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文史 >> 文史钩沉 >> 正文

毛泽东曾自我剖析:“虎气”和“猴气”并存

//m.zimplifyit.com 2013年03月29日10:34 来源:人民网 唐春元
  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首次在天安门接见了红卫兵,由此掀开了红卫兵运动,文革初期,毛泽东8次接见红卫兵,接见人数超过了1200万。图为红卫兵小将正在为毛泽东带袖章,其他领导人均已带上袖章,唯独刘少奇未带。右四为林彪,右五为周恩来。  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首次在天安门接见了红卫兵,由此掀开了红卫兵运动,文革初期,毛泽东8次接见红卫兵,接见人数超过了1200万。图为红卫兵小将正在为毛泽东带袖章,其他领导人均已带上袖章,唯独刘少奇未带。右四为林彪,右五为周恩来。

  那场“史无前例”的革命刚刚拉开序幕,毛泽东在一封信中,谈到了自己的“自信”与“不自信”的问题,第一次谈起了自己的性格特点,他说:“我是自信而又有些不自信。我少年时曾说过: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可见神气十足了。但又不很自信,总觉得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我就变成这样的大王了。但也不是折中主义,在我身上有些虎气,是为主,也有些猴气,是为次。”

  从他一番自喻中可以看出,毛泽东的性格是很有个性的,是多元的,多色调的,也是复杂的。“虎气”与“猴气”之说,虽然有调侃之味,但这个自我评价,对于毛泽东的个性来说,的确是比较中肯的。

  老虎雄武勇猛,威镇群山,气势豪迈,所向披靡,具有力破万难、一往无前的精神。猴子则灵活机智,活泼好动,顽强敏捷,弄险有方,具有眼尖手快、灵敏多变、巧胜强敌的技能。毛泽东的“虎气”主要表现是:吞吐天地、气壮山河的豪气,不怕鬼、不信邪、敢作敢为的勇气,倔强刚毅、百折不挠的犟气。他身上“猴气”的主要表现是:机警过人、见微知著的洞察力,能屈能伸、进退自如的灵活性,洒脱机趣、诙谐乐观的幽默感。

  毛泽东集“虎气”与“猴气”于一身,并且以“虎气”为主,表现在他对于各种强敌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上,从战略上藐视敌人的豪迈风格上,也表现在他善于斗争、灵活机动的策略、战术上。

  既有霸气、豪放、严厉、庄重的一面,又有多变、浪漫、温和、随意的一面,将许许多多尖锐对立的性格特征集于一身,并把它表现到极致,这就是毛泽东。

  正是凭着这股“虎气”,毛泽东不畏死亡,敢于赴险。我们不讲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赴重庆,深入敌穴,与蒋介石谈判;也不讲他率领一个警卫连和部分中央机关干部,牵着胡宗南十几万大军的鼻子游走于陕北山区,最后将胡匪歼灭之。因为这个时候的他,经过革命战争的磨炼,已成为一个胸中自有神兵百万的军事家、政治家。单以青年毛泽东1917年11月在湖南一师读书时,率领几百名学生勇胜被北伐军打败的北洋军阀傅良佐部2000余人的故事为例,就足以说明毛泽东的确是“虎气”十足。当时,敌人有正规军2000余人马,而且真枪实弹;毛泽东指挥的只有学生几百人,而且连武器都没有。毛泽东没被吓倒,他利用有利地形和敌人胆怯畏惧的心理,在敌军四周放鞭炮,插旌旗,呐喊“缴枪投降”。溃兵都以为中了埋伏,一时乱作一团,终于答应派人去谈判。面对危险,毛泽东率蔡和森、萧子升前往敌方谈判。敌人正被毛泽东的“虎气”镇住,并打算投降时,一个敌兵逃回驻地,说出了对面“大军”的真相。在此千钧一发之时,同去的一名警察在对面山上开枪打死了那个逃回的匪兵,北洋军的头目终于同意谈判,兵祸最后终于解决。如果没有一股“虎气”,毛泽东是不可能冒险去与敌人周旋谈判并吓退敌人的。

