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我喜欢猜谜语,有一年元宵节部队政治部举办灯谜晚会,我好幸运,一连猜中了好几条,得了铅笔、牙粉、小人书等奖品。有一条谜语谜面是“万紫千红总是春”,打东北一城市名。我答的是“长春”。主持人说答错了,因为谜底不能含有谜面上的字。她告诉我正确答案是“锦州”。自此锦州在我心中便成了一方锦绣之地。
2013年5月10日中国锦州世界园林博览会开幕那天,我曾经工作过的《锦州日报》同《锦州晚报》《辽西商报》三报联合出版了纪念特刊《美丽锦州》,介绍了“四季锦州”、“海上锦州”、“生态锦州”、“时尚锦州”、“宜居锦州”、“世园锦州”。锦州举办的是全球第一个海上园林博览会,园林紧扣海洋主题,被誉为“海上世园会”,拥有世界上首座国际古生态馆,还有世界上最大的花海观赏区。但是这册有160多页的特刊,格外吸引我的是《那些山,那些水》,这个篇章中讲了一个美好又感动人的“苹果的故事”。
锦州这块土地,在一个世纪以前是不生长苹果的。上个世纪初,爱国人士李善祥走“实业救国”之路,历尽心血,在南山建立了“生生果园”。几度春秋,几多辛劳,一种名叫“国光”的苹果,终于在锦州培育成功了。这小小的果子竟成了这座古城的名片,没有多久,锦州的“国光”便名满天下。这种苹果,不仅成了当时水果家族的宠儿,而且成了这座城市生长的精神背景。解放战争中,参加辽沈战役的人民解放军,长途跋涉,又饥又渴,战士们不但不吃老百姓家里的苹果,在经过结满苹果的园林时,也静静地绕过果园,连一个“落地果”也不拾。当这件事传到身在西柏坡的毛泽东那里时,他敏锐地意识到了人民军队的“军魂”,并借此向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了一次思想政治上的“阅兵式”。在一次会议上他讲道:
“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辽西战役的时候,正是秋天,老百姓家里有很多苹果,我们的战士一个都不去拿。我看了那个消息很感动。在这个问题上,战士们自觉地认为: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苹果。我们的纪律就建筑在这个自觉性上……”
这个苹果的故事,一经伟人高瞻远瞩的点拨升华,一下子便成了当时全党全军的“思想营养品”。园博会特刊中有一段文字令人过目难忘:“一代战略大师毛泽东,在指挥全国各大战场横扫千军之际,凭一纸电报三两文字,即以高人一筹的思想站位,见微知著地看到了,在这小小苹果的背后,彰显出即将进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和全面胜利的人民军队,必须发扬和坚守的一种精神。”
“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成了共产党与国民党、解放军与中央军的分水岭。这个苹果故事里的主人公,很高尚地进了城,很高尚地在天安门广场升起了五星红旗……
从此以后,锦州人继续讲着“苹果的故事”向前进发,迈进了“大庆式”新兴工业城市,迈进了“全国双拥模范城”,迈进了“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迈进了“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但是,“苹果故事”的亲历者们渐渐地老了、走了,年轻人在经济大潮中搏击冲浪,对“苹果的故事”渐渐有些疏远了,淡漠了,特别是前些年有一个副市长因贪腐被“双开”,还有一个副市长因群众不满落了选,其他贪污受贿事件也时有发生。中共锦州市委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认为在建设“美丽锦州”的日子里,“苹果的故事”要世世代代地讲下去。
2009年以来,锦州市委积极发掘和利用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一个以“苹果的故事”为主题的廉政文化陈列馆在“生生果园”的旧址落成。这个廉政教育基地再现了那段“不吃是很高尚的”史话场景,让人重温历史,倍感亲切。
传统不老。“苹果的故事”不老。愿它成为锦州乃至整个中国“山美水美人更美”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