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作品在线 >> 在线阅读 >> 《当下消息》 >> 正文

六六的“问题”——评六六及其《心术》

//m.zimplifyit.com 2013年07月16日15:34 来源:中国作家网 刘涛

  六六这些年人如其名,一直“六六大顺”,小说一部接着一部,根据其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也目不暇接,六六顺风顺水地“进入了主流”。六六每有新作,必受追捧,每有新片,必被热议,想当年《蜗居》何其壮观。今天的六六已荣登宝座,被冠为“社会问题女王”。

  六六的小说可谓“问题小说”,非但有明确的标的,而且弹无虚发,皆能“踩中痛点”,“触到G点”,“碰到热点”,《王贵与安娜》写凤凰男,《双面胶》写婆媳关系,《蜗居》写买房难,《心术》则写医患关系。六六非常聪明,她知道这个时代大家在普遍关心什么,她知道哪些问题牵动着社会的神经,一旦将这些问题写出或演出,必然轰动。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所流行的问题,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如果写房产,写医疗,绝不会有读者,因为太俗;今天六六如果写恋爱,写女性离家出走,也不会如此流行,或许太雅。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作家,皆感时代风气而发芽、生长。冰心的《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在今天逐渐被人遗忘,而如今天下无人不识六六。时也,命也,六六这些年真是“时哉,时哉”。

  聪明的六六尚具有出色的命名能力,信手拈来,竟然占尽风流。六六每部作品都可以总结为一个关键词,长篇大论绝不会比一个恰如其分的口号深入人心;一看蒋介石的治军战略,长篇累牍,就知道他会输,因为少了游击队战略的生动与简洁。“蜗居”何其形象,不免让人击节赞叹(当我把这个词翻译给友邦人士“dwell like a snail”,友邦也惊诧了);“双面胶”何其生动,一语就道出了丈夫夹在母亲与妻子之间左右为难的处境。时代的潮流浩浩荡荡,莫可名状,有了六六,于是潮流忽然有了名字,世界明亮了,大家怎么能不争相传诵。“蜗居”已经进入日常生活,成为了时代最为流行的词汇。要了解一个时代,只须看那个时代最流行的词汇即可,这些词汇汇聚着时代精神和矛盾冲突。六六小说的名字比内容要好,一篇小说动辄十多万字,其实皆是演绎、解释这个名字。

  非但如此,六六双管齐下,一边写小说,一边改编电视剧,一面是小说家,一面作编剧,小说与影视齐飞,文字共影像一色。晚清时候,梁启超倡之,后人和之,于是小说大兴,成为其时的公共体裁,一时朝野皆读小说;90年代以来,小说日趋没落,已然过气,公众转为读图,于是电视剧大兴。每个家庭皆藏有电视,无人不看、不谈电视剧。能够看出时代问题的六六,自然知道在今天什么流传最广,她当然不会去作诗人,或自杀,或瑟缩在寒风之中,也不会去作学者,躲进大学或研究所,写少有人问津的论文。

  既然六六喜欢围绕着话题写作,因此其作品的流行程度与该话题的流行程度即成正比。若话题选得好,如《蜗居》,定会风靡一时,载入史册;其次,如写婆媳关系,家长里短,若《双面胶》者亦能一纸风行,谈论者无数;再次,譬如写夫妻生活,插科打诨,掺杂些段子,譬如《王贵与安娜》、《妄谈与疯话》等,也能流行一时。

  六六擅长借气,浩浩荡荡的时代问题,经六六绣手一拨,于是悄无声息化入作品之中。最激动人心的话题,加上流传最广的电视,话题不断,电视剧日出,风口浪尖上的六六如果不出名,天理难容。

  六六敏感,话题连绵不绝,其人不言则已,言必有中。《心术》写医患关系,这又是牵动人心的话题。在《双面胶》中,六六集中火力写婆媳关系,然而当时荡开一笔,写了“谭一刀”谭医生,这为后来写《心术》打下了伏笔,只是《双面胶》是站在患者角度义愤填膺地控诉医生。医院是生与死的交汇处,或生或死,在此一举;医生与病人之间,欲说还休。医院既然是生与死的焦点,也就会是戏剧冲突的焦点。六六和冯小刚可比赵本山聪明多了,《大笑江湖》向壁虚造,无中生有,没有群众基础,完全靠着赵本山历年不在家过春节,辛苦上春晚、演小品积累起来的一点底子招揽客人;《唐山大地震》则不同,前有唐山大地震,后有汶川地震,冯小刚恰逢其时地抛出这部电影,自然会让人唏嘘不已,痛哭流涕,何愁观众与票房;《心术》亦不同,群众基础广泛,凡人总会生病,一旦生病,必会去医院。六六历来如此,稳操胜券,从不打无把握之仗。

