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交流 >> 中外文学交流 >> 正文
已故“非洲现代文学之父”阿契贝在一次访谈中曾说,尼日利亚文学的火炬正从他这一代传到年轻一代的手中,被问及谁代表着新的一代,他特别提到了本·奥克瑞。阿契贝此言不仅让人们关注到奥克瑞出众的才华,在更深的层面上看,这更是一种信号,它标志着掌握新方向的年青一代作家的出现。而本·奥克瑞显然是这一代人的领军人物。
本·奥克瑞出生于尼日利亚一个乌尔霍伯族家庭,出生后不久父亲赴英国学习法律,奥克瑞早期是在伦敦南部的佩克汉姆区度过的。7岁随父母回到尼日利亚。尼日利亚内战的阴影笼罩着他的童年时代,他的学业时常因战火中断,大部分教育实际上是在家里完成的。借助于父亲从英国带回的欧洲经典文学作品和母亲讲述的非洲神话故事,奥克瑞完成了他最初的文学启蒙。高中毕业后,奥克瑞在一家油漆店做了店员,此时的他已经开始向社会和政治类的杂志投稿,然而其中大部分都被退回。后来他在此基础上创作的短篇小说,却受到了女性杂志和晚报读者的欢迎。19岁,奥克瑞怀揣着处女作《花与影》的手稿再次来到英国,在艾塞克斯大学攻读比较文学。两年后,《花与影》得以出版,并引起了评论界的关注。此后,奥克瑞创作小说、诗集等20余部。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长篇小说《饥饿之路》。奥克瑞凭借这部小说获得1991年的布克奖,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布克奖得主,此后多年名列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名单之中。
谈及文学影响,奥克瑞坦言,非洲神话和欧洲文学对其创作影响至深,是其创作灵感的主要来源。从题材上,奥克瑞秉承传统,仍关注尼日利亚的社会现实问题,然而在创作手法上,他突破了非洲小说的现实主义传统,极大地吸收了西方现代主义的写作手法。他的早期作品《内部景观》常被用来与乔伊斯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做比较。在《饥饿之路》中,奥克瑞将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与非洲口述故事传统,尤其是当地的约鲁巴文化巧妙结合,评论界将这一独特的写作手法称之为“非洲的魔幻现实主义”,甚至将它与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相提并论。奥克瑞本人却并不认同这一标签,他强调自己并无意于创造一个平行于真实世界的魔幻世界,神话和地方信仰也是真实世界、都市生活的一部分。
无论如何定义,《饥饿的路》无疑是非洲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卓越的想象力和夸张的手法,将现实主义和约鲁巴神话融合,展现了民族的生存困境,更对民族的性格及其对于自身命运的理解进行了深入地刻画。小说的主人公鬼孩阿扎罗来源于尼日利亚的约鲁巴文化中“阿彼库”神话。神话中,夭折的婴儿幽灵在幽灵国王的命令下,要不断轮回转世。而书中的阿彼库却是幽灵世界的反叛者。为了疼爱他的父母,他背弃了跟同伴的誓约,从此驻留人间,忍受命运的残酷和人间的冷漠。小说中现实与梦境、神话混合交融,混淆了虚幻与现实之间的界限。在他们的世界中,神话传说都是他们现实的一部分,更是他们理解命运、承受并消解苦难的方式。