  也是凭着这股“虎气”,毛泽东不惧强敌,勇于斗争。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美国就纠集联合国军占领了朝鲜,并把战火烧到中国的鸭绿江边。美国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进攻朝鲜的最后目标是中国,就是企图扼杀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面对美国的挑衅,中国怎么办?中国国土上的战争硝烟还没散去,蒋介石留下的“烂摊子”百孔千疮、百废待兴,我们需要一个和平的建设环境,加之美国那时动辄就以核诈讹威胁别国,而且装备十分精良,中国参战能打赢这场战争吗?毛泽东力排众议,统一高层思想,风趣地说:“他有他的原子弹,我有我的手榴弹,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毅然下令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最后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气焰,大灭了美国帝国主义的威风。1965年美国又发动侵越战争,妄想以越南为跳板达到侵略中国的目的,又是毛泽东果断作出援越抗美的决定,先后派出15万军队赴越作战,最后将美帝国主义者赶出了越南。1969年3月,苏联军队公然武装入侵我国乌苏里江的珍宝岛,并向中国岸上纵深地区炮击。毛泽东面对这个超级大国的入侵,没有惧怕,下令中国边防部队奋起自卫反击,捍卫了中国的神圣主权。

  更是凭着这股“虎气”,毛泽东不媚权威,忠于真理。毛泽东年轻的时候就有“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反潮流精神。他领导秋收起义以后,发现敌我力量悬殊,立即停止执行湖南省委攻打长沙的指示,毅然决然向井冈山进军,开辟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起来,开展武装割据,走农村包围城市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最后,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建立了新中国。斯大林是共产国际的最高领袖,他要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妥协,不要打过长江。毛泽东则号召中国人民解放军“宜将剩勇追穷寇”,“将革命进行到底”,硬是把国民党赶到台湾去了。对于后来的新霸权主义者、我们曾经的“老大哥”、时任苏联共产党总书记的赫鲁晓夫对中国共产党施加的压力,毛泽东不屑一顾,对的就尊重他,错的就坚决反对,没有半点的含糊。据毛泽东的摄影师舒世俊后来回忆:“看到主席和赫鲁晓夫有说有笑的,都以为初步完成任务了。没过一会儿,赫鲁晓夫说了句什么,主席的脸马上变色,态度很强硬:‘我们不要教师爷,不要指挥棒!'赫鲁晓夫听完此话,也板着个脸。看到此情此景,我不敢再拍下去,赶紧出去了。”

  对于毛泽东来说,如果没有这样的“虎气”,他的一生中,就不会有这么多的壮举。在中国,如果没有毛泽东这种“虎气”,也不可能有那么快就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的壮举。

  在毛泽东的性格里有“虎气”,也有“猴气”,巧妙地把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长征途中,毛泽东能够在敌军的重重包围之中跳出包围圈,四渡赤水,摆脱困境;兵临贵阳指逼昆明,使敌人产生错觉;挥师增援,我军乘虚而入,巧渡金沙江,等等,这一系列的战法,都是毛泽东这种“猴气”的淋漓尽致的发挥。

  西安事变,毛泽东和共产党人以民族利益为重,以德报怨,不置蒋介石于死地,这种能屈能伸,伸缩自如的策略,赢得了各界人士的赞誉,这也是毛泽东“猴气”的生动展示。

  当胡宗南大兵压境,气势汹汹扑来的时候,毛泽东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在陕北的广大地区和胡宗南的军队玩起了“捉迷藏”,于运动中捕捉战机,随机歼灭之。当然这更是毛泽东身上这种“猴气”的具体展现。

  1958年的炮击金门,一石击三鸟,是他军事生涯中的杰作,既给蒋介石以沉重打击,又试探了美国的态度,使美国不敢玩弄“两个中国”的伎俩,同时还给赫鲁晓夫以警告:中国没有苏联的参与,完全有能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这也是毛泽东这种“猴气”的具体表现。

  毛泽东身上兼而有之的“虎气”和“猴气”,使得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得以形成燎原之势,并最终烧毁了蒋家王朝,赢得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并最后建立起人民自己的共和国。新中国成立后,正是这种“虎气”与“猴气”的灵活运用,才挫败了野心家和阴谋家的篡权阴谋,取得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

  本文摘自《毛泽东的81个第一次》,作者:唐春元,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