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文史 >> 文史钩沉 >> 正文

五问《清明上河图》

//m.zimplifyit.com 2013年04月09日16:18 来源:北京青年报

五问《清明上河图》

  清明时节将至,有关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的轶事频仍。58岁仓库保管员苦练烙画,木板上烫出《清明上河图》;赣南出现姊妹画《清明上元图》;男厨两年绣出《清明上河图》出售;女子耗时22个月绣2.06米长《清明上河图》……当然这毫不奇怪,《清明上河图》这幅传奇艺术珍品历代都会引起世人的极大关注,围绕它的谜团也总是被津津乐道。

  《清明上河图》是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绘制的长卷风俗画,也是传世人物画的杰出代表。恢宏的气象,生动完美的表现技巧,以及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得这幅已有八百多年历史的古画,至今仍被公认为举世瞩目的国宝。

  那么《清明上河图》到底是一幅怎样的画作?作者张择端有着怎样的经历?“清明”与“上河”含义到底如何?画面反映了北宋末年的哪些社会现实?特别是该画历经千年是如何得以保存至今的?

  画家把当时各行各业、三教九流的人物,都惟妙惟肖地绘进了这幅画卷,这不仅体现了作者非凡的写实能力,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生活广泛而深入的了解。

  《清明上河图》三段分别画了什么内容?

  传世的《清明上河图》为绢本,长约528.7厘米,宽24.8厘米。画卷以全景式构图,严谨而精细的笔法,展现出北宋都城开封汴河沿岸的社会生活风貌。

  画面的内容结构,大致可分为三个段落,画卷右端起始为城郊的农村风光,寂静的原野,略显寒意,渐而有村落田畴,柳树低垂。有回城的轿马人群,行走于稀疏的树石、潺潺的溪流之间。渐而人物增多,房舍逐渐稠密,河道也渐显宽广,画面的气氛随之热烈。中段以“虹桥”为中心,形成了全画最为紧凑、最为热闹的场面。

  虹桥横跨在汴河之上,桥身全由巨木架成,有梁无柱,结构精巧,规模宏敞,形制优美,宛如长虹。桥两端连接街市,来往行人熙熙攘攘,车水马龙,与桥下紧张的水运相互呼应。桥下河面狭窄,水深流急。商船上,船工们也是热火朝天,有的撑篙,有的掌舵,有的放桅杆,有的掷缆绳,有的呼喊指挥,十分纷繁紧张。过桥的行人也不由驻足观看,情不自禁地指点提醒、呼号助力,一时间,多少人手忙脚乱,鼎沸一片。

  后段为城门内外的景象,城楼高耸巍峨,街道纵横交错,店铺鳞次栉比。茶坊、酒肆、脚店、寺观等应有尽有。街市中有专营沉檀株香、罗锦匹帛、香火纸马的。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的,还有沿街叫卖零食及小百货的。街上的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男女老幼、士农工商、无所不备。

  有学者统计,全卷总计绘制人物达587个,动物13种,植物9种,牲畜50余头,船只、车轿各20余个。所有这些大者盈寸,小者如豆的人物及其活动,在画面上安排得纷而不乱,繁而有序,劳逸苦乐,生动有致,揖让呼应,形神兼备。

  明代著名诗人李东阳所作的《清明上河图记》中,对《清明上河图》中人物的刻画,作过十分生动具体的描述:“人物则官、士、农、贾、医、卜、僧道、青隶、筒师、缆夫、妇女、减获之行者、坐者, 授者、受者, 间者、答者、呼者、应者、骑而驰者、负者、戴者抱而携者、导而前呵者、执斧锯者、操备镭者、持杯婴者、袒而风者、困而睡者、倦而欠伸者、乘轿而塞帘以窥者。又有以板为舆,无轮箱而陆曳者,有牵重舟溯急流,极力寸进,圆桥匝岸, 驻足而旁观,皆若交欢助叫,百口而同声者。”从这段描述中可以看出,画家把当时各行各业、三教九流的人物,都惟妙惟肖地绘进了这幅画卷,这不仅体现了作者非凡的写实能力,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生活广泛而深入的了解。

  在北宋徽宗内府画藏目录《宣和画谱》中未录张择端之名,可能他的成名已到宣和之末了。张择端游学京师后才习绘画,想必绘事有成时,已是中年。

  作者究竟生于北宋还是南宋?

