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作品在线 >> 在线阅读 >> 《当下消息》 >> 正文

知识分子的笔记本——读宋明炜《德尔莫的礼物》

//m.zimplifyit.com 2013年07月16日16:35 来源:中国作家网 刘涛

  明炜送我他的近著《德尔莫的礼物》时说:“本想写一本关于纽约知识分子的著作,后因种种原因成了现在的样子。”读罢,我的感觉是幸亏成了现在的样子,而且必须以“笔记本”的样子才能体现其旨趣,才能真正写成一本“纽约知识分子”之书。

  在该书后记中,明炜述说了命名为《德尔莫的礼物》的原因——“书的正题为《德尔莫的礼物》,不仅仅是对我极喜欢的《洪堡的礼物》的直露模仿,更是为了表达这样的意思:阅读和体验‘洪堡’的原型――美国作家德尔莫. 史华慈的作品与生活,走入他的文学想象的世界,对于我,就如同满怀惊喜地领受了一件‘礼物’;而就一般而言,这‘礼物’也可泛指文学想象的赐予。”这本书可谓从德尔莫·史华慈那里“领受的一件‘礼物’”。明炜进一步界定“‘礼物’也可泛指文学想象的赐予”,这本书亦可以看成这是一本 “文学想象赐予”的“礼物”。由这两方面观之,该书的旨趣就可见出大概了。

  该书的副标题是《纽约笔记本》,为何如此,他也有交代——“这些‘笔记’文章却也为我提供了从‘遵纪守法’的学术世界中暂时逃逸出去的通道,让我可以在理论的话语丛林中艰难爬行的时候,也偶尔去史华慈、索尔·贝娄、特里林、阿尔莫多瓦的想象世界中去喘息、嬉戏片刻。”“笔记本”不是理论话语,不是学术文章;它是半成品,是随时随地随意的感想。了解一个知识分子,读其学术文章固然是一条路径,但这条路未必走得通,因为真相容易隐藏于学术文章之后。笔记本则不同,它随时随地随意记下感想,它关乎日常生活,它关乎心灵、情感、想象、趣味等等。笔记本尚属未成品,尚未包装成各种理论话语,尚未沾染意识形态。笔记本更能体现出知识分子的本色和精神风貌,在笔记本中知识分子不是作为专家出现,而是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出现。因此明炜说这是他的“逃逸”、“喘息”和“嬉戏”。他分明强烈感受着理论话语对文学想象的压迫,这本“笔记本”就是逃逸之书,或者这本书就记录着他的逃逸。

  他逃向何处?纽约知识分子群体是其“心向往之”的去处,或者说纽约知识分子群体让他感受到压迫并为他提供了可以逃逸的力量。在后记中明炜谈到特里林,使用了一个非常重的词“宿命”,他说:“喜欢特里林的文章,对于我如同一种宿命的遭遇”。遭遇特里林其实是遭遇到自己,也是被理论话语压迫的“文学想象”。因此明炜将这种“逃逸”称为“想象性的文学世界”的“乡愁”。明炜尚友纽约知识分子,纽约知识分子亦可以映照出明炜。本书第一辑多涉及到纽约知识分子,作为该书的开头,它们共同映照着下文,而下文同时映照着开头。这组文章有学术文章之形,但距充斥着理论话语的学术文章甚远。明炜在这些学术文章中的言说方式非常特别,几近于抒情。若无“体验”,若无深刻的认同,则不会写出如此感情充沛的“学术文章”。在谈论纽约知识分子的时候,明炜时常不能自已地述说自己的“经历”。比如在《批评家特里林》一文中,他说:“坦白地说,那时候我最后会选择来哥大读书,在许多现在回想起来已经无法说清楚的理由当中,有一条多少和特里林有关系。”何以如此?因为他在特里林身上发现了自己,在纽约知识分子身上发现了自己。

