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作品在线 >> 在线阅读 >> 《范小青小说创作论》 >> 正文

第二节 乡村世情的精神表意

//m.zimplifyit.com 2013年05月29日14:47 来源:中国作家网 张德明

  了解范小青的朋友知道,她创作的主要资源有两个:一个是对生活的热情和敏感,另一个是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思考。后者对她而言犹显重要。面对同样的生活,不同的人会感受到不同的东西。范小青敏感于生活的,常常是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奇异的东西。或许,很少有人会意识到这一点,大家都觉得范小青的小说特点是清淡若水。其实,这正是范小青以相对平静的眼光看过去,过滤了纷杂色彩的简单心境,使过去的哪怕是非常躁动的岁月升华为艺术的宁静。着眼日常,向往日常,本真地浸润她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芸芸众生的理解,渗溢对人物生存境遇的亲切体察以及对生命本体的多趣而善良的观照。“在当代文学创作史中,对中国世情形象化的艺术贡献之巨,亦可谓有目共睹,能够出其右者几乎未见”①。

  通常,一种较为平面的认识总习惯于把社会问题的生成归咎于“社会”,或者说归咎于“他人”。对文学创作而言,在展示社会问题时,不是平面地归结为“他人”或者“历史”的责任,而应该是对社会问题的生成作出冷峻而又宽容大度的理解与判断。这是一个现实感很强的作家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范小青认为,一些大家都不甘心接受的局面的造成,恰恰可能是大家共用“努力”去造成的结果。长篇小说《于老师的恋爱时代》②(以下简称《时代》)是一部以普通乡村教师生活经历为依托的作品,不长篇幅(12万字)装进了20多年的岁月,装进了一个人的爱情,也装进了一个时代。文字间的厚重完全隐藏在了轻松连绵的故事里,但读起来即使在笑,也令人笑得发酸。小说写得淡如水,轻似风,娓娓叙来,精巧温润。表面看来,主题好像在写爱情,但是读下来的时候,痴迷于这一认知的人肯定大失所望。爱是一种泛义存在,已经刻意演化了,没有轰轰烈烈的悲壮,没有回肠荡气的凄美,没有后现代的非理性,也没有“另类”的颓废。其中昭示的爱高尚得令人唏嘘喟叹,故事从乡村的小学淡淡地开始。

  于老师是前窑村惟一的文化人——一个初中毕业的回乡青年(从前于老师没有做老师的时候,村里的人都叫他老七,后来于老师做老师了,大家就叫他于老师,再也没有人叫他老七了)。这里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很低:“爸爸曾经跟我说过,他小时候也是想念书的,可能也想像于老师一样做老师的呢,可是家里没有让他念书,他就做不成老师了。村里有许多像爸爸这样的人,他们都很看重于老师。”于老师教前窖村小学所有年级的课(一年级到四年级),工作、生活条件都极其艰苦而简陋,连给学生蒸饭的灶也只有搭在教室里。一个学校只有一间教室,孤零零的,像一个远离海岸的扁舟。于老师20多岁了,该娶亲了,村子的女人有要给他介绍对象的,就会被自己的男人骂着是头发长见识短鼠目寸光,因为于老师的亲事不能像平常人那么马虎——这一点“头发长见识短”的女人们最后取得了一致的意见,就连叙述人“我”——赵连生这个刚入学的孩子都懂得。赵连生不知道于老师的学问到底有多大,他说于老师是大学生,所有学生及家长都知道于老师知道很多事情,他像一本辞典,能翻到很多学问。村长亲自出面张罗于老师相亲的事,并把自己的罩衣脱给于老师穿上(于老师自己的衣服的确很次),于老师坐上村里的破拖拉机去镇上与王芳相亲,从此也开始了他相亲史上的马拉松。故事用三条彼此相连的线索展开:叙述人赵连生——“我”作为“当事人”的回忆、赵连生与电影编剧老庞的对话、老庞的电影。三条线都在讲述于老师恋爱时代的故事,三条线共同拧成一条纠结缠绕的绳:乡村小学教员于老师为了他的学生特别是养女月儿,蹉跎了青春。许多年里,于老师爱上的女人一个接着一个地来,可是又因为瘸腿女孩月儿在身边,他的爱情又都鸟一样的飞走了——善良的王芳、凶蛮的秀芳、可怜的小梅……于老师只留下一摞照片,照片到后来已经被于老师抚摩得失去本来面目。

