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文史 >> 文史钩沉 >> 正文

学者称“之乎者也”是“文言语气词” 阅读时不发音

//m.zimplifyit.com 2013年06月06日11:18 来源:辽沈晚报 顾珍妮

  近日,南开大学学者孟昭连称 研究发现,“之乎者也”这类“文言语气词”,并非古人口语,而是一种书面语符号,它的功能是提示断句和语气声调,相当于现代的标点符号,阅读时不需要发声。那么,这一发现是否意味着我们之前所学习的文言文将要面临颠覆性的改革?关于文言文,我们还存在哪些误读?

  昨日,辽沈晚报、北国网记者联系到学者孟昭连。

  “语气词”的首要功能是断句

  既然“之乎者也”一类的语气词相当于现代的标点符号,那么他们分别对应的标点符号又是什么呢?对此,孟昭连表示,现代标点是西方传过来的,不可能与古代的“之乎者也”一一对应。“不论这些符号代表的语气如何,它们的首要功能是断句,古人对此有很多论述,如说这些词是‘语绝词’、‘语已词’,也就是说这一句到此应该停顿,甚至明确称之为‘断句之助’。但在口语中,难道我们说话时还需要一个词表明停顿吗?不需要,口语中的停顿是自然的,与有无语气词无关,所以它在口语中不存在。作为古代最早的标点,‘之乎者也’一类语气词并非一种,就如下现代的标点符号有几十种一样,因为还牵扯到语气问题。语气不是一种,所以它们的提示符号也不是一种。”倘若单纯地告诉学生,它们只是标点符号,而且根本不需要读出来。这样或许会让文言文变得更加容易理解。

  “之乎者也”阅读时不发音

  孟昭连说,“之乎者也”既为古代书面语的标点,所以在阅读时是不发音的,就如现代的文章不能把“逗号”、“句号”读出声音来一样。“比如我们过去学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在古代读起来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只提示最后的‘说’要读成反问语气,但‘乎’本身并不发音。”

  此外,孟昭连认为,在先秦经典的文言文中,通常一个语气词能够充当多种语气,甚至是全部标点符号的功能,这让语言学家都感到很困惑,所以有人就把“也”的语气功能总结为八种,“乎”的语气总结为五种。实际上,这种总结只是一种“纸上谈兵”,完全是主观想象。因为在口语实践中,这是根本行不通的。

  孟昭连认为,正因为这些所谓语气词并非口语,而只是一种人为规定的语气提示符号,所以古人乱用混用的现象相当普遍。而且这种现象自春秋战国‘之乎者也’出现时,一直贯穿始终。就像现代的标点符号,也是人为规定的,所以大家在使用标点符号时,不可能完全一致。

  延伸阅读

  

  “夫”、“盖”等文言虚词 大部分也不发音

  除此之外,古汉语中还有那些被误读的情况?对此,孟昭连表示,不光是语气词,文言虚词在很多情况下是不能被读出来的。 “比如我在论文中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宋太祖看到开封城墙大门上有一个匾额,上面写的是‘朱雀之门’,感到很纳闷,就问随行的赵普说:‘朱雀门’为什么写成‘朱雀之门’?这说明在唐宋时期,书面语中的‘之’,在口语中是不发音的。

  孟昭连又举例道:“许多古代人名当中有‘之’,但是仅仅是写在书面上。比如古人有一个大文人叫颜之推,这也是书面语写法,在口语中他就叫颜推;唐代诗人王之焕,也有人认为他叫王焕之,实际上他就叫王焕,名字中的‘之’是不读的,所以放在中间还是后面都无所谓。 ”

  此外,孟昭连认为,一些放在句子前面的文言虚词,称为发语词,比如“夫”、“盖”之类,也是口语中不存在的,只在书面语中写出来,所以在阅读时也不应该发音。 “按照我的观点,文言虚词里面,我不敢说百分之百,但大部分都是不发音的。 ”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