早年在尼日利亚历经战乱、贫困、饥荒,在英国求学期间又过了多年贫苦生活,这让奥克瑞对贫困有深刻的理解。当评论界盛赞他作品中不凡的想象力时,他却这样说:“贫民窟的居民都是最精彩的幻想家,在那里充满一股非比寻常的活力,也就是充满想象力的生命。当你就是那个穷人时,所有你拥有的就是对想象的信仰。”在《饥饿之路》中,他如此写道:“我们是上苍创造的奇迹,注定要品尝世间的苦果。我们都是珍品,总有一天我们的苦难会变成世上的尤物。” “我也听到了鬼魂们的歌唱。它们告诉我:生活着是美好的。它们鼓励我温柔地、带着火一样的激情去生活,永远不要丢掉希望。这里有奇迹存在,惊喜就在你看不见的万事万物之中。大海里自有好歌无数,天空不是我们的敌人,命运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可能是由于《饥饿的路》名气太大,人们往往忽略了奥克瑞其他的优秀作品。早期的两部小说出版后,奥克瑞一直在寻求新的文学方向。在首部短篇集《圣地事件》里他开始尝试新的叙事技巧,并将视线投向更广阔的世界,为《饥饿的路》的创作做了充分的准备。此书出版后评论界称赞“奥克瑞具有讲故事人的两大天赋:无瑕唯美的简洁明了;变色龙般的能力”,小说集同时获得了《巴黎评论》阿卡汉小说奖和英联邦作家奖两项文学奖项。书中的8个短篇故事发生在尼日利亚和英国两地,讲述的是普通人在贫困、战乱、暴力等多重重压下的日常生活。
《桥下的笑声》以孩子的视角讲述了尼日利亚内战中发生的事,战乱中断了主人公的学业,回家之后发现朋友莫妮卡的兄弟被杀,莫妮卡发誓要为他报仇,却因暴露了自己来自叛乱部落的身份被士兵带走。从这篇作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作家幼年生活的影子,孩子的视角也为观察和解读尼日利亚内战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聚合的城市》里,汇聚了挣扎在生存线上的各色人物:贩卖走私货物的小店店主、基督徒阿迪高,兜售保镖业务的摔跤手,饿倒在路边的流浪汉,帮忙疏通关系、赎出走私货物的联系人……国家元首一门心思琢磨着如何隐瞒自己挪用的公款,教会则忙于做奶牛的生意,无暇顾及濒临破产的门徒——自称“上帝的人”的阿迪高。在不同程度的经济焦虑下,每个人都呈现出一种漠然的冷酷。
在短篇小说《圣地事件》中,主人公在失业之后落魄地回到家乡的小村落,见到了叔叔“雕像师”。“雕像师”给予他宗教仪式的洗礼,并告诉他要经常回来,那里是他的力量之源。相信读者无法搞清主人公在小村落里的经历是真实的,还是出自他的想象。而作者却如此写道:“世界就是圣地,圣地就是世界”。圣地所见也是世界所见,圣地的问题即世界的问题。如果说,奥克瑞的早期作品只专注于体察非洲的命运,而到了这里,作者已展现出更广阔的胸怀。
《差异》和《一段秘史》都讲述了有关非洲移民在英国遭遇的困境。在《差异》中,饱受饥饿折磨的主人公流浪在英国街头,经济上的窘迫和文化的差异都令他感觉自己始终是个局外人。《一段秘史》里,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非洲移民被迫迁移,留下的住所成为一个巨型垃圾场,承受着周围居民的诅咒。垃圾场最终被夷为平地,连同他们曾经的印记一同抹去。
作者书写苦难,眼光却不囿于苦难本身。奥克瑞将宗教、神话、传说、梦境等引入现实的描述中,主人公常常用这种方式解读不幸与苦难,希求从中找到生存下去的力量。因此,在《圣地事件》这部作品集里,绝望与希望共生,磨难与领悟并存,而这种乐观主义色彩也成为此后奥克瑞作品的一大亮色。正如在《桥下的笑声》里,主人公看着桥下漂浮的一具具尸体,誓言“小辈终将成人”。而在《售梦人的八月》里,兜售梦境的人从失业、失窃等多重打击下恢复过来后,领悟到:“我的生活是一场持续不退的高烧,现在我觉得自己正在逐渐痊愈。”在奥克瑞的笔下,“生活着是美好的”,纵然有苦难,也应该“带着火一样的激情去生活,永远不要丢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