  于老师所在的小乡村,你看不到一个“坏人”,只有好人、不够好的人和更好的人。善良被蒸馏出来,供人们啜饮。“各家各户的广播喇叭里,就传出了村长的声音。村长说话的时候,一边拿一个小酒杯倒一点酒想抿一抿的,村长的老婆秀珍端了一点咸鱼,拿到村长面前,村长咂了咂嘴,当然这啧啧的声音也会通过喇叭让村民都听到的。这一点,村长不在乎……碗里那唯一的咸鱼已经被猫咬在嘴里了,老猫快速逃窜,喉咙口发出呼呼的吼声,村长能够来得及做的事情,就是大骂老猫。你个黄眼乌珠畜生,你个杀胚……”前窑的村长不是权力的化身,而是一个可爱的顽童形象,童话气息不召自来。《时代》讲述的故事是纯净的、忧伤的、美丽的,它告诉人们什么是同情,什么是给予。收到王芳的分手来信,于老师忽然往地上一蹲,抱头痛哭起来,“一个年纪很小的女生慢慢地走到于老师旁边,他蹲下去拉了拉于老师的衣襟,轻轻地说:于老师,将来我长大了嫁给你。我也嫁给你,另一个小女生说。我也嫁给你。我也嫁给你……”。看到这里,很难受,因为这种情景定然会触动你内心深处藏着的那些人性柔软的东西。故事里没有情绪的压抑,没有激烈的善恶冲突。这是一部充满农村气息的作品,以此为背景写乡村教师的生活历程。尽管《时代》并未给我们带来阅读困难,语言简洁明了,情节舒缓优游,根本用不着人们去做猜谜似的解析,它使人无法轻松的原因,是在阅读中时时感觉到有一个不安的灵魂在乡村的旷野上律动,他背负着精神的重负,以单薄的努力向与生俱来的生存环境进行抗争。这个阅读中感觉到的形象,竟然久久地徘徊在我的脑际,左右我的情绪。以轻松的书写范式表现生存的苦难与寂寞,化疗现状的束缚和重压,无疑是这部小说的重要主题。曾经两度生活在农村而且至今仍与农村保持经常联系的范小青,毫不掩饰地坦露出自己的内心思索,她挚爱着这片土地,对在这片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民充满同情,她渴望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却又苦于力量的单薄而自责,姑苏才女的温婉随处可见。

  范小青是一位非常谦虚、低调的作家,她的表情总是淡淡微笑的,没有特别的激动,没有偏激观点,那平和的心态,让人始终感到如在欣赏一幅淡雅高贵的江南水彩画,意境悠远。范小青写农村题材得心应手,农村生活那段难忘的岁月让她理解了是什么人在这块土地上支撑着国家的经济。她认为正是农民支撑了我们整个社会。在她眼里,农村很有意境,土壤的气息特别能打动人,带给她灵感。作家要写出好作品就必须扎入到农村,到最底层去,才会找到最鲜活的素材,创作出震撼人心的好作品。《时代》是纯粹的乡村生活场景,在小说中,范小青塑造了一个最纯洁的小人物,刻画了一个全心全意为社会服务的农村教师,于老师虽是教师,实则与周围生活的农民毫无二致。在落后乡村工作生活的于老师,为自己的理想放弃了一切。小说借抒写他爱情的不幸与生活所经受的磨难,多方面地表现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物性格。他的生活际遇与处事态度,读来常常催人泪下,很有典型价值。于老师是差不多那个时期乡村教师的一个缩影。所以这部小说是一部独具特色的佳作,是研究范小青创作和她世界观的一部必读作品。

  《时代》成为一部广受期待的主流小说,叙述主人公数十年扎根乡间,执着信念和责任,走过了不同历史时期,经历了与几个女性的短暂恋爱,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呵护,对养女的博大厚恩,……直到成为一名白发苍苍的老头,依然不忘自己的操守,顽强自得善良如初的生活着。小说具有诗意的艺术气质,范小青出于对老师职业的敬意(她自己就做过几年大学教师),通过于老师的人生轨迹表现他对教育的热爱,这是一种很高尚的情怀,从他身上读者也可以洞观千千万万的中国乡村教师。同时,用多角度的叙事手法展示一名乡村老师坎坷而执着的一生,以较长的时间跨度,见证各个时期的进程流变,使作品具备一种史诗品格。因此,无论是从历史跨度还是从精炼叙事而言,都堪称同类题材之典范,体现出文学来自民间回馈民间的精义。作品叙写的于老师对终身职业的爱恋与执着,情之深意之切无不浸透着范小青深沉的教师情结。于老师默默奉献的生命历程,它所宣示的不仅仅是于老师这一个体,更是在高扬一种时代精神,暗合了经济崛起教育先行的主题。作品把笔触延伸到了一个普通灵魂的人性世界,这部小说当为教师题材长篇小说中的少有佳作,有着独特的人性魅力和对生活的发现,具有文学和社会双重意义。

