此,庄子2000多年前就感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典册、书籍之物质载体是竹木简牍,是笔墨纸砚,而其内容载体则是文字。因此,我们认为,由文字入手,读其音,解其形,悟其义,品读中国文化,实为一条捷径。
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其形有书法美,讲造形布局;其音通音乐美,有韵律节奏;其义富哲理美,蕴思想内涵。国学大师陈寅恪说:“依照今日训诂学之标准,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因此,本书名为读字,实则由品读汉字而品读中国文化。
从文字入手也不容易。中国汉字数量超过90000个,能够全部认识90000汉字的人可能没有,哪怕是博学鸿儒。因此,老师叫不出学生的名字,播音员读白字,大可不必惊诧万分。但是,通过汉字使用频率统计,历代常用字却在3000至6000字之间。通过对这些汉字进行分解,我们发现,汉字是由160个左右的基本部件组合而成。每个部件就是一个独立的象形字,我们称它为字根。由于文字演进、变化,字根增减、变形,字根数量有所增加。本书经过分析比较,确定字根为240个。按照字根对应的事物进行分类,形成5个大类、24个中类、120个小类,囊括天地人事物,包含3500常用汉字及500古汉语常用字。
汉字属于表义文字,表义的方式又分为3种,即形义(象形字)、会义(会意、指事)、音义(形声字,既表义又表音)。本书从图象起步,从甲骨文、金文、篆、隶、楷5种书体,按顺序梳理文字发展变化脉络,对于简化字还提示其来源,涉及古代简化字、俗体字和行草书。
本书可供中小学生识字认字、家长教师辅导教学之用,亦可供文字、文化爱好者、工作者了解文字、研究文化之用,还是书法家、书法爱好者正确书写古体字(甲金篆隶繁体字)的重要工具书。
二、文字之根在象形
书画同源。这是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
最早的文字用图画来表示,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象形字。古人看见一个动物,把动物的形状画下来,读者就知道这是何种动物,为这个动物命名就产生了抽象概念,这个动物的图画就表示这个动物的名称、概念,这就是书画同源。将图形抽象化、轮廓化、线条化,从而将书写的“字”与绘图的“画”区别开来。其发展顺序是(以“象”为例,见图表1):
汉字虽然有90000多个,但千变万化,都是由240个象形字演变来的。240个象形字两两组合,就可以合成240×240,即57600个汉字。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计算。实际上,不是任何两个字根都能组合成字,也不是两个字根只能组合成一个字(如日和木两个字根,可以组成杲、果、東、杳等字;口和木两个字根,可以组合成呆、束、杏、困等字)。此外,还有三个以上字根组合成字的,如想、爨等。
三、两百字根涵万事
古人造字,仰观于天,俯察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古人认为世界的演化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三分为人、社会、自然。个人包括个人的身体和生活,社会包括经济活动和上层建筑。因此万事万物就可以分为五大类,即人的身体、人的生活、社会经济、社会政治、自然界。为便于“读字”,本书将这5大类各分5个类(其中自然界分为4类),即为24个中类。24个中类各分5个小类,即成120个小类。
1.人的身体
人的身体首先是一个整体概念,即身,第二类是与身相对的首,常说身首异处,首即头部。身首之外,还有四肢,即手和脚;还有身体的内脏器官,即心血骨肉。因此,人的身体包括五类:身、首、手、足、心。
2.人的生活
生就是人类两性结合,繁衍生育后代,人从出生到成长、生病、死亡,即两性结合到人生老病死的全过程。活则是指人要存活必不可少的活动,即衣食住行。因此,人的生活分为生、衣、食、住、行5类。
3.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经济基础)
人类从猿到人进化,由天生天养、被动适应大自然,到逐渐地自给自足、主动改造生存环境,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经济活动的相关内容,表现为财产的积累和增长。人类获得财产的手段首先是狩猎,利用天罗地网捕捉野兽。其次是畜牧业的发展。人类狩猎活捉的动物,就先喂养在田地里,需要时再杀掉。在饲养过程中,一些动物逐渐失去野性,成为人类的家畜,这即是过去所说的六畜,即马牛羊鸡犬猪。在此过程中,农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人寿年丰、家庭幸福的主要标志。最后发展起来的是手工业,并从家庭手工业发展到手工作坊,再到现代工厂、工业化大生产。因此,经济活动的相关内容,包括财产、狩猎业、畜牧业、种植业(农)、手工业五类。
4.人类社会的政治活动(上层建筑)