  第二辑为“印象与杂感”,似乎与全书主题无关,其实未必。第一篇是《“9.11”日记》,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现场场景,反映出纽约这所城市的精神风貌和心态,更能见出明炜的立场和胸襟。纽约知识分子是明炜“逃逸”的去处,他身体力行地实践着他们的精神,这些日记可以见出。学者不仅仅是囿于专业的专家,应该面对现实本身,日常中的举手投足更能见出其境界。“9.11”事件,谁都不能置身事外,谁都不是旁观者。日记是私人性的文章,日记中的“我”近乎“本我”;因为日记的私人性,故可以不必顾及“超我”。若日记中的“我”尚可以“从心所欲不逾矩”,则只是因为“我”在纽约知识分子的精神中浸染日深。因此欲看明炜与纽约知识分子的远近,可以阅读这些日记。或者可以阅读这本称为“笔记本”的书,因为笔记本亦具私人性。第二篇是《致陈老师——谈美国大学教育》,精神上秉承上篇,亦秉承纽约知识分子精神而来。这篇文章明炜谈了自己在美国大学中的一些经历和体会,并非猎奇和展现异域风情,其中有着严肃的追问。“为什么今天美国大学培养的人文学科的博士越来越倾向于把自己的视野局限在某个非常狭窄的领域里而失去了思想的活力和头脑的开放性?为什么五六十年代由大学师生构成主体的‘纽约知识分子’群体在今天的学院里已经无法容身?”明炜说这是丹穆若什教授的追问,其实亦是这篇文章、这本书、甚至在一个很长阶段内他本人的追问。这本书既是追问的路径,亦是对这些追问的回答和解决。

  第三辑为“纽约速写”,似乎更加离题。作为“笔记本”,这部分充分体现了明炜的“文学想象力”,这正是他在纽约知识分子身上感受到的可贵之处。在日常生活中,明炜处处散发着“文学想象力”,他在司空见惯中感受美和温暖,在异乡体会到家园。他体验着日常生活中的不同寻常,因为他的“文学想象力”中心充溢,故可随物赋形。“速写”关乎瞬间体验,其反应尚充沛淋漓,因为并未遭到理性的过滤。通过理性达到一种精神境界属第一层次,“不假思索”地直接达到属第二层次。第一层次久而久之方可能到达第二层次的境界。在这一组“速写”中,明炜的精神、气质展现无遗,其文学的才情和笔力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体现。

  第四辑为“电影笔记”,共收八篇影评。他的电影评论建立在体验之上,“感性而睿智”。这些评论撇开了理论话语,是“文学想象力”在影评中的体现。明炜的“文学想象力”贴着文本本身,但其旨趣亦在文本之外,这与“新批评”大相径庭。“新批评”几乎是一种逃避现实的策略,批评家们回避了外部世界,一心一意地转向文本本身,在其中钩深索隐,做文本游戏。纽约知识分子的“文学想象力”是一种“回到事实本身”的能力,可以不受或者少受意识形态成见的限制。比如赛义德之所以可以读出东西方关系背后的权力关系,就因为他可以回到东西方关系事实本身,由此出发,重新思考东西方关系。电影既关系着文本内部,也关乎文本之外,甚至其意义就由文本之外的世界形成。明炜的影评就是左右开工,既有文本内部批评,也有外部批评。比如对《特洛伊》的分析,即结合了“9.11”的背景,如此对这部影片的理解就可加深了。在这篇影评的文末,他进一步追问了“战争背后英雄与政治家之间的吊诡关系”。明炜的这种影评方式亦与“纽约知识分子”精神一脉相承。

  这四辑似乎杂乱无章、毫不相干,其实惟其杂乱方可不杂乱。四辑似乎一辑比一辑离题,但惟其离题方可不离题。纽约知识分子作为明炜“逃逸”而往的家园,其精神就体现在后面几辑之中,或者就体现在一举一动之中。后面三辑文章就是明炜在生活中“言动”的象,这几组文章刻画出明炜的象,他的象背后是纽约知识分子的群象。明炜的象与“纽约知识分子”的群象之间有一种传承关系在。

  “笔记本”尽管杂乱,尽管属半成品,然而其中有一以贯之的精神,由于这种精神,“笔记本”就显得生机勃勃了。明炜尽管未写成一本专门讨论纽约知识分子的书,其实恰恰是以“笔记本”的形式写成了。纽约知识分子的精神已经化入明炜身中,因此其生活方式就融化着纽约知识分子的影子,其文章自然也就充溢着纽约知识分子的精神。这就是明炜获得的“礼物”,纽约知识分子的精神没有被遗忘,他已经以“礼物”的形式传递给了下一代。明炜的《德尔莫的礼物》就是将其所获得的“礼物”依然以“礼物”的方式传递出去,奉献给这个没有文学想象力的时代。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