  《时代》以轻易不察的巧妙反映于老师的物质生活的尴尬和精神生活的悲哀。范小青的乡村经历一直在她心中翻腾,让她不吐不快。小说在写于老师的爱情时,并没有走同类题材的套路:乡村教师待遇低,找不到媳妇,只好在女学生中发展,这是他们格式化的爱情之路。作品品位很正,显得更加真实,更加人性。范小青的切入点是别人没有触及过的,主题很新颖,立意很新鲜,以平实的角度展现了人性的多元。月儿被于老师收养,既是学生又是干女,很长的时间里她因为自己给于老师带来拖累而深深自责,真诚地希望报答他,有着强烈的感恩意识,小说中最后月儿拒绝了赵连生的求婚而声称只嫁给于老师,遭到于老师的严厉拒绝。若按世俗的道德标准来衡量,月儿的恋情是非常态的,也是不道德的。但是在范小青笔下,于老师是敬业的,学生是可爱的,他们身处贫困的乡村,现实导致这种现象的产生,这很难用一般意义的道德标准去评判好坏。于老师和月儿终究没有成为恋人,月儿被安排在前窖小学当教师,于老师离开教学岗位,种着自己的蔬菜,一对父女平静的生活着,只是于老师为了了却把月儿早点嫁出去的心愿,不顾旁人反对,搭进所有积蓄并欠下一笔高利贷为德中家老三造屋,希望老三和月儿结为百年之好,可不仅遭到月儿的坚决拒绝,甚至老三还把他这些钱全部骗走,音讯了无。范小青的文字是一种亲切的唤唤,她希望作品中那些人的日子能够慢慢好起来,希望他们的爱情能够在阳光下舒展,希望他们的婚姻可以不再无奈。所以,才在“电影”里将于老师与王芳安排为一对好事多磨而终成眷属的夫妻走入洞房。

  读者不难发现,《时代》的确反映了一个十分深刻而且沉重的人文话题,那就是,乡村教师面对迫在眉睫的生存压力和来源于人类自身环境的惰性,越艰苦、越壮烈的挣扎,也就显得越可悲。这种价值内涵是范小青自觉赋予的,在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她向这个方向引导读者的种种努力,她希望人们看到了这部作品后,能对乡村、乡村教育、乡村教师真正有所关注。

  本人大学毕业一直从事教育,虽在高校,但也曾参加支教行动到农村中学工作过一段时间,我的亲人中有好几位从事乡村教育的,“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我被派往四川平武极重灾区平通镇挂职工作半年,与驻地的学校和老师都非常熟悉。也可以说,我对乡村教师总有一种难舍的情感,有机会总想与他们聊聊,也自认为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明白他们的普遍心声,因此,对写乡村学校、乡村教师的作品,便十分关注。但是,长期以来,这类作品难得一见且水准平平。《时代》非常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乡村学校的实际情况,问题尖锐,发人深思,耐人寻味;同时也让人们更多地了解乡村教师——平凡而伟大,普通而高尚,无私奉献的这一个阶层的生存全貌。这里,我们有必要对乡村教师的基本生存状态进行一些考察,以便更好地理解这部小说的良苦用心。我们先看几个具体事例:

  事例一:“魔鬼与天使”是一部小说的题目,它的作者是以撰写《达·芬奇密码》而著称的丹·布朗。但这组词来自一个乡村女教师之口,却被赋予了完全不同的含义,它的曲折性或许不如小说,残酷性却远远超出小说。这位女教师为了支付三个弟弟的读书费用,双休日到城市卖身,平时在乡村教书,她称自己“周六到周日是魔鬼,周一到周五是天使”③。仅就这个事件本身来分析它的原因,既有当事方的特殊情况,比如姐弟四人负担过重,也有偶然性因素,比如她家里曾贷款买车贩运水果竟然遭遇三次车祸。但是,从新闻透露的信息还是可以看出乡村教师的种种困境。

