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理论 >> 理论热点 >> 正文

视觉文化冲击下的文学创作与理论

//m.zimplifyit.com 2013年05月31日19: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在线

  理查·罗蒂曾认为,哲学史的关注对象经历了从事物到思想再到词语的转变过程,他将最后一次的转变称为“语言学转向”。延续这一思路,当代美国学者W.J.T。米歇尔在“语言学转向”阶段之后,加上了一个“图像转向”。这是在人文科学和整个公共领域正在发生的新的转变,它成为视觉文化全面进驻人们文化生活的标志。在米歇尔看来,视觉文化的总体特征,是以形象为中心的感性主义文化形态取代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文化形态,其真正的内涵是人类思维范式的转换。而比对图像的关注更为重要的是,人的观看行为作为复杂的文化行为,在视觉文化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审思。

  文学呈现出视觉化样态

  视觉文化面对的不再是纯粹的话语或文本的经验领域,而是视觉性的经验,这种视觉性的经验很大程度上是人类文化经验视觉化的结果。所谓视觉化,就是把原本看不到的东西或原本非视觉的东西变成视觉的对象。这可以借助技术手段的完善和个人能力的提高,更可以借助想象性的思维格局的变化来完成。海德格尔强调,所谓“世界图景”,不是一幅关于世界的图画,而是将世界作为一幅图画加以理解和把握。这取决于主体感知和想象的心理结构和能力的改变。视觉化行为使可视性领域得以全面扩大,更多的“原本沉默于晦暗之中”的东西呈现于视觉的聚光灯下。

  视觉文化对人们生活的直接影响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多地被简化为看与被看的关系。从主动凝视到随意一瞥,从受监控到被偷窥,看与被看的关系成为政治、权力、意识形态等社会和思想机制的寓言和象征。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越来越显现出视觉性的特征。这种变化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当然也包括对文学艺术创造活动的冲击。

  在视觉文化冲击下,文学也呈现出视觉化的样态。文学的可读性让位于吸引眼球的效果。文学作品的主要体裁样式面临着视觉文化的重新选择和定位,诗歌、散文等作品的影响力大大降低,小说创作呈现出影视剧本化的趋势,人物的出场方式及对话活动、情节安排、细节描写等往往以是否适合视觉呈现为标准,甚至以为某大牌影视剧导演所青睐、最终改编为影视作品为目的。如此一来,传统的文学性因素在文学作品中被忽视和低估,如环境描写的缺失:不管是巴尔扎克笔下的伏盖公寓还是屠格涅夫的俄罗斯森林,这些所谓“围绕着典型人物并促使他们行动的典型环境”,在强调速度与冲击的视觉文化氛围中都显得不合时宜;又如心理刻画的隐遁:像乔伊斯意识流小说中长篇的内心独白或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思考挣扎与内心对话,在彰显形象与可见性的视觉文化的逼迫下,在读者不耐烦的眼光中无奈退场。总之,叙述性让位于描绘性,思考的乐趣让位于刺激的快感,话语的意蕴让位于言辞的直白。文学特有的含蓄蕴藉的艺术境界,逐渐隐没在视觉文化的焦点之下。

  文学理论的跨学科发展

  文学生产与文学观念在视觉文化冲击下发生的变化,对当代文学理论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文学理论只有调整自身、积极面对和回应变化发展的文学现实,才能与时代同步,并发出自己的声音。有西方学者指出,视觉文化就是后现代文化,而视觉文化研究则以一种批判的姿态反思后现代,以完成对现代主义语词文化的回归。同时,视觉文化研究具有跨学科性,跨越了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人类学、美学、文学、传播学等诸多学科,把过去分散、局部的研究重新组合成整体。没有任何一个学科能容纳和涵盖视觉文化研究的所有课题和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说,视觉文化研究甚至是反学科的。而文学理论,就其20世纪以来的发展历程来看,已有意识地吸收和借鉴哲学、历史学、语言学、艺术学、美学、心理学、人类学以及自然科学等诸多学科的知识和思想资源,迈出了跨学科发展的重要步伐,逐渐变成如乔纳森·卡勒所说的带有总体性意味的“理论”。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学者将视觉文化看作后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将视觉性看作后现代文化的主导形态,这种观点并不能简单地应用于中国当前的视觉文化研究。国内已有学者指出,大众媒介的广泛渗透与消费主义的结盟,构成了中国当代独特的文化景观,视觉文化从中凸显,成为一个显著的文化主因,它与中国文化意义上(不仅是经济量化意义上)的“小康社会”的现状关系密切。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随着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促使视觉文化在中国当代社会的萌生。延续这一思路,我们或许可以将视觉文化在中国的兴盛看作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必要步骤。以语言文字为代表的语符文化是人们认知、思考和交流的深层能力和行为前提,在这样的条件下,视觉文化的兴盛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人们被解放了的感性需求,满足了人们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消费需要。我们甚至可以推断,在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小康社会里,随着技术的进步,顺应和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要的方式和领域将会不断丰富和扩大。视觉文化之外,听觉文化以及对应于人的全部感受机能的包括触觉、味觉、嗅觉在内的整体文化,将有可能在人类未来文化建构的图景中占有重要地位。人的感官相互协调,共同感知和认识外部世界,与之相适应,文化发展的总趋势应是满足人们全身心的各种需要,这是以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彻底解放为依据的。而且,我们不必担心一种文化形态会被另一种文化形态轻易地压制和取代。视觉文化不可能全部取代语符文化,在人们对图像的观看与解读中已渗透了借助文字符号建立起来的知识与信仰。

  (凌晨光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