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文史 >> 文史钩沉 >> 正文
距朝阳市西南一百多里地,有个胜利乡。乡里有个山环水绕的小山村,名为菜园子村。菜园子村里有个村民组,过去叫“窝拉圈”,现在叫“南湾子”。这里仅有百十来户人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轻人到城里打工,留下的多半是中老年人。
平时闲暇无事,乡邻们常聚在一起唠闲嗑,张家长李家短地乱扯。上岁数人听絮烦了女人们的“扯老婆舌”,突然扔出一句:“你们净说那没用的!知道咱们这小村,啥人待过不? ”众人一怔,伸长脖子、竖直耳朵:“啥人? ”老人故意顿了顿,然后抻长音吐出三个字:“安-禄-山! ”
安禄山在“窝拉圈”留下传说
谁人不知安禄山!繁华大唐,因他,盛世覆灭;绝色贵妃,因他,香消玉殒……这个让后人想想便毛骨悚然的冷血枭雄,真的是朝阳胜利乡人吗?严谨的历史学家很较真儿,你们说安禄山是胜利乡人,可有证据?
对安禄山的籍贯,史书中只粗略记载其为“营州柳城人”,这营州柳城的范围实在是太大了!仅以今天的朝阳地区论,就包括北票、建平、喀左、凌源等数县。
想在胜利乡菜园子村一带搜寻有关安禄山行踪的遗迹,几无可能。当地老乡说:“一条河、一圈山,一望无际的苞米地,去了也白去!”比如“窝拉圈”这个古怪的名字,究竟是源自安禄山时代的“胡语”,还是近代所起的“汉名”?辽西一带自古就是少数民族的游牧之地,鲜卑、突厥、契丹、奚族……如今不少辽西地名根本无法用汉语解释,多是古代胡语转译。如朝阳建平县的“叶柏寿”,绝非“松柏常青”之意,本意是蒙语的“大房子”。
朝阳县文管所的邱金辉老师说,朝阳地区叫“窝拉圈”的地方多了。这乡间俗名其实没啥深意,就是指所在村落,临着一条河,然后拐个弯,就可称作“窝拉圈”。
传说中的安禄山老家“窝拉圈”,是个依山傍河的小村。山称笔架山,河是大凌河。笔架山的名字起得文雅秀气,实则山体雄峻、气势逼人。若在雨雾迷茫、或萧瑟暮色间遥望此山,隐约间似透出一丝凛凛杀气!史载,安禄山的母亲阿史德是个突厥女巫,长期不孕,情急之下面对所住之地一神山祷告,遂于公元703年正月初一感应生子,这个孩子就是安禄山。
这座山据说是突厥人心中的“战神之山”,名曰扎荦(luò)山,阿史德给儿子起的名字就叫“扎荦山”。后来,阿史德改嫁于突厥将军安波注之兄延偃。开元初年,其族破落离散,扎荦山与将军安道买之子孝节、安波注子思顺、文贞一起逃离突厥,与安思顺等约为兄弟,从此即冒姓安氏,名禄山。
有种传闻称,拜“战神之山”所生之子多半不是安邦定国的社稷之臣,往往是兴风作浪的乱臣贼子。那么,窝拉圈所临的这座暗含杀气的大山,是否为当年阿史德祷告求子的扎荦山呢?
关于安禄山的朝阳老家,还存在另外一种说法:认为安禄山出生地不在“窝拉圈”,而在临近的沟门子村民组。沟门子的地形特别,周围有五座小山包拱卫,叫“五蝠捧寿”。前后有东西流向的两条小河,称“二龙夺珠”。据过去阴阳家的说法,这种地形能出“大人物”。但这“大人物”却非善类,极可能是奸狠暴戾之辈,一旦得势,没准捅破天!
