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文史 >> 文史钩沉 >> 正文
真言至性旧闻新章
梁思成先生对一座城市的至深情愫
作者:陈宇飞
梁思成先生与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情感交集和对它的心血投入,早已成为了一个将会永远流传的故事,故事的主人翁虽已渐行渐远,而故事的内容缠绕和情结交织,以及故事主人对这座城市的情感陈述,以及在此过程中映射出的特有精神气质和文化情怀,却非常清晰地留了下来,而且肯定还要代代相传。
当我们回过头来,仔细看看梁思成先生当时的那些思虑和行动,先生宏大心灵世界里所包含着的厚重和温暖,他的深远目光和视野,都还在激励和化育着后来人。在那些关于先生保护北京城的旧闻中,在他的一个一个的坚持中,我们记得最清楚的,首先就是那个发生在1947到1948年间的,他为即将解放的北平,向解放军提供了文化遗产保护名单的故事。
早在1947年时,梁思成先生就看到了战后新世界的方兴未艾,也隐隐感觉到了新中国将会开启一段历史。那年2月,梁先生被荐为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这使他有机会在更为广阔的舞台上,和世界一流的建筑师们直接对话交流,他们思想中闪现出的火花,激活了梁先生对战后重建的种种新思路和憧憬。而此后的北平城,也正在面临着新与旧的历史大更替,人民解放军在北平城外构筑起大量工事,攻城的炮火似乎就要轰鸣,而在攻城大炮的射击诸元中,北京景山顶的万春亭等一批标志性建筑,被清晰地标注出来,这意味着,它们可能要在炮火中碎若齑粉!这当然会让对北京历史文化有着很深感情的梁思成挂念在心。对政治局势的走向,他也许很陌生,但他对北京城市文化却感情至深。
当时的北平城外,解放军代表正在和傅作义谈判,是攻城,还是保留下祖先的优秀遗产,抉择就在一瞬间。就在谈判进行的同时,两个解放军的代表带着毛泽东的指示找到了梁思成,希望他把北京城的古建筑在军用地图上一一标明,以备万一和谈破裂,在需要攻打北京城时,炮火要尽量避开这些古建筑。仅此一事,就足以让梁先生惊讶,他被深深地打动了。先生觉得,这样爱护文化,有文化意识的政党,是应该有光明的前途的。就此,梁思成先生心中所瞩已经明朗了,他满怀热情地从此开启了他在新中国的一番作为,当然,他也未能料及后面的种种心路磨难。1949年3月,梁思成根据中共中央关于保护文物的指示组织编制了《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油印成册,广泛分发到准备南下作战的解放军各部。其中的第一项文物项目,就是“北平城全部”。再往后,他和陈占祥先生提出了关于新北京建设大纲的“梁陈方案”,还有,就是北京城墙的存废之争了。这一切的一切,都已渐渐没入历史的尘烟,但他珍视这座古城,把它当作永远的精神家园的情怀,却应该长久地留存下来。
在梁先生过世(1972年)几年后,1977年,国际建筑师协会在秘鲁的利马,召开了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议定并签署了影响世界城市发展的重要文件《马丘比丘宪章》。《宪章》明确指出:“城市的个性和特性取决于城市的体型结构和社会特征。因此不仅要保存和维护好城市的历史遗址和古迹,而且还要继承一般的文化传统。一切有价值的说明社会和民族特性的文物必须保护起来。”这样的认识,实际上已经成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无数城市发展建设的基本指导原则。我们是否应该具有这样的文化意识,梁先生的所思所虑,和为之努力的东西,在今天,在我们心里,还有没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