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文史 >> 文史钩沉 >> 正文
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中小学教材的编写就如箭在弦,人们甚至来不及制订教学大纲,就组建队伍投入编写,当时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的陆定一指出,教科书要由国家办,因为唯有如此,教科书的内容才能符合国家的政策。在正式教科书面世之前,共和国的第一批小学生在1949年秋天就已经读到了修订本,这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等人,以老解放区的“国语”课本为基础修订的。
正式课本的编写,显然得到了中央高层的重视,为编写课本特别组建了人民教育出版社,毛泽东题写社名,而主持者则是叶圣陶。叶圣陶首先对以往的课本名称提出了质疑,认为国文不如改为语文,从此“语文”这两个汉字正式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专有名词,后来的书上就阐述了这样的编写方针:说出来的是语言,写出来的是文章,文章依据语言,“语”和“文”是分不开的。语文教学应该包括听话、说话、阅读、写作四项,这是首次提出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的问题。
不过限于当时条件,仍存在对于语文训练和语文知识重视不够、缺乏系统等问题。新中国课本是仿照苏联教材编写的,课堂教学方法也几乎是苏联模式的翻版。上世纪50年代初,苏联教育专家普希金娜在北京一所中学,观摩了课文《红领巾》的教学,随后结合苏联的做法展开评议,把苏联语文课的朗读、复述、分析课文的步骤教课方法推荐给了中国。那么随后分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就成为中国语文课堂的中心任务,这种教学方法后来被称为“‘红领巾’教学方法”,风行数十年影响深远。
语文编撰伊始还承担着一项特殊的任务,“教材编辑大意”当中开宗明义,无论哪一门功课,都有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这个任务在语文课更显得重要。课文涉及党史、革命史和革命领袖等方面的内容非常突出,像小学课本里的《八角楼上》《毛主席在花山》《毛主席尊敬老师》《毛主席小时候是怎样学习的》等等。因此翻开当年语文课本的第一课,内容是“毛主席像太阳,他比太阳更光亮,小兄弟、小姐妹,大家一起来歌唱,太阳太阳永远光亮,我们跟你永远向上。”(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