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舞台人物 >> 正文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微博]记者 谢奕娟
当《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小时代》在大银幕上一波又一波地卷起青春狂潮,导演林奕华[微博]的最新舞台剧作品《三国》也带着“青春之痛”的议题走近观众。一时,“青春”成为演艺圈的一个热门议题。
日前,林奕华与台湾作家杨照来到广州大剧院开讲“从《三国》看青春之痛”,并接受了《信息时报》记者的专访。有说“少不读《红楼》,老不读《三
国》”,林奕华却是从50岁以后才开始读《三国》的。而且,跟许多人不同的是,他从《三国》里读到的是“青春”,读到的是“失败”。谈到自己的青春,林奕 华回忆了自己从富家贵公子变成穷小子的成长经历。“青春”一直停留在他创作的议题中,那是因为,这种感觉在他体内还不曾终结。
青春不是外在的
而是内心的
虽然今年带《贾宝玉》到广州重演时才在广州举办过讲座,但这次带《三国》来演出又再次开讲,林奕华表示,其实这次的形式还挺新鲜,是他在内地首次以对谈的形式展开讲座,请来的嘉宾则是自己十分欣赏的台湾作家杨照。
讲座的主题是“青春之痛”,当青春成为许多影视作品争相诠释的主题,林奕华理解的青春又代表着什么呢?他说:“我觉得青春给大部分人的感觉难免
是比较外在的,就是觉得他头发最多的时候,皮肤最好的时候,或者是他肌肉最紧实的时候。但对于我来讲,青春带给我的是一种更美好的感觉,反而是内心的。青
春就是一种纯真、一种脆弱,是一种对于自己的潜能的憧憬跟尝试,把它变成现实的能力。青春代表着一些美好的东西可以有所实现,所以,我觉得青春也预示着一 种情怀、勇气。”
出生于1960年的林奕华坦言,跟现在的“80后”、“90后”相比,他们那个年代的青春,“因为父母其实都经历过战乱、饥饿、贫穷,变成投射到我们身上,多了一些忧郁”,但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应该是在朋友和社交关系上。
“青春的时候最怕孤独,就是需要有一些认同的对象。我们常说,人在青春的时候,朋友比家庭重要,朋友就是你的同学、你的兄弟姐妹。在我们那个时
代,我们愿意为此做很多事情,培养了这种很有趣的人际关系。但今天来讲,因为有很多的交际平台,有了手机、微博、微信,他们的那个青春,跟朋友的关系和定 义,是很不一样的。一方面是在虚拟世界里,无时无刻不在连接,另一方面又往往说不了心里话。所以,朋友,对今天的人来讲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电影是晒青春
舞台剧是思考青春
林奕华在《三国》里要讲的“青春”,跟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小时代》又有什么不一样呢?林奕华说,这些讲“青春”
的电影,除了《小时代》,其他两部他都看了。“商业电影毕竟跟做舞台剧就有根本不一样的地方,它们用的是很多明星演员,而且商业电影永远都是给人制造一种
梦幻,你可以看到,它一定有把青春美化,把它欲望化、商品化,永远都可以放大。如果你说到舞台剧的话,它没有像商业电影的那种长处,可以让一个人的脸变得 那么大,然后全部人都好像在膜拜一样看着他。”
因此,林奕华觉得剧场应该达到的一个功能就是让观众去思考。“本质上,我们做《三国》跟《小时代》等最不同的地方就是我们是来思考青春的,我们 是来思考成功的意义的。我们并不是把青春和成功变成可以被看见、被膜拜,所以,我们一定要有足够的思想内容,才能够让观众在看我们的时候得到更多。”
年轻人应弄清楚什么是真正的成功
跟“青春”捆绑在一起的,不可避免的还有两个词,就是奋斗与成功。但在林奕华看来,“原著《三国演义》中没有赢家,都是输家,这其实是一部充满各种教训的失败之书。”而他排演《三国》,最主要的目的也就是想让年轻人看清,什么是失败,什么是真正的成功。
林奕华对成功与失败的深刻认识,源自于他的成长经历。林奕华是地道的香港人,他的父亲是个成功人士,从小他生活在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住的是一
千多尺(100多平方米)的豪宅,“我有自己的一间睡房、写作业专用的书房,我们家还有一个很大的可以当作游乐场的车库,但是十几岁时,家里突然发生了很 大的变故,我们家要从那个地方,搬到一个300尺(不足30平方米)的地方,我和弟弟要睡上下铺。人生也是在那个时候,第一次见到房间里有老鼠。”
林奕华说,也许按照一个成功人士的奋斗史,他就应该从那个时候奋发图强,让自己重新做回一个体面的成功人士。但是他没有,反而在那个下铺睡了 10年,放弃电视编剧的优越工作,去做民间戏剧“进念二十面体”,在里面卖咖啡、扫地、排话剧,连生活费都是自己的朋友分一半给他的。
因此,林奕华说,他对“如何成功”没兴趣,他想探究的是什么是真正的成功。而讲座中作家杨照则提示,如果观众能够带着“什么是大家眼中的成功,
什么是自己眼中的成功”这个问题去看林奕华的《三国》,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在杨照看来,林奕华的作品,“里面有很多东西不是要你看,不是要你感受,而是
丢问题让你思考。你看到了什么不重要,而是你自己在心里面完成了这出戏。因此,我也理解了为什么他要改编名著,名著的普及让戏一开始就有了底层,因此演出 一直有两个层次,是一边演戏一边在评论。”
做“青春”题材是因为内心永远青春
从《在西厢》、《贾宝玉》到《三国》,林奕华所探讨的无一不是与年轻人相关的话题,舞台上下,青春的气息涌动,尤其青春靓丽的“十二金钗”更成为演出一
大看点。无论从年轻的样貌,还是气质上,53岁的林奕华给记者的感觉也似乎永远不老。对此,他坦言,他之所以要谈“青春”,正是因为这种感觉在自己内心从 未终结。
“我的工作应该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在思考年轻人如何去找寻自我,所以本质上它永远都跟成长有关,正好,我们又是一个成长有困难的时代。因为大家都 害怕责任,都害怕付出,大家都觉得如果有人为我付出的话,我情愿被爱。我们都嗜爱,但是我们又缺少爱,这种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面没有被拿出来探讨。”
所以,林奕华的工作根本不可能离开“青春”这个主题,“如果我早已经失去了这方面的感应能力,我就不会对这个东西有兴趣。既然有兴趣,我每天接 触到的这些问号,它会让我继续。比如说我跟一个年轻人,小我二三十岁的人对话,还不至于说不下去。我觉得我们之间可以找到一些地带,是可以互相去溜溜冰 啊、滑滑雪啊。”
甚至于,每天围绕在他周围的,也几乎都是年轻人。“在我年轻的时候,接触到的反而都是比我年长很多的人,到我二十几岁之后就开始跟和我差不多或者小的人一起工作,一直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