  事例二:2005年11月3日《南方周末》报道了甘肃省渭源县委副书记李迎新的《渭源县代课教师状况调研》,其中提到:“渭源县有600余名乡村代课教师每月仅拿着40到80元不等的工资,每月拿40元工资的又占到了代课教师的70%,部分代课教师这样的工资已拿了20年”④。代课教师就是通常所谓“民办教师”,他们没有事业编制,尽管所做工作与公办教师并无太大区别,收入却相差很多。《时代》中,于老师、月儿都是这类教师。

  事例三:某县的矿业开采发达,很多男老师穿的是破旧的拖鞋,中午吃1-1.2元的卷煎饼,卷起裤腿,有的教师下矿干活时落下的伤口还没完全好。进了校门是老师,出了校门是泥瓦匠、修理工,这样的老师在该县比比皆是。近几年,下矿打工已成了一些男老师的节假日工作,其中仅一个小学下矿的老师就有四位。一位老师1984年参加工作,在教学一线耕耘了22个春秋,每月工资500元。住的是三间危房,房梁坍塌、墙体倾斜、屋顶漏雨,他有此感叹:“可怜吾辈温饱问题还没解决,油盐酱醋茶还用不周全。眼看左邻右舍盖起了新瓦房,自己却无能为力,我何时能像县城的老师一样,住上瓦房,楼房?”

  事例四:甘肃省某县的农村小学民办教师殷彩霞卖淫被三个外国人强奸致死,死前她是一名妓女,更确切的说,她是一名老师。是当今中国当之无愧的老师。她用自己肮脏的身体,纯洁了孩子的心灵。一个妓女死了,所有的孩子哭着参加了她的追悼会,学校的国旗为她降了一半。或许,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伟大的妓女而降的国旗。在这名年仅21岁的美女教师的追悼会上,校长翻开殷彩霞的日记,当着孩子们的面老泪纵横地朗读起来,她这样写道:卖一次淫,可以帮助一名失学儿童;当一回二奶,可以拯救一所希望小学……殷老师当过房地产商的二奶。可那位包养她半年的房产商因为那段时间深圳房价陡降而抛弃了她,一分钱没付。殷彩霞终于疲倦了,她想回家,她想回到孩子们的身边,可她最大的梦想是为孩子们盖上一间砖砌的教室,再为孩子们买上两台电脑,因为这个梦想还没实现,所以她只能回头去苦苦哀求那位房产商。房产商说没钱,但可以为她介绍一笔大生意,一老外,愿意出三千美元买她一夜。想到几年前的那阵大风,殷彩霞拖着疲惫的身躯爬上了老外的床……她发誓,过了那个晚上她就回到她久别的家乡,回到她久别的课堂,可她没能回到自己的学校……殷彩霞虽然做过妓女,但她比谁都活得高尚,比谁都活得有尊严。在人心冷漠、肉欲横流之下,她给予孩子们的爱难道不是我们社会最可贵的“大爱”吗?

  ……

  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将怎样关注农村教师、乡村教育呢?国家采取了很多办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很多农民外出打工,自然而然形成新一代工人——民工。走进工厂,他们是工人;走上田埂,他们是农民。农村学生最终走进“象牙塔”的毕竟是少数,有相当一部分将成为未来的民工,就像于老师想方设法为小学毕业升初中的学生争取到8个名额一样残酷,作品中走出山村考上大学的只有赵连生一个。很多农村学生因多种原因失去上学跳出“农门”的机会,只好望校兴叹。