  《清明上河图》作者张择端的身世生平,史籍记载较为简略。现存有关他的史料,以金代燕山人张著在《清明上河图》卷尾的一段题跋,虽简短,却清楚明确。原文云:“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按《向氏书画记》云:"《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选入神品,藏者宜宝之。大定丙午清明后一日燕山张著跋。"这段跋文可算是张择端的小传。东武即今山东诸城。所谓“翰林”,即在翰林图画院祗侯一类官职,也可以说是宫廷画院画师。

  在北宋徽宗内府画藏目录《宣和画谱》中未录张择端之名,可能他的成名已到宣和之末了。他游学京师后才习绘画,想必绘事有成时,已是中年。他的作品除《清明上河图》之外,还有《西湖争标图》、《烟雨风雪图》、《春山图》和《武夷山图卷》,可见他是游历过杭州和福建的。

  张著的题跋,时在金大定丙午年,丙午为金大定二十六年,即南宋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跋中评述张择端艺术上的成就,引录了《向氏书画记》的评价,可知张氏成名早于宋孝宗时。他的主要活动年代,是在北宋徽宗、钦宗与南宋高宗在位时期,张公药在《清明上河图》的跋文有云:“通衙车马正喧闻,抵是宣和第几年。”说明张择端在画坛初露头角,当在北宋徽宗宣和年间。然而明末詹景风所著《东图玄览》考定:“《清明上河图》本南宋院人张择端画”。董其昌在《容台文集》里认为,此画于“南宋时,追模汴京景物,有西方美人之思”等等。可见,明清评论家多认为张择端为南宋人。但《清明上河图》的跋文系金人、元人所题,年代相近,误谬可能较小。因此有学者从张著跋文和其他一些文献印证推断,张择端大约生于北宋哲宗元祐初年(公元1080年),卒年约在宋高宗绍兴十六年(公元1140年)。

  第一种观点: “清明”乃“清明节之意”

  第二种观点: “清明”特指开封城内“清明坊”

  第三种观点: “清明”暗含“清明盛世之意”

  《清明上河图》画的是不是清明时节?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如此巨制一定是有寓意。那么《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与“上河”是什么含义呢?

  目前,研究《清明上河图》的专家学者通过对“清明”的考证提出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清明”乃“清明节之意”;第二种观点则认为“清明”特指开封城内“清明坊”;第三种观点认为“清明”暗含“清明盛世之意”。

  持“清明节”观点的专家学者,有已故文物鉴定专家郑振铎先生,和书画鉴定专家徐邦达先生等。郑振铎先生甚至指出就是清明节这一天。

  持“清明坊”观点的专家学者,是已故河南开封中学的孔宪易先生,1981年,孔宪易先生在《美术杂志》上发表了《清明上河图—质疑》的文章。孔宪易先生在文章中通过对木炭,石磙子、扇子、西瓜、服饰等考证研究,认为是画的秋景。清明之意是指“清明坊”。根据是当时东京城划分一百三十六坊,外城东郊区共划分三坊,第一坊就是“清明坊”。

  持“清明盛世”观点的专家学者,有著名鉴定专家史树青先生。史树青先生指出:“清明非指清明节这一天,而是作为称颂太平盛世的寓意,清明即政治清明。”河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周宝珠先生,用几十年的时间对《清明上河图》进行细致的考证。他认为北宋长期实施的“偃武修文”的国策,国家经济趋于繁荣,出现了唐之后的又一个太平盛世。这一时期的文人官宦,为了仕途腾达,大肆歌颂当朝皇帝的政治清明;宋徽宗时期宰相蔡京为取悦宋徽宗赵佶,曾倡导“丰享豫大”,旨在蛊惑人心,形容天下富足,太平安乐的景象。《清明上河图》中展现出的磅礴气势和繁盛景象,最能代表宋徽宗赵佶“偃武修文”的治国思想。如果称太平盛世未免太露骨,因此“清明上河图”这五字一语双关,弦外有音。

  那么《清明上河图》中的“上河”又有什么含义呢?关于“上河”的含义主要有几种观点: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是指河的上游;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是逆水行舟之意;也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上坟之意;还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赶集上街之意。但至目前均无定论。

  城门的守卫者,其懒散之态非常逼真,全无威严之感。纵观全画,只是在城楼两侧画有低矮的土墙,墙上长了许多树木,根本没有防御设施,足见开封城防的衰落。

  《清明上河图》浓缩了怎么的社会背景?

  作为一幅著名的社会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看似优美的画卷,实际却深刻反映了北宋末年首都汴梁(今开封)的诸多社会现实。

  京城贫富的悬殊。画中达官贵人骑马乘轿,富商巨贾高门大第,比比皆是。像一组疑似郊外上坟画面,一队人马约八九人,前面的一乘轿子,上插柳枝,里面应是一位贵妇人,两人抬轿。后面的一位官人打扮,骑着肥马,前后几个仆人,或挑着东西,或拿着什么。这是反映上层社会人物生活的一处画面。

  再如闹市区“赵太丞家”医铺前,一官人模样的人骑着马,二从人拢着马头,前有几人开道,后有随从扛挑着什物。这一类反映富人生活的画面有多处,此不赘述。至于劳动人民,或纤夫,或匠人,或小商小贩,或店铺雇员,都在画面中呈现出紧张劳动的状态,与那些或在大街上行走、或在茶肆酒楼闲坐吃酒的上层社会人物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才构成一个丰富实在的社会生活图。画家的这种种安排,大概不是为了什么点缀,应当说是独具匠心的。