  《心术》一书分两个部分,一是医生的日记,二是网友以及六六在论坛中的评论。日记是私人性的,作者独自私语,当年《莎菲女士的日记》何其香艳,怎能不盛行;网络是公共平台,相识的、陌生的聚在一起,众声喧哗。私人性的日记和共性的网络论坛,二者竟然放在了一起,似乎不伦不类。六六一方面要展现医生内心的声音,另一方面要展现公众的意见。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展现、辩驳、斗争,就是这部《心术》。《心术》就是试图沟通医生与患者,重建彼此的信任感。

  两种声音有主次,从篇幅分配上即能看出,医生的日记占绝大部分,论坛的讨论只局于一隅,作为陪衬。医生的日记记录着医生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日记自然是以第一人称叙述,读者(过阵子将是观众)将随着医生的引导走进医院内部,走入手术台现场,进入医生们的内心世界。日记是私密性的,若公诸于众,即是将私密曝于光天化日之中吗,若秘密是黑暗的,则是黑幕小说,但这部日记描述了医生们的鄙俗与高尚,虽也有私心,但终究还是无名英雄。小说以“我”为叙述视点,也写了大师兄刘曦、二师兄霍思邈,三人性格各异,但皆是好医生,大师兄类似“圣人”,二师兄尽管在手术台边调情,但心却始终向着病人。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大师兄的女儿肾衰竭,等待换肾,二师兄情感一再受挫,“我”是医院里的小角色,默默无闻,收入不高,生活艰辛,情感受挫。这些都是故事的佐料,除此之外,医生们皆要承受来自患者的压力,双方斗智斗勇,稍有不慎,医生或者心灰意冷,或遭殴打,甚至官司缠身,破财失业。譬如,“我”的女朋友小蕾是个热心的护士,因为患者闹事而被打伤,愤然辞职。

  医生与患者之间,医生主动,患者被动,医生强势,患者弱势。一般而言,媒体与大众偏向于同情弱者,六六不走寻常路,选择了为医生去作辩护。六六说:“医生的职业是这样的工作,他看99个病人有99个痊愈,有一个出问题,但是媒体要报的就是那一个。这种媒体的职业就是抓他,你去歌颂反而觉得你这个职业失职了。我们从媒体上接触这样的负面新闻过多之后,就会有这样的想法。”[1]媒体的立场一般会倾向于自由主义,以批评政府,揭露黑暗为志业,易地皆然。梁启超当年就说,从业的记者诸君应该以人民为父母,以从政者为孩子,要孝敬父母,教育孩子。六六说得很好,媒体关注一百个病人里面的“那一个”,而六六要写的就是除了“那一个”,还有其余99个。据说六六写《心术》之前,曾在医院蹲点,专业一点说,就是作过田野调查。尽管六六在医院陪护过生病的母亲,尽管六六也生过病,但是在医院中,她只能是病人,是个过客,医生不会对六六展现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医院的很多空间于她亦是禁地。一旦六六选择了与医院和医生处于相同的立场,那么医院就对她开放了,没有了禁地,医生也将其视为自己人,不再装腔作势。六六以笔为摄像机,以小说为纪录片,将医院与医生拍了个彻头彻尾,写了个水落石出。被抹黑的医院,鲜亮了;被诬蔑的医生,高大了;被视为强势群体的医生,反而成了弱势群体;被同情的病人,亦不可一概而论了。

  这就是“心术”,“仁心仁术”,六六描述出了医院之“仁”。医疗腐败之类难免,但未必是主流,媒体推泼助澜,容易给人漫天乌云,不见天日之感。六六说:“我不爱干重复的工作,别人嚼过的馍我吃不下去。我在没去医院以前,对黑幕就已经知道不少了。”[2]六六出其不意,偏要写那缕缕的阳光,隐恶扬善。六六说,《心术》尽管写医患关系,却指向了“信任”问题。医生与患者之间互不信任,彼此妖魔化,六六以“日记”的形式将一群医生的生活、工作与内心展现出来,就是“诚心”,希望能够以心换心,医生与患者可以换位思考,彼此理解。六六选择这样的视角,与此前大不一样,《蜗居》尽管牵涉面广,但还是认同于海萍、海藻之类。六六苦心经营,终于博得“社会话题女王”之誉,写完《心术》之后却屡屡遭到挑战,有记者说“《心术》像是医院的宣传片”云云。其实六六不会冒险,一定会选择与大众站在一起,只是《蜗居》似乎是大众的代言人,《心术》一转,成了大众的“诤友”。

