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文史 >> 文史钩沉 >> 正文
前几天,北京特别冷,有朋友问我,要不要去香山看看,以这样独特的方式,纪念沈从文的110岁生日。香山是沈从文在北京的第一份工作所在地,在那里他认识了丁玲和胡也频,然而他并不喜欢香山,因为那简直缩影了他早年困顿不堪的北漂生活。
1923年,21岁的沈从文来到北京后的第一个住所是前门外杨梅竹斜街61号的酉西会馆,管事的是沈从文一位远房表哥,他才得以搬进会馆白住。因为会馆只提供乡友暂时居住,沈从文不得不另做打算。在农大读书的表弟帮助他搬进了银闸胡同,这所公寓毗邻北京大学红楼。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提倡兼容并包,北大校门向所有人开放,沈从文成为不注册的旁听生。但他仍然想成为一名正式的大学生。1923年秋天,他参加了燕京大学二年制国文班的入学考试,不过却没能遇到赏识他的贵人——英语太差,面试也一问三不知,最终落榜。沈从文对正式入学死了心,他开始写作。
青年每天奔波于会馆和宣武京师图书馆,读书写字,两点一线,本想换取三五元稿费,奈何挣钱不得,却招挤对。每次去报社,门房都要索取一两毛钱小费,那些日月,沈从文是一个不被北京接受的“乡下人”。然而,他投出的稿子,篇篇石沉大海,杳无音讯。但沈从文并没有气馁。因为他心中有坚定的信念:社会改造必须从文学革命开始。可是再美的梦想也难奈身上仅剩的几块钱,仅有的两条棉被。一天,饥饿难忍的沈从文差点就在天桥上参军入伍,因为只要按下一个手印,便可领到饭费。
1924年11月13日那个下雪的下午,在没有炉火的“窄而霉”小斋里走进来了郁达夫,他是沈从文来到北平后,第一个给予温暖的人。
郁达夫那时正在北京大学教书,教的不是文学,教政治经济及史学系统计学,这大多数是因为郁达夫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毕业时拿到的是经济学学位,也多半是为了生计考虑,因为写字确实不足以养活自己,连周树人这样的稿费大户,也正在为了养活一家人而东借西讨。也许因为这样的原因,郁达夫对于正在文学之路上苦苦挣扎的青年,有着许多的理解。当他收到沈从文的求助函,便来到沙滩附近的银闸胡同,见到了颇为艰窘的沈从文。
北京此时已很寒冷,郁达夫进屋后看见屋里并没有火炉,沈从文只穿着两件夹衣,用被子裹着两条腿在桌旁写着。看着沈从文这般瑟缩模样,郁达夫马上将自己的围巾解下,拍拍上面的雪花,围在沈从文身上……这一上午,他们说了许多话。沈从文告诉郁达夫,他到北京来,主要是为了取得一个国立大学的头衔。在沈从文看来,只要能从国立大学毕业,至少以后的生计问题可以解决。沈从文还说到了自己的家庭,说是四五年间没有见到母亲和妹妹了,连她们的生死都无从知晓;他还说到了自己在北京的亲戚,曾担任过很高官职的熊希龄。当然,沈从文并没有想去求他的意思……也许很久很久没有一个人这样听他说话,那天,沈从文对着郁达夫说了很多很多,郁达夫静静地听着,很少说话。在后来的一篇文章里,郁达夫解释道:“我今天上你那公寓里来看了你那一副样子,觉得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时近中午,郁达夫便请沈从文到外面去吃饭。在附近一家小饭馆,两人吃了一餐饭,共花去一元七角多。郁达夫掏出一张五元的票子,付完账后,将剩余的三元多全给了沈从文。一回到住处,沈从文禁不住趴在桌上哭了起来。当天晚上,郁达夫写下了一篇著名的文章,给沈从文,也给所有北漂着的文学青年,这篇文章叫《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
一餐饭、一条淡灰色羊毛围巾、一句“好好写下去”,给了一个在寒冬弥留的游魂一把烧得正旺的柴火,才使得他苏醒过来。沈从文开始以休芸芸为笔名,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了散文《遥夜》。
北大教授林宰平被这个年轻人坚定的信念打动,介绍他到香山慈幼院图书馆担任办事员,月薪20元。沈从文来到香山,他最留恋“听法松”旁的山石,在这里,他和好友董景天、陈翔鹤谈文学、谈人生、谈神仙鬼怪,偶来雅兴,还会从屋里抱出一面琵琶,用刚学的蹩脚手法,弹奏一曲。也是在这里,他结识了胡也频、丁玲,他送他们慈幼院的大白馒头吃,日子虽然苦,却很快乐。
1924年12月,沈从文发表了他的处女作《一封未曾付邮的信》。1925年至1927年,他的作品被徐志摩赏识,频繁见诸《晨报》副刊和《现代评论》,1926年他的小说开始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福生》《更夫阿韩》《堂兄》《黎明》《哨兵》《十四夜间》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作品。但最终,因为发表了两篇讽刺慈幼院的小说《第二个狒狒》和《棉鞋》,得罪了慈幼院教务长,沈从文还是被迫离开了香山,很多年后,他都不愿再踏进香山一步。
1927年,沈从文决定离开北京,前往上海求发展;1928年,当营救胡也频失败后,沈从文也失去了武汉大学的工作。他一边陪着丁玲,一边为未来的渺茫生活担忧。在徐志摩的推荐下,正在上海中国公学担任校长的胡适便请只有小学学历的沈从文来担任讲师,主讲大学一年级“新文学研究”和“小说习作”。
再次回到北京,已经是六年以后。1932年,杨振声、沈从文辞去青岛大学职务,回到北平主持《大公报》文艺副刊。1933年9月,他与张兆和在北平中央公园宣布结婚。婚后,两人住在西城达子营的一个小院里。在此其间,沈从文创作了小说《虎雏》、《猎人故事》、《扇陀》、《如蕤》、《月下小景》、《阿黑小史》、《八骏图》、《新与旧》、《主妇》等,中长篇小说《阿丽思中国游记》、《边城》,散文《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等。他因小说成就而闻名,不再是穷困潦倒的北漂青年,而成为京城最大文艺沙龙——林徽因的“太太的客厅”的座上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