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美术 >> 美术动态 >> 新作赏评 >> 正文

人奇画亦奇 佳作待知音

——刘振夏作品市场分析

//m.zimplifyit.com 2013年07月29日09:48 来源:中国文化报
荷塘晨曲(纸本设色)  117×69厘米  1982年 刘振夏荷塘晨曲(纸本设色) 117×69厘米 1982年 刘振夏

  80年代初享誉画坛,之后主动淡出,潜心画画,30年间坚持“不卖、不送、不展示、不发表”,直到古稀之年携力作重回公众视野,刘振夏的艺术人生像是一部传奇。他闭门修炼30年,为的是有朝一日向世人奉献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完整的人物画艺术长廊。他做到了。去年8月,“寂寞修正果——刘振夏水墨人物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备受瞩目和好评。许多评论家和画家惊叹刘振夏在80年代初人物画就已达到当时水墨人物画的艺术高峰,认为他是新时期人物画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个案。邵大箴称其为“优秀者中的优秀者”,薛永年认为他是“后半个世纪中新时期至新世纪初融合中西派的翘楚”。    刘振夏,1941年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曾任苏州工艺美术职工大学校长、苏州市文联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等。现居苏州。

  北京展览后,很多人关注刘振夏作品的去向和归宿,来自各地的收藏家纷纷找上门来,希望购藏其作品。刘振夏内心很清楚,艺术成果最终不是只属于艺术家自己的,它必须进入社会,才能体现多方面的价值。他希望有人真心热爱水墨人物画,并且具备足够的收藏和传承能力,让这批艺术品走向更大的空间。

  在分析刘振夏水墨人物画市场行情时,应首先看到他身上及其作品的亮点和稀缺性。刘振夏人奇、画奇,他的作品进入市场的方式,注定也和别人不同。

  先说人奇。他幼时几乎是个孤儿,在外祖父家中长大,与任国民党高官的父亲暌违半生,“文革”被打入牛棚劳动改造,感情生活也极其坎坷;他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在苏州工艺美术职工大学长期任教,后来从政,在别人以为他不再画画的近30年里,他像苦行僧一样孜孜矻矻独自钻研水墨画……他一生曲折跌宕,历尽苦难,极富传奇色彩。

  再说画奇。一奇在形象的生动性。他笔下的人物皆能让人过目不忘,特别是人物的眼睛。二奇在笔墨的书写性。他的人物画讲究“畅神”“写意”,既有写实的造型,更有逸笔草草的潇洒痛快,这是因为他始终强调中国画笔墨的书写性。三奇在创作的唯一性。他以研究学问的态度对待创作,以严苛的眼光审视自己的作品,力求使笔下的每个人物形象都有新意,这和很多人物画家的“千人一面”“流水作业”迥异。四奇在作品的完整性。30年间他不应酬、不卖画,从早年至今的画作几乎都在自己手里,并进行编号、归档,便于通过整体展示的方式让人们了解、欣赏他的艺术。

  由于“刘振夏现象”十分特殊,其作品具有经典性和学术上的高难度,他人很难模仿。这些“秘藏”的力作进入市场后,因渠道来历明晰,极易形成完整系统的收藏。

  目前,刘振夏依然蛰居画室,继续默默地潜心创作。他不知老之将至,怀着感恩的心态,希望自己不断拿出好作品回报社会,也包括回报他的艺术知音。(记者 续鸿明)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