  于老师一人苦撑前窑小学几十年,尽管付出巨大努力,但由于“学校”条件实在太差(干脆就没有条件),各种因素的制约让他充满无穷的愁绪。青春流逝,岁月流转,这期间不仅反映了他个人奋斗献身的历程,也反映了特定时期乡村学校的发展流变史。恪守生活规则的于老师是固执的,当代生活在他前进的道路上轰鸣而过,他被远远地抛在了后面。他留下的,却是我们这个时代风轮一样向前行进时的无数尖锐反思。于老师到底是什么?范小青在书里借老庞的嘴发问。于老师或许不代表知识,他只有初中文化的水平。你也可以认为,于老师思想观念落后、知识老化、没有现代教育能力等(他就知道反复强调熟能生巧:“不行的,于老师说,现在你们的懂,只是懂了皮毛,或者只是一时性的强化记忆,其实你们没有真正地懂,要真正地弄懂,就一定要重复,重复,再重复,我们都知道熟才能什么?我们大声地说:熟才能生巧。对了,于老师说,熟能生巧,熟了才能巧,巧就说明熟了,不熟是不可能巧的,不巧就说明不熟,于是于老师又讲了一遍。我们真是拿于老师没有办法的,他简直是软硬不吃,刀枪不入嘛,他絮絮没完没了”),是的,于老师自己对他的生活老师回答得都不够好,但他却能够让他的学生满意地坐在他的树荫下乘凉。他性格中的那种固执,那种不顾周边环境不管别人看法的一厢情愿,尤其是于老师对月儿的大爱与关心,真叫人落泪。他为了月儿能安心读书考上大学而与刁蛮粗鲁的秀芳接触,又为了月儿能够尊严地生活而毅然结束与秀芳本不该发生的恋爱(因为秀芳侮辱月儿是瘸子不可能考上大学,于老师撕掉了领结婚证的介绍信),为了月儿,他不仅遭人误解受人白眼,而且把自己一生的大好青春都搭进去了,为了月儿的工作,不知劳苦了多少日子,跑了多少路,填了多少表,去了多少用人单位,求了多少人,最后费尽千辛万苦为月儿跑下教师用岗,换来的却是他自己的下岗,他不得不离开平生最敬爱的事业。他还没到老态龙钟的年纪,但是已经有点老态龙钟的样子了,他对自己下岗能换来月儿作教师已经心满意足了,没有任何后悔或不满,向村长提出的唯一的要求就是开学那天自己能上最后一节课。我们说,于老师代表着理想,一方面他是弱小的,但同时他的生活又很有力量,这种力量甚至还波及到别人。他关心自己的学生甚于关心自己。当月儿为他“介绍”周玉兰,冒失地以他的名义给周玉兰写“求爱信”(周是军嫂),周玉兰在不知就里的情形下当众打了他一记耳光,他只是把月儿当作不懂事的孩子,并没有责备她,所有的委屈全部自己吞咽。他友善地对待生活中的人与事,自己借高利贷为老三修房被老三骗走所有钱款,宁肯自己进城打工背水泥还债累得生重病,也没有把老三送上法庭。他的生活信念是如此坚定,又如此盲目。纵观于老师一生,几乎难觅对他有过什么赞誉(我们看到他一直留在身边的是参加汾湖乡珠算比赛第七名的奖状和村长偶尔的口头表扬),几十年来,他固守在一所只有几十个孩子的小学,既是老师,也是勤杂工,这里所有的工作都是他一人的。他就像一个超负荷运转的机器,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悲壮的牺牲,于老师的生命就这样消逝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之中。他来自农村,勤劳善良,乐于奉献,不计报酬,以自己的行动彰显着自身的人生价值。正如著名作家刘醒龙所说:“如果没有那些被后人认为水平不高的乡村教师的哺育,那个时代的孩童心灵只能是一片荒漠”⑤。

  出生乡村的于老师,他幸福着自己的幸福,快乐着自己的快乐,当他面对自己的工作时,你无法想象他简单的头脑里怎么就那么没有烦恼。门前的大树、小溪,看不见都市的繁华、喧杂,他总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人生;作为一名教师,他深知知识对农村孩子的重要,深知只有让孩子上学,才能走出农村,溶入外面的世界;他明白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可是这些农村小孩和他们的父辈们一样简单的快乐着,单纯的过着乡村的生活,他们一天天长大,也一天天的要回到乡村,于老师为他们的命运而感慨。他是多么希望有更好的条件和更丰富的知识去帮助他们!但这又谈何容易!所以,当也有一些人在抱怨农村教师恶劣生存环境时,他却干得那么津津有味,乐此不疲!他是在作一名纯粹的乡村教师!于老师长相平平,穿着简朴,数十年一直身处条件简陋、待遇微薄的乡村小学,就这些条件而言,50来岁的于老师一眼之下容易给人产生水平不高、见识有限、碌碌无为的感觉。但是,如果人们对这位看似不起眼的农村教师的一生深入认识,你就不能不产生大大的惊叹------一是惊叹于他对乡村教育执着的爱,长期孜孜以求,心无旁骛,留在偏远农村小学;二是惊叹于他的思想见识,虽然身处闭塞的农村,他却以自己的勤奋践行教师的职业,以“读书人”的角色改变和影响着学生及其家长,他或许不会给人以直接的财富,但他给农村带去了知识改变命运的信息。

