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文史 >> 文史钩沉 >> 正文

学生忆赵无极:不厌其烦帮每位同学修改作品

//m.zimplifyit.com 2013年05月02日15:57 来源:北京晨报 张硕

  前日,法籍华裔著名画家赵无极因病医治无效在瑞士逝世,享年92岁。此时,赵无极先生捐赠给母校中国美术学院的作品《无题水墨》正在该校《大师与庙堂——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典藏展》中展出。得知赵无极离世的消息,老师和同学们异常悲痛,静静地在他的作品下放了一束鲜花。

  学生:那张画我保留至今

  1985年,赵无极受邀来到母校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绘画讲习班(见图),有来自全国多所美术学院的师生27人参加。中国美术学院老院长肖峰回忆起当年邀请赵无极的始末,“讲习班是我们打报告由中央批示的,本来计划有15至20人,但全国各地的美术院校知道后,纷纷派代表参加。我记得有一次他夫人作模特,有些学生理解抽象艺术就是放手乱画,赵无极说,诸位同学,这是我的夫人,娶她是因为美,而你们把她画得很丑,那我就不会找她了。抽象艺术也要有造型基础,要美,要有严格的基本功。”

  据当时讲习班的成员许江回忆,“课堂上有人请教他绘画方向的问题,赵先生说,要向民族的优秀传统学习,向世界一流大师学,两者结合,加上自己的个性,形成自己的风格,这个风格不应该是地方性的,而应是国际性的。”另一位成员成南炎也回忆说,赵先生总是不厌其烦地帮班里的每一位同学亲手修改作品,学员们称之为“开刀”,而接受“开刀”是学员最乐意不过的事儿。“我们在画他夫人的肖像时,他告诉我线条怎么处理,还亲手帮我一点点改,后来那张作品我就再没敢动过,一直保留至今。”而在当时讲习班的学生们看来,讲习班及赵无极对母校的访问,都是“改革开放之后,迎来艺术春天的一个重大事件”。

  中国美术学院80周年校庆专刊中曾写道,“赵无极作为一个‘往来于现代与传统、东方和西方之间的使者’,将一种融会中西的艺术实践带入了中国,这一资源在当时是革命性的,在今天则具有绵绵不息的效应。”

  艺评家:他的教学方式很独到

  著名的艺术评论家邵大箴对赵无极的逝世表示沉重哀悼。邵大箴在1982年前往巴黎访问时曾参观过赵无极的工作室。“当时赵无极在巴黎高等装饰艺术学院任教,我们都知道他是抽象派画家,但是他工作室里的16名学生都在围着一个模特写生。”后来吃饭时,邵大箴忍不住向他请教,“他说写实绘画和抽象绘画的方法虽然不同,但是对艺术家的要求却是一致的,都是通过线、形、色调来表现客观对象和主观感受,但是画抽象画要以写实为基础,画写实的作品更容易看出其优缺点,但是抽象画不需要与客观对象相似,很难把握其中的问题,所以画抽象画的学生也要先经过写实的绘画训练。”

  收藏家:是他改变了西方绘画

  著名收藏家郭庆祥从十年前开始收藏赵无极的作品。提及赵无极作品的价值,郭庆祥表示,“赵无极在艺术上完全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用这个时代的精神和形式去表现、去创新。很多人认为赵无极的艺术风格受到西方艺术影响,但是我认为是赵无极改变了西方绘画。而西方人恰恰是看到了赵无极骨子里的那种东方意境和东方文化血脉,才会特别崇拜他。”在郭庆祥看来,一代代艺术家的创新积累而成今天的传统,而赵无极一定是未来的传统。郭庆祥还透露,为了纪念赵无极先生,他即将在近期举办赵无极的收藏展览。

  晨报记者 张硕

  ■人物简历

  赵无极,1921年生于北京,江苏南通人。1935年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中国美术学院前身),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48年赴法国,长期在巴黎从事绘画创作,曾任萨尔茨堡研究院、巴黎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教授等职。2003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院士,获法国骑士勋章。赵无极是当代著名画家,是第一个进入西方主流美术史的中国艺术家,是当今世界画坛有巨大影响的一位大师。他将西方现代绘画形式和油画的色彩技巧,与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相结合,创造了新的绘画空间,被称为“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