《左传》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指国家的公祭仪式,“戎”是国家的军事行动或战争。在国家没有出现之前,氏族或部落主要就是这两件大事。祀很复杂,有严格的程序和具体规定,这些规定叫礼。古人在重大活动如祭祀、庆典时,常常载歌载舞。同时,歌舞也是向异性求爱的主要途径。动物发情,一般就会叫,如猫叫思春、蛙鸣求偶等;而人类亦如是,现在很多少数民族仍有歌舞示爱的习俗。古代文化,音乐很发达,因此,礼乐常常并称。随着文字的出现,或刻于骨,或写于玉,或铸于鼎,文化得以代代传承。因为财产的积累,私有制的产生,国家出现,国王、皇帝出现,政治更为重要。国家伴随着军事和法律的强化。因此,社会的上层建筑相关内容重点谈五个方面,即礼、乐、文化、政法、军事。
5.自然界
自然界就是人类社会以外的天地万物。天有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地有山石水土、动物植物。因此,我们将自然界分为天、地、植物、动物四类来讲。
以上24类,还可细分为120个小类。每小类包含1个以上、10个以内数量不等的字根,合计240字根。当然,每一类字根的多少,也表明古人在这方面认识的精细程度,字根越多,表明区分越细致,认识越深刻。比如,食、住、农业、音乐、军事五类的字根特别多,反映了古代人民以食为天、有家才能安、精耕细作、知足常乐、保家卫国的思想十分突出。
以下的24回,我们将按照这24类的顺序,将240字根、4000汉字一一品读。
第一回 顶天立地人为本
安身立命必先仁
字为人造。人最熟悉的必定是自己的身体,人最常见的必定是人体的形象。因此,我们读字就从人字开始读起。
人是什么形象?有五种形象(人最常见的五种姿势):正、侧、俯、坐、跪,即正面站立的形象、侧面站立的形象、俯身的形象、坐的形象、跪地的形象。如下表(见图表2):
“大”字是象形字,甲骨文(简称甲文,下同)是一个人正面站立、手脚张开的形象。金文中甚至可以感觉到成人健壮有力的肌肉。篆隶楷变形不大。
“大”字是人的形象,但其义却是表示抽象概念的大小之大。古人为什么要用一个正面站立的人表示大?
我想到一个传说已久的故事,这个故事最早出自三国时期。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徐整《三五历纪》)
这个故事中,天地相距90000里(天每天高两丈,乘以365天,乘以18000年,则为87600里,约90000里),而盘古日长一丈,高达40000多里,这种顶天立地、开天辟地的形象,够不够得上一个“大”字?
这个故事书面记载于三国时期,至于民间口口相传,则不知始于何时。更早表达人大这种观点的是老子。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上篇第25章)
道先天地而生,而人与天、地、道并为域中四大。可见,古人认为人够得上一个“大”字。
我们比较一下大、天、立三字在古文中的写法。(见图表3)
“天”字就是在“大”字顶上加一横,或加一点,或画一圈;均作为指示符号,表示人头顶上就是天。而立字则是大字下面加一横,一横也是指示符号,表示人双脚站在地上就是立。人处天地间,顶天立地,的确够得上一个“大”字。
中国对人的认识,与西方文明对人的认识有所不同。中国敬鬼信神,但孔子强调,“敬鬼神而远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古代不认为人比鬼神低下卑微多少。古人祭祀时,用一个人坐在神位上代表鬼神或祖先接受祭拜,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人鬼神的地位没有天大的区别。中国历来认为“人”是宇宙之精化,万物之灵长。而西方经过漫长的中世纪,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1564~1616)才借哈姆莱特之口喊出这句话。
《圣经》有原罪说,认为人来到世上就是有罪的,必须赎罪。这来源于《旧约·创世记》的一个故事。
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用泥土捏造了一个男人,即亚当。又用亚当的肋骨造了一个女人,叫做夏娃。两人在伊甸园中饿食水果、渴饮甘泉,生活无忧无虑。夏娃受了蛇的诱惑,吃了智慧果,并给亚当也吃了几个。两人立刻变得聪明了。但是,这却违背了上帝意志。上帝惩罚蛇用肚皮走路,啃泥过活。并让蛇和女人结仇,世代为敌,女人打蛇的头,蛇咬女人的脚跟。上帝让女人受到怀胎生育的苦楚,必须依附于丈夫。上帝惩罚男人必须面朝黄土、汗流浃背才能生活;因为亚当是泥土所作,最后也要归于尘土。随后,两人被赶出了伊甸园。
佛教也宣扬众生皆苦的理论。认为人的一生常受八种苦难折磨,即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蕴炽盛。要消除这些痛苦,就必须灭绝欲望。受到这种思想影响,宋代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明代朱元璋建立政权后,将朱熹作为朱家圣人,将朱熹理论奉为正统,将朱熹的《四书集注》作为科举考试标准教材,使得中国人性受到极大压抑。
以人为本,顶天立地,先民们将这种朴素的思想浓缩到了一个“大”字。大,真是一个大写的人,就像英文大写的我(I,上下各一横,可以代表天地,中间一竖代表人)。其实,正面站立的人头顶为天,脚踏实地为立。另有一个字——亟,则是一个侧面站立的人,顶天立地的形象。