  如上所述,《时代》似乎属于那类时下流行的男情女爱书写,但事实上这部作品不仅不是这类作品,并相去甚远。它固然也写了一些爱与非爱的男女故事,但这只是它诸多思考中的一种传表,是全部内涵的部分言指。小说的思想意义与社会价值,在于它描述了远远超越爱情范围的另一些沉重而复杂的现实存在,它对乡村教师充满艰辛苦痛的生存境况的历史性展示,对农村基础教育事业诸多问题的真诚忧虑与深入思考,绝非情爱话语所能承载。这是为乡村教师代言的真诚书写。小说真实感人,不做作,不掩饰,贴近乡村生活与情感,直指人物内心。“于老师看了看天色,回头对我说:连生,你等一等老师,老师去谈两句恋爱”,“高高地骑在于老师肩头的月儿,欢快地唱着,笑着,但是她的眼睛里,饱含着两眶泪水”,小说精美的语言如从泥土里连着根须拔出来的,叫人浑身颤抖。作品故意用学生习作的腔调,达到的效果感觉上是作家一直在试图稀释着某种情感,读后却又使你无法不泣涕涟涟。于老师的命运是大家都关心的,不能让善良的于老师孤老终身,是作品人物、读者和范小青共同考虑的。考上大学的赵连生说他毕业是要回到家乡的,因为那里有于老师,有月儿,他爱月儿并答应娶她,关于这点,他、月儿、于老师都知道,于老师并在竭力促成。在老庞的电影里,他回到了家乡,向月儿求婚,月儿却因为于老师而拒绝了他(于老师把月儿视为女儿一直拒绝着她),她对于老师说:“我要嫁给您,陪伴您一辈子。”虽然电影结尾皆大欢喜。范小青在叙述的时候善良地借助于电影想改变一下于老师的生活状况,但又在艺术与生活转换的时刻不得不痛苦地把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告诉读者--------生活不是电影,生活依然是生活。文学创作对现实的描写存在两个环节:表象的细节和存在于细节背后的真实。细节背后的真实有人性的真实也有逻辑的真实,这两者缺一不可,因为所有作品必须写现实人生,文学作品也是写给现实的读者看的。范小青从现实中取材,让小说有了自己的生命和个性。《时代》里人性的美丽、命运的迁移、青春、爱情、理想、生活的艰难和进取,都似曾相识,其感人肺腑、清新质朴的风格,使读者告别喧哗,获得宁静,给人温暖。故事如甜润的乡野之风扑面而来,似陈年老窖般耐人寻味。在经济社会自利性扩张、人心浮躁的背景下,主人公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坚守操节的境界,自觉而朴素的师道和人道,理当视为民族精神和文化的延续,蕴涵着另一个层面的精彩。

  从20世纪90年代直到新世纪的今天,乡村教育的作品始终以执着沉重的步子摸索前行。我们在缓缓展开的乡村画卷中,看到了乡村教育的艰难与困境,看到了城市与乡村的对峙、冲突和交融,看到了作家所寄寓的思想批判、文化反思、情感矛盾以及在乡村叙事方式方法上的种种努力。但在沉醉之余,我们同样看到,在很多小说中,作为乡村教育的主体——乡村教师形象,似乎被淡化、虚写、缩小了,仅仅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而勉强存在。《时代》是洞察农村教育现状的,达到了同类题材的较高水准。虽然,面对城市生活构成的五彩缤纷的现代文明,面对城乡差别,范小青不可能参禅入定,城市生活对她施加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但这些并没有改变他对农村教育描写的基本认知,他没有对乡村教师生活采取逃避和背判的态度,也没有以城市人的眼光高高在上地观照他们的困苦窘迫。范小青对作品的人物一掬同情之泪的同时,骨子里极希望这些人物能够清醒地正视自己的困境,从而改变现状,做出应有的奋争。她表现的炽热的乡土情愫,作为一种可靠而寂寞(难能可贵的寂寞)的创作意识,这同样是一种美,一种境界幽远的大美。

  注:

  ①   施战军:《范小青与当代世情小说》,中国作家网,2009年8月18日;

  ②   春风文艺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③  《南方周末》,2006年2月23日;

  ④  《南方周末》,2005年11月3日;

  ⑤  卜昌伟:《刘醒龙续写〈凤凰琴〉〈天行者〉向民办教师致敬》,台州商报,2009年7月20日。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