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交流 >> 中外文学交流 >> 正文
莫言的诺奖效应蔓延到了正在进行的全国两会上。同是作家和政协委员的赵丽宏近日表示,他今年将撰写提案,建议在中国设立一个世界性的文学奖项,以争夺更多世界文学界的话语权。他甚至已为这个奖项想好了名字,就叫“李太白世界文学奖”。而且赵丽宏建议这个奖不由作协组织,由非官方基金会来承办,要做成“中国的诺贝尔文学奖”。(3月4日《南方都市报》)
赵丽宏委员建议设立“李太白世界文学奖”的理由非常简单争夺中国在世界文学界的话语权。因为中国作家要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就要由外国人指点江山,由他们说了算。而如果我们设立了“李太白世界文学奖”,就可以由我们说了算。
中国人设立一个世界性的文学奖项,这个建议本身倒是没有太大问题,文学无国界,我倒是乐见有一天中国人把文学奖颁给老外。不过,这个设奖的逻辑怎么看都带有一些赌气的意味:凭什么你可以对我指点江山,而我不能对你指点江山?
只要设立一个世界性的文学奖项,就可以争夺话语权,听起来令人颇为扬眉吐气,可是按照这个逻辑,中国需要设立的世界性奖项实在是太多了。比如我们可以设立“李时珍世界医学奖”、“张衡世界天文学奖”、“鲁班世界建筑学奖”……在电影领域,我们更需设立一个可以与奥斯卡奖媲美的世界性大奖,只是奖项的名字不大好取。总之,只要这些领域设立一些由我们自己操办的世界性奖项,我们就有了话语权而这显然是不大靠谱的。
话语权这个东西,从来都是靠实力说话的,世界文学界的话语权,当然也不例外。莫言获诺奖当然是一件鼓舞人心的事情,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莫言获奖主要是基于他个人的成就,以及他的作品被更多地传播到西方,并不意味着中国当代文学整体上取得了多么辉煌的成就。
说到中国当代文学的现状,当然也没必要妄自菲薄,但创作自由度不高是人所共识的通病。当今中国,能够痛快淋漓地讴歌理想、抒发悲愤、揭露现实、抨击时弊的作家太少了。赵丽宏委员给奖项取名“李太白世界文学奖”可谓苦心孤诣,他认为相较于屈原的不幸、杜甫的悲苦,还是李白的浪漫主义给人以愉悦感。但赵丽宏委员可能忘了,李白的伟大不仅在于他的创作风格,更多的在于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文人风骨。
因此,相比设立一个“李太白世界文学奖”,我们眼下更需要的可能是“李白式作家”。退一步说,即使设立了“李太白世界文学奖”又能怎样?当大把大把的奖金撒出去之后,我们当然是得到了指点江山的快意,可这种快意,是不是有点类似喝了酒之后的阿Q在向未庄人高喊“革命了”?要知道,在那一刻,未庄到处都回荡着阿Q的声音未庄的话语权的的确确是被阿Q争取到了,然而我们都很清楚,得到话语权的阿Q仍然是未庄那个不名一文的穷光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