对上述说法,辽宁学者不太认可。辽宁三燕专家田立坤先生说,安禄山、史思明都是“昭武九姓”中的胡人后裔。据《隋书》记载,昭武九姓本是月氏人,旧居祁连山北昭武城(今甘肃临泽)。因被匈奴所破,西逾葱岭,支庶各分王,以昭武为姓。汉文史籍称其原住祁连山北昭武城,被匈奴击走,西迁中亚河中地区,支庶分王,有康、安、曹、石、米、史、何、穆等九姓,皆氏昭武,故称昭武九姓。朝阳学者周亚利女士表示,安禄山的父亲是粟特人,母亲是突厥人。安禄山是粟特人和突厥人所生的混血儿,唐代官方说法称之为“杂胡”。安禄山生于中亚,后随亲人迁徙至营州,即今天的朝阳一带。因此,只能说他在朝阳地区生活过,却不可人为指定他的具体出生地。
从考古角度讲,近些年,在传说中的安禄山老家菜园子村一带,倒是挖出了不少唐玄宗时期的“开元通宝”。有人据此怀疑这些唐代铜钱与安禄山有关,其实不然。在唐代,营州(今朝阳)是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是东北亚地区首屈一指的大都市与经贸中心。在朝阳博物馆内,陈列的不少陶俑多为胡人像,馆内还珍藏两枚国内独一无二的波斯银币。因此,以在营州境内的菜园子村发现的唐代“开元通宝”,作为安禄山出生地的佐证,似不足为凭。
唯一尚能算作“遗迹”的,是距胜利乡不远的一座塔。此塔立于今朝阳大平房镇八棱观村的北山之巅,周围四野平阔,河水漫漫,于此纵目远眺,心境甚佳。但这座塔却不是唐代的,而是辽代的。
朝阳县博物馆副馆长张振军说,朝阳地区出产一种梨,名叫“安梨”,也叫酸梨或酸梨锅子。这种梨据说是当年安禄山作为贡品进献给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据说当年杨贵妃吃这种梨,甜中带酸,口感极好,问安禄山这梨叫什么名字?安禄山脑筋反应极快,说这梨代表自己的一片忠心,称‘安梨’!”张振军说,这就是“安梨”之谓的起源。
此说虽为传闻,但依据安禄山的个性,却相当靠谱。史载,安禄山腹垂过膝,自称腹重为三百斤,他每次走路,由左右抬挽其身才能迈步。他乘驿马入朝,每驿中专筑一台为他换马用,称为“大夫换马台”,不然,驿马往往要累死。驿站还专门为他选用骏马,凡驮得五石土袋的马才能使用,鞍前特装一小鞍,以承其腹。玄宗见他如此肥胖,问安禄山的肚子里有什么?他随机应变,脱口答道:“更无余物,正有赤心耳!”逗得玄宗哈哈大笑,从此,玄宗对他宠信日笃。
既生安禄山 何生李光弼
与胜利乡毗邻的大平房镇有个黄花滩村,黄花滩村的小山坡上也有座塔,名为黄花滩塔,与高踞山巅的八棱观塔遥遥相对。黄昏时分,若天色阴霾乌云沉降,耸立山巅的八棱观塔上空,气流翻腾,青黑色的天幕里旋出一块椭圆的白,天宇深处似隐隐传出兵刃破空之声,令人闻之心悸!但这奇景、异声传至黄花滩塔时,便景消声息,踪影皆无。照理,八棱观塔高于黄花滩塔,又兼地势之利,气势上应远胜一筹,但只要黄花滩塔那边厢稳稳一立,八棱观塔便顿减威风。黄花滩村老人讲,窝拉圈出枭雄,黄花滩出英雄!枭雄指的是安禄山,英雄指的是李光弼,大名鼎鼎的大唐中兴之臣。
与寻找安禄山老家的难度相仿,想从黄花滩村找寻李光弼故居的蛛丝马迹,实在是千难万难,这残留至今的黄花滩塔算是唯一的遗迹了。很可惜,这座塔也是一座辽塔。不过,借此辽塔缅怀大唐李光弼的功勋业绩,倒也说得过去。因为,大辽国的国体气脉,完全承继的是大唐衣钵。再者,创建大辽国的是契丹族,而李光弼正是一位生于朝阳的土生土长的契丹人。
黄花滩塔位于朝阳县大平房镇黄花滩村北山顶上,说是北山,不过是一座栽满杏树的低矮土坡。北山不高,但它依为背景的老虎山却高大巍峨。老虎山下有条老虎山河,现在叫西小河子,此河过去是漫漫大水,现在瘦成一支细流,这西小河子就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的“直鲁水”。直鲁水的南北两岸,爆发过不少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著名战争。战乱之地必出名将,李光弼是其中一个。