  据说六六写作极快,下笔千言,立马可待,《王贵与安娜》写了15天,《双面胶》写了30天,《蜗居》写了40天,这次写《心术》拖得颇长,但也就“三个月”。婆媳关系、房子、医疗等问题与人息息相关,如此切身。六六一定取笑着那些才思枯竭的作家们,只要能够切问而近思,题材就会源源不绝。买房难,婆媳关系等问题,六六有切身体会,只要将私人体验写出来即可。因为人与人大体上相通,私人体验就是公共体验,每个人皆会对号入座,从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六六更像一个记者,瞄准了目标,不遗余力,也不拐弯抹角,全力出击,但是快的问题就是肤浅,泛泛而论,难以深入。祝东力先生在评价《蜗居》时,先宏观描述了买房难的原因以及后果,然后接着说:“这个历史过程当然不是《蜗居》所能揭示的,也根本不在《蜗居》的视野之内。《蜗居》的贡献,在于用许多真实的细节,惟妙惟肖地呈现了这一代‘白领中产’阶层的梦想、奋斗、挣扎、焦虑和困顿;它的局限,也非常明显,那就是完全沉浸于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层面,并且完全认同于剧中那些男男女女们的立场和价值观,甚至认同于造成了剧中人物困境的无情的社会法则和现实逻辑。……更重要的是,作者也并不能超出‘蜗居’的狭隘格局。视点很低、视野很窄,这使《蜗居》的创作者无法获得一种长远的全局的观点,即无法站在‘蜗居’之上审视我们这个时代,而只能蜷缩在时代所给定的‘蜗居’之中。”[3]祝东力先生的评价,大体为六六定了位,道尽其优点与缺点。《心术》略微好一些,尽管“细节肥大”,但有思想和方案,那就是换位思考,彼此理解,然而这又算什么。

  六六先后从事过两个职业:对外贸易和幼儿老师。作为商人的六六,了解市场行情,知道卖点,每击必有中,每单必能赚;作为幼儿老师的六六,知道赤裸裸的商品很难出手,需要“思想”的包装。哲人说的话,只适合于小众;教授说的话,只能在专业内流传;但幼儿老师的话必能广为流传,因为容易引起集体共鸣。商人而又幼教,商品于是有了文化,商人也成了艺术家。六六所谓的随笔集《妄谈与疯话》即是商人和幼儿老师的完美结合,六六煞有介事地思考,充当着老师,为生活支招,为夫妻们提供行为指南,这就是卖点。《心术》也是如此,六六充当着老师,指点江山,为医患关系出谋划策。

  六六的话题一时不会停止,住房、医疗和教育,据说是当下的三座大山,前两者六六皆已触及,据说六六下一部作品将会涉及教育。六六的问题就是:成也“问题”,败也“问题”。迄今,六六作品所触及到的问题不外是婆媳关系、夫妻关系、买房难、看病难等,其格调可知。对于时代的理解,有高有低,对于时代问题的把握,相应也就有高有低,有对有错,六六所把握的时代问题只是低端的问题。庄子《逍遥游》云“天之苍苍其正色耶”,大鹏每高飞一些,天的颜色就会变化,到底什么是正色,不停高飞的大鹏心中没有底。六六没有这样的犹疑与自我怀疑,所谓无知者无畏,她以为抓住了时代的根本问题,一个话题接着一个话题,絮絮叨叨。六六的话题似乎千变万化,但只是重复劳动,都停留在一个水平线上,不是上下求索。作为“社会话题女王”的六六,成为一个时代流行的写手没有问题,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也没有问题,但是聪明的六六,终是智慧有限,将其聪明与敏感浪费在口水话中。六六若想进步,关键还是在于去理解时代的问题,对时代问题的理解深入一分,小说就会进步一分。六六或许不必急于寻找问题,甚至制造话题,“聖”字就是耳朵大,嘴巴小,多听少说,多看少写。

刘涛 2011-2-18于艺研院

  [1] 参见六六的访谈。http://book.sina.com.cn/author/authorbook/2010-08-13/1712271781.shtml

  [2] 参见六六的访谈。http://paper.dzwww.com/dzrb/data/20100910/html/9/content_5.html

  [3] 祝东力:《<蜗居>及其时代处境》,参见《艺术评论》2010年第3期。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