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少儿 >> 理论研究 >> 正文
重庆新人李姗姗的出现对西部儿童文学而言是重要的文学现象。这不仅仅是因为相比东部,西部儿童文学整体发展的落后,更主要的还是因为李姗姗自我创作的风格与路数,指向了对低幼儿童本真童年的审美再现,她真正以幼者为本位,从生活出发挖掘出的童年主体性令人耳目一新,代表了新生的西部力量对儿童文学较高的精神认同与较好的艺术穿透。
众多的儿童文学名家已经关注到了李姗姗的创作。他们对其个人纯真的个性及其作品清澈透明的质地有很好的评说,认为李姗姗是能够理解幼儿并贴近他们心灵写作的作家,这些共识是切中要害的。
在一本题为《丘奥德》的低幼故事集中,李姗姗写了一个名叫丘奥德(child)的小孩的日常生活。故事独立成篇,但一直围绕几个主要人物展开,包括丘奥德、他的爸爸、妈妈、妹妹浅浅、外公、外婆,场景主要是在家庭。叙述采用第一人称“我”,就是丘奥德自己的口吻。故事以典型的孩子思维与孩子生活事件展开,很智趣地映现了属于低幼孩子特有的生命主体性。
通过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幽微洞察,以及对他们生活事件细节的原味呈现,看得出李姗姗努力以文字穿透幼童本真境界的艺术冲动。这是一个“亦低亦高”的文学创造过程。低幼生命作为人生的初始期,其去社会化的存在形态为世间带来了更多陌生化的审美效应。因为不遵常理或违背常规,他们的思维与行为均是充满了创造性的,奇趣大胆的。因为不守秩序,他们的意念通常是唯我的。这些与成人的生活准则正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所以,孩子与成人在一起,随时随地发生的都是充满戏剧性的喜剧故事,波澜起伏,热闹非凡。但生活本身毕竟是惯性的,事件与细节均自然流淌在日常的河流中,产生了也便瞬间就消失了,很快便成为历史。事后回忆时,打捞起来的都已经是碎片、断片了。从这个层面看,艺术恰恰是有机丰满的。因为透过一篇文学作品,我们能看到的却是更完整的生活,更齐整的人生。尤其对于孩子的生活,成人往往是一笑而过,或过目即忘,谁都当他是小孩子的把戏而已,他们很快就会长大,有什么可以留恋的呢?基于此背景看,那些能为孩子捡拾起生活珠串的人真的是很了不起的人。因为他们能低下头来静心观察思考这一个特殊的群落。
李姗姗用文字记录了易破碎的孩子的生活。这个完形的过程必然会有作为成人的她的艺术升华。她让一个个孩子的生活主题挺立了起来。但其中不变的核心是幼童的主体性。他们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他们表达思想与情感的方式,他们对社会化的初始介入与本能的排斥,他们与父母深入而具体的交往,他们日复一日的长大,他们与重大存在命题懵懂地碰面,他们的理想,他们对未来的期待……细细看李姗姗为我们打开的幼童生活画卷,你会真正感受到这的确是一个令人赞叹的生命世界,是一个值得我们用艺术技能去开发的文学宝库。
李姗姗的语言感觉很好。她努力用孩子的口语描摹孩子本身。多数时候,故事的展开止于生活情境本身,自然收尾。但孩子的语体掌控久了,也许必然会实现作家自我的情感飞越,不满足于童真现象的表露,而会去追求一定的文学深度。不过这种深度的精神领地是在童年,在童年的视野与童年的境界。这也就是前面所讲的“亦低亦高”的具体所指。在丘奥德的故事里,确实有很多很深刻的思想。但这些思想均发生在孩子生活的内部,不是作者的虚构,凡是与幼童有生活经历的人都会领悟这些细节。作家不过是点亮了这些主题。比如说关于“出生和存在”,关于“时间”、“死亡”、“长大”。作家将孩子对这些主题的萌发与她作为成人的凌空驾驭作了有机的融合,所以形成了简单而深刻的文本效果。
孩子的生活并不止是游戏,不是毫无层次内涵的玩乐。他们的视线里也有诗意,有丰满的对于物世界与人世界的感受力。透过孩子看似无味的行为,李姗姗也更用心地传达出了他们敏感细腻的情绪世界:
冬天,当玻璃上出现薄薄的白雾时,我就喜欢在上面写字。
热乎乎的手指头,划过冰冷的玻璃,出现了我要的痕迹。隔着玻璃,我看到几只鸟在灰黄的天空滑翔,看起来很像风筝。树叶们都消失了,大树不得不露出光秃秃的手指。对面楼里的房间漆黑,也许是主人不在,也许是忘记了开灯。
这段文字出自一篇题为《加工》的故事。这是一段对孩子静态情绪的细描。它的文字意境与感觉似乎已经跳出了儿童文学的范畴,具有一般文学的美感含义。事实上它就产生自一个孩子的心灵世界,只不过通常人们很少去关注,也难以想见它的诗意审美形态。李姗姗长久沉浸于这个世界,顺着自我对其宁静的精神体验,很顺畅地便获得了表达的冲动与可能。
丘奥德的故事写出了温馨的家庭亲情,写出了朴实平凡的孩子的父辈、祖父辈。故事紧贴现实书写,真诚拥抱生活,从日常性中勘探烛照人生的诗性美感,执著于关怀幼童的心灵成长,这种美丽的童年情怀是最让人感动的。(李利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