人字原为侧面站立的人形。作偏旁放在左面则变形为亻,称单立人或单人旁。侧立的人形还可能变形为亠(病)、临(右上部)。我们现在规范字中,位于上部的人字,可能源于三种情况,即人(介)、入(於)、盖子(合,这种情况,往往人下部有一横或一点,如今、食、全、命、令)。放在下部,则演变为儿字。这些在以后章节中陆续介绍。
以人为字根,通过人字的重叠、变形,组合成从、比、北、化四个字:两人同向左为从,两人同向右为比,两人一左一右相背为北,两人一上一下为化。这四字似乎也揭示了小孩子的成长过程。小的时候听话,父母走到哪儿,他就跟到哪儿,跟在大人屁股后面,听从招呼,俗称“跟屁虫”,这是“从”字。逐渐长大,自我意识觉醒,就与大人有了比较,比照大人有所选择了。民间俗称“九臭十难闻”,就是说9岁、10岁的小孩子不大听话了,这是“比”字。继续长大,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更强,与大人常常意见相左,有时故意要不一样,显示个人成长独立,称为逆反心理,这是“北”字。继续长大,渐渐理解了父母、师长,潜移默化,真正成人,就是“化”字。化字左边是面向左的人,右边是右旋180度的亻。正像太极图中的阴阳鱼形象。
两人组合,还有一个字,即人+二=仁。我们说百家争鸣,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老子道德、庄周逍遥等等。孔子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一个“仁”字。孔子说仁者爱人。我们理解,二人就是指自己和他人,二人交往,就产生了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就是“仁”。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他人,就是爱人,即仁。古代仁应是对贵族的一种要求,主要是要求身居上位者应该平等地对待下人,这就是仁爱之心。
讲了两个“人”字的组合变化,我们可以简单了解一下造字法。造字除了字根的组合之外,利用字根本身的翻转、旋转也可以造出新字。
一是翻转,包括左右翻转,如仄丸,司后,从比;还有上下翻转,如大屰,巳厶,首县。
二是旋转,包括右转90度,如目臣、山阝、皿凡、易皿、水益(上部),右转180度,如人匕(化字左右两字根)。
文字的演变还受书法即书写艺术的影响。人字的演变就体现这个特点。
篆书尚纵势,突出两竖笔。隶书重横势,突出横笔,将两竖拉平形成撇捺,简书甚至接近两横。楷书求斜势,字形方正,撇捺均为斜笔。
尚纵势,所以绝大多数动物如虎、豹、象、犬、豕、鱼、龟等都写做头上脚下的形状,只有鹿等颈长脚长廋身的动物才写做横势。目、臣等字也是强调纵势,把眼睛变成了竖目。
重横势一是将竖笔写短,比如篆书中的宀,两边的竖笔长,像房屋,成为包围结构。隶书中,两竖变短。到楷书中,左竖变为点,右竖变为钩了。二是横笔写长。比如虎、鬼、走作字根位于左边时,将最后一钩延长,形成半包围结构,如魁、彪、趟等。在简书中,足字旁也有把最后一笔写得很长,形成包围结构,只是后来没有沿袭。而最典型的字根要数走之底,即辵,隶楷中写作辶,突出了最后一个横笔,形成半包围结构,如边、连等。
大、人是站姿,勹是俯身的姿势,尸、卩、女则是坐姿。
现在跪与坐不同,古代,跪也是一种坐姿。因为古人与我们今天对“坐”的称谓不一样。
古人坐其实分为三种:臀坐、盘腿坐、跪坐。臀坐就是我们现在的坐姿:坐在高凳上,屁股着凳,双膝高耸或与臀平,双腿垂直于地面。因为唐代才从外国传入高脚凳,所以古人采取臀坐时,是祭祀祖先或神灵时,由一人坐在受祭的位置上,代表祭拜对象接受祭拜。这个人称为“尸”,所以这种坐姿称为尸坐,也叫蹲踞或高坐。东方少数民族习惯尸坐,殷周人就用尸称呼他们,后来演变为夷,即东夷。盘腿坐也是臀部着地,不同的是两脚交叉,盘腿而坐,就是现在寺庙中佛像的坐姿。因此,盘腿坐又称为交坐,交字就是一个人两腿交叉的形象。这是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坐姿。《礼记·王制》记载“南方曰蛮,雕题交趾。” 题如标题,是文章最上面;对应人而言,题即是人的头部(详见“页”)。雕题是纹面,交趾即盘腿。秦汉在百越之南(今之越南)设交趾郡,可能就是以此命名。古人的服装上为衣下为裳,不是现在两个裤管的裤子,而是类似女性的裙子。秦代以前,无论男女,都没有穿内裤的习惯。因此,采用盘腿坐的方式,一不注意就会走光,遮不住羞。所以中原地区的人就是采用第三种坐姿——跪坐,也叫跽坐,即膝盖着地,臀部坐在脚后跟上。古人席地而坐,即是跪坐,跪拜之礼也源于此。因此,坐姿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礼仪程度、文明程度的标志。中原民族把盘腿坐的民族称为蛮夷。现代日语中仍然把盘腿坐称为胡坐,就是承袭汉唐的称呼。
女字与卩字,都是人跪地的形象。女字在卩字基础上,突出了两只手交叉于胸前,有人认为这两只手其实就是胸部的形象。因此,女字也可视为由卩字派生出来的二级字根。女人胸部比男人发达,古人突出此部位,以区别于男人。当然,在古代,女与人这两字作偏旁时,常可相互替代。女字作为字根,又派生出母、毋、每、妻、委等二级字根或会意字。
(摘自《读字》,作家出版社2012年9月出版)
(谢飞东 聂 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