黄花滩塔下,是辽代建州城遗址。辽代建州城最初在朝阳木头城子镇,但被大凌河水冲垮,辽圣宗时被迫迁至大平房镇。这座建州城过去还有部分城墙依稀可见,现已完全淹没于一片庄稼地中。朝阳专家孙国平说,清理黄花滩塔时,发现山坡四周有层层叠叠的墓葬,唐的、辽的……这里出土文物很多,其中有一种类似过去儿童驱虫吃的“塔糖”式样的小陶塔,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这一带的佛像出了不少。过去,这一带有个村,甚至用‘佛头’砌墙!”孙国平说。
黄花滩村附近有个羊鼻子湖,过去叫阎王鼻子湖。有人质疑,谁见过阎王鼻子啊?一个堰塞湖,叫阎王鼻子湖,好吗?遂稀里糊涂地改为羊鼻子湖。张振军说,这湖里产一种青虾,不大,两侧的肢足比虾身长两倍多,在水里一蹦两三米,不好抓。但这种虾,无论是水煮还是油炸,味道之美没法用语言形容!现在羊鼻子湖边上还有一两家门脸很小的路边店,专做这种虾,能吃到这种虾的人,是真有口福的人。
李光弼老家大平房镇的百姓,富有反抗精神。抗战时期,大平房镇某村百姓击毙了一个日本将官和几个日本兵。日本人恼羞成怒,派重兵包围此村,将村中百姓全部杀害,还为阵亡将官立了块碑。但日军的血腥屠杀没有挫灭当地百姓的反抗斗志,抗日烈火从此愈燃愈烈!
一对怨家老乡 千载风云往事
安禄山与李光弼是一对“朝阳老乡”,由史书记载可知,安禄山长李光弼5岁。照理,两人所居地相距甚近,安禄山又是极好结交之人,两人少年时代应该见过面,但这只是后人的猜想而已。
不过,安禄山、李光弼虽是同乡,彼此却没有好印象,甚至一想起对方就恨得牙根痒痒。史书上记载得明明白白,开元二十年(732),张守珪任范阳节度使,29岁的安禄山因盗羊,遭追捕者围打,将被斩首。临死前他大声呼喊道:“大夫不欲灭奚、契丹两蕃耶?而杀壮士!”守珪见其言貌不凡,乃释放他,令其与同乡人史思明同为捉生将。安禄山以“灭契丹”乞活,李光弼就是契丹人,搞不清契丹人怎么得罪他了?
安禄山攀上唐朝封疆大吏的高位后,经常没来由地带兵出击契丹,斩杀无辜契丹百姓冒功领赏。唐玄宗为安抚契丹,将公主嫁给契丹部落首领。但安禄山对契丹依旧杀戮不停,契丹人盛怒之下,杀了大唐公主以泄愤!
历史上的安禄山并未与李光弼交过手,与安禄山硬碰硬的大唐名将有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其中高仙芝、哥舒翰均为少数民族将领。这三大名将最后结局凄惨,均被安禄山击败,他们的一生功业实则葬送在晚年昏聩的唐玄宗之手。有史学家早就严肃指出,引发“安史之乱”的第一责任人不在安禄山,尽在唐玄宗!
李光弼虽未斗过老乡安禄山,但打自己的另一位朝阳老乡史思明却得心应手。他统率不到一万兵马,就能将史思明的十万大军打得溃不成军。他指挥的“太原之战”与“河阳之战”,是大唐反击安史叛军的经典之作。大唐九路节度使60万大军围攻安庆绪、史思明,被反击得落花流水,连郭子仪都落荒而逃,李光弼依然能率军全身而退。
《新唐书》称赞李光弼在平息安史之乱中,“战功推为中兴第一”,其战功超过郭子仪,史书将他比之于孙武、吴起、白起与韩信。因平定安史之乱功勋卓著,李光弼被唐代宗封为临淮郡王。李光弼虽平定了安史之乱,但最终也没捞到好。他功高盖主,遭宦官鱼朝恩、程元振的嫉妒和陷害,在疆场上威风八面、所向无敌的大将军,却被朝堂小人诬告陷害,最后众叛亲离、郁郁而终。
朝阳的枭雄安禄山、史思明,须由朝阳的英雄李光弼来平灭。千载之后,重忆这对恩怨老乡,再续那段风云历史,令后人不禁感慨万千!(记者 张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