  兵员松懈、税务横行。在画中“课命”卦摊背后左边,有一个大院落,院门是一大间门屋,院墙的土墙上有较短的杈子,是作为防护用的,院内宽阔,拴有马匹。院门前有六七个看门的,左边两人坐在门前的台阶上,一人靠院墙席地而坐,似在打盹,另一人则躺在地上。右边一个坐在台阶上,另一人坐在地上背靠大树,树后似乎还有一人躺着。门前有合拢着的一把大蓬伞以及枪、旗之类的东西,靠在院墙上。这似是一所官衙,或者是官员宅第,守卫者那懒洋洋的样子,显示出他们那种特有的精神状态。

  又如城楼门外的几个人,门外一侧,一人身穿长衫,似坐在一个器物上,面部朝着门内。这些人应是城门的守卫者,其懒散之态非常逼真,全无威严之感。此外图画城楼门内路北有一个税务,税务敞厅临街,厅内三人,一人坐在中间,正看桌上摊着的货单,旁一人弯腰站着,似在与看账人讲说什么。右边厅内一人坐着,侧身脸朝外看着门外发生的一切。门外地上放着许多货物,货物包装得很规整,有四个人围绕着货物,左一人趾高气扬,眼睛看着手里拿着的单据,似在核对登记或估算税钱,这应为税吏。其他三人,似为货主,一人用手指着货物,面部朝向税吏,极尽谄谀之态。

  开封城防的衰落。画中既有城楼,就应该很好地画出城墙,但是纵观全画,只是在城楼两侧画有低矮的土墙,墙上长了许多树木,根本没有防御设施。史载,东京新旧两城,新城原为周世宗时所筑,周四十八里余,北宋多次增修,至神宗时略加拓展,周长五十里余,墙高四丈,墙基宽五丈九尺,“坚若埏埴,直若引绳”。宋哲宗时,又继续完善城墙防御工事,橹楼、战棚、马面等,一应齐全,直到北宋末均是如此。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就记载:“新城每百步设马面、战棚,密置女头,旦暮修整,望之耸然。”依照这些历史的真实记载,反过来再看画面,全然缺乏东京外城那种宏伟的气派。

  北宋末年,宋廷在宋徽宗等人的统治下,内外矛盾已相当尖锐,但坐在火山口上的赵宋统治者们,仍然是文恬武嬉、粉饰太平,陶醉于纸醉金迷的生活之中。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虽不是一幅政治图,但正是于此妙笔之下,客观揭示了当时社会诸多问题。

  辛亥革命后,《清明上河图》连同其他珍贵书画一起,被清末代皇帝溥仪以赏溥杰为名盗出宫外。1945年,溥仪准备携此画逃往日本,后被苏联红军截获。后来溥仪被遣送回国,但《清明上河图》下落不明。

  《清明上河图》曾被几易其手?

  这件享誉古今中外的传世杰作,在问世以后的八百多年里,多次被收进皇宫,也历经劫难,并曾险遭遗弃。

  据史料记载,张择端完成这幅歌颂太平盛世的历史长卷后,首先将它呈献给了宋徽宗。宋徽宗赵佶对绘画书法都很有研究,对此画格外珍爱,专门用他所特有的瘦金体为此画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字,并盖上了他的双龙小印。

  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画卷转到长洲人陆完的手里。陆完死后,其儿子急等钱用,便将《清明上河图》卖至昆山顾鼎臣家,后被严嵩父子强行索去。这之前严嵩确曾托王忬买过名画,王忬也确曾买苏州人王彪之摹本献给严嵩,后被识破。隆庆时,严嵩父子被御史邹应龙弹劾,终于官场失势,严世蕃被斩,严府被抄,《清明上河图》再度收入皇宫。

  到清朝后,《清明上河图》先由陆费墀收藏。陆费墀是乾隆时进士,他得图后也在上面钤印题跋,后又被湖广总督毕沅购得。毕沅生平喜爱金石书画,家中收藏颇为丰富,他得《清明上河图》以后,与其弟毕泷同赏,现今画上有二人印记。后毕沅因获罪被处死,家产被抄没入宫,这幅《清明上河图》被收入皇宫。清廷将《清明上河图》收在了紫禁城的迎春阁内。嘉庆帝对其珍爱有加,命人将它收录在《石渠宝笈三编》一书内。

  辛亥革命后清廷倒台,《清明上河图》连同其他珍贵书画一起,被清末代皇帝溥仪以赏溥杰为名盗出宫外,先存在天津租界张园内。1932年这幅名画又被带到长春,存在伪皇宫东院图书楼中。1945年,随着抗战的胜利,溥仪准备携此画逃往日本,后被苏联红军截获。后来溥仪被遣送回国,但《清明上河图》下落不明。

  新中国建立后,东北局文化部着手整理日伪留存文化遗产,有书画鉴定专家在东北博物馆库房的赝品堆里翻出有燕山张著亲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上虽没有作者签名,然而历代名人的题跋丰富翔实,历代的收藏印章纷繁复杂,仅末代皇帝溥仪的印章就有三枚之多。尤其是画卷之后金代张著的题跋中明确地记载有张择端生平。后经更多专家考证,确认这幅长卷即千百年来名闻遐迩的《清明上河图》。至此,遗失多年的稀世国宝,得以入藏故宫博物院。

  文图/刘兴亮(历史学博士 中国三峡博物馆 副研究员)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