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资讯 >>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 正文

“四十年后出土的一件文物”——王蒙谈《这边风景》

//m.zimplifyit.com 2013年06月03日10:05 来源:中华读书报 舒晋瑜

  79岁的王蒙在与39岁的自己对话。

  “我找到了,我发现了:那个过往的岁月,过往的王蒙,过往的乡村和朋友。黑洞当中亮起了一盏光影错落的奇灯。”

  《这边风景》的出版,对于读者来说是新作,对王蒙来说,是40年前的旧作,但他不想对这部旧作做过多的改动。“第一我没有这个能力,第二就会使那个时代的很多时代特色都消失了。但是另一方面,作为新作,2012年我对它重新作了整理归纳和某些小改动,我需要有一个21世纪的态度和立场,需要给读者一个交代。”在这种情况下,“小说人语”出现了,今天的王蒙在点评40年前的写作。

  小说写于1974至1978年,40年来一直未曾出版,直到2012年作者重新发现,2013年4月由花城出版社出版。日前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王蒙。

  读书报:在当时的环境下,创作这样的作品是否也有一定的压力?能够沉静下来创作这样一部作品,有什么契机?

  王蒙:1974年我读了一篇安徒生的童话,大意是在一个墓碑上写道:死者是一个大作家,但是尚未来得及写出作品;是一位大医师,但是尚未来得及给人治病;是一个大科学家,但是尚未来得及做发明。我受到很大刺激,我在妻子的鼓励下,决心把自己远赴新疆,破釜沉舟,一杆子插到底,与农民打成一片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感所想写成了一部大的长篇小说。

  读书报:您的作品一向有很强的政治性,《这边风景》在“文革”当中完成,却没有写到“文革”,而且语言也相对没有那么锋芒毕露。但是,您还是在创作中借用“二十三条”来批评此前社教运动中的“形左实右”。

  王蒙:在五十年代后期的政治运动中,我几乎遭到了灭顶之灾,从此在政治上极端小心翼翼。但是我感情上并不是极左,也不可能是走向极左,干脆说我也没有极左的权利。相反,我感到的是那种库图库札尔式的不怀好意的挑拨是非,鸡蛋里找骨头,是章洋式的狗屁不懂却一心革所有人的命,是人民的生活正在受人为的与不知怎么回事的政治风暴的折腾。而此时的政治事件能让我写出上述感受来的,唯一就是二十三条的出现。这是不得已,这也是天无绝人之路。

  读书报:创作中既要考虑当时的政治背景,一些话语会贴着文革的标签,但是依然保有丰富的文学性。在当时,您就有清醒的认识吗?在写作中是如何驾驭的?

  王蒙:我的想法就是,大框子需要符合当时的政治标签政治口号,写到生活细节,写到人物命运,当然只能是文学的,不能是令人产生生理厌恶的图解与声嘶力竭的狂喊。

  读书报:《这边风景》在40年前开始写作。您后来的创作进入反思文学,那么,您如何评价完成于盛年的《这边风景》在自己创作历史上的地位?您认为它的生命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王蒙:它是我写在盛年的一部奇怪的书,它充满了极左口号,却又具有极丰富的生活资源、文化资源,有细致入微的现实主义描写与当时的中国梦的理想,有大的规模体量,光人物表上列举的人物就有八十多个,写的给人印象深刻的至少二十多个。它是带着镣铐的动情之舞。它是相隔近四十年后出土的一件文物,却仍然因生活的真实生动而依然活着,我面对它是百感交集,是幸福的痛苦。并不是每一件作品都是能经得住四十年的考验。

  读书报:在完成自传三部曲时,您接受读书报采访,就提到自己有着光明的底色。这一特点在《这边风景》中也依然存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健康乐观而且积极向上的基调,很具有感染力。这种“正能量”来自什么?

  王蒙:来自我自幼革命的童子功,来自人民的奋斗前进的生活,来自老一代革命家的理想主义,尤其是来自边疆人民的乐观豁达的性格。

  读书报:作品中,在“小说人语”之外,既有后记,还有非常独特的情况简介,您是怎么处理现实和既往、心灵和历史、政治和生活之间的关系?用当代目光和历史对话,是怎样的心情?

  王蒙:我的心情是,第一仍然怀念历史,第二仍然愿意重温历史,第三已经跨越了历史,第四今天是历史的今天,历史是今天以前的准备,第五叫做故国正堪回首月明中。

  读书报:小说中对爱弥拉克孜的描写令人动容。这里隐含着对少数民族的内心深处的爱,也有对女性的尊重。您是要借此表现自己心目中的维吾尔族吗?

  王蒙:我要表达的是“这一个”,其意义当然超出一个,而是一族一国直到人类。我在写作小说的时候从不过度分析概括。好的小说里生活内涵永远有进一步阐发的可能。

  读书报:小说中的故事和语言都是贴近少数民族生活现实的,但是也有来自西方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这方面,您应该是中国当下首屈一指的作家。您觉得呢?

  王蒙:我写我的,一指还是六指,让历史去审定吧。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