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文史 >> 文史钩沉 >> 正文
三国时代有个后现代潮人,曹操称酗酒误事,要颁布禁酒令,他说,美色更误事,那就该禁止人类做爱和结婚?曹操以孝治天下,他说:干吗要孝敬亲爹?他不过是为了发泄性欲。亲娘也谈不上伟大,不过是个容器,东西都出来了,还要给容器写感谢信吗?曹操实在看这人不爽,以不孝的名义杀了他。忘了说,这人是曾以四岁让梨的事迹而感动中国的少先队员—孔融。
天生的脱口秀主持人历代文人开会,张爱玲上台演讲,题目是“出名要趁早”,坐在VIP席位的孔融不厚道地笑了。
论出名,据说古人之间流行一个最简单的判断原则,那就是,登上小学语文教材才算真的红。
论趁早,孔融4岁让梨,感动全国,司马光本来不服,但他砸缸时已7岁高龄,输了。
让梨时,孔融还来点注解:我是小孩,按规矩应该拿小的。
他红了,成了年度吉祥物、道德新模范。作为孔子的二十代孙,他的出身够正点,而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崇的就是长幼有序、温顺谦恭,他的成名,是一种必然。举国上下掀起了孔融造神运动,电视、广播、网络全部祥林嫂附体,24小时滚动讴歌。
基本上,三国时代,广大人民哪怕去超市买袋盐、上班搭个地铁、去发廊洗个头,耳边环绕的都是杰出幼儿孔融的先进事迹。孔融巡回各地演讲自己让梨前后的心路历程,孔妈妈趁热打铁推出育儿书,讲述自己如何把一颗受精卵调教成崇高的小孩。
享受到巨星待遇之后,孔融完全明白了公众爱的就是爆点。于是,10岁时,他做了一次漂亮的大型自我营销。
大名士李膺很荣幸地被他选中了。李膺喜欢在自家豪宅搞名人沙龙,而且够跩,非名流或世交不得入内。孔融牛啊,自称跟李家是世交,大摇大摆进去了,李膺困惑了,这小子谁呀,来混吃混喝的?孔融说:“我的祖先孔子和你的祖先李老君(老子)曾是师友,我们当然算世交了。”
多渊博啊、多睿智啊,大家鼓掌。
有个叫陈韪的太中大夫来晚了,听了旁人的转述,冷冷评价: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孔融立即反驳,想必这位先生小时候一定聪明绝顶喽!
这急智、这思辨、这气势,简直是吴宗宪、郭德纲级别的,李膺夸他“高明必为伟器”。按照东野圭吾的阴暗推理法,或许要问,陈韪是孔融请来的脱口秀搭档吗?
13岁,孔融的父亲逝世,他“哀悴过毁,扶而后起”,再度入选年度孝子楷模。
16岁,他哥哥孔褒的朋友张俭因得罪宦官被通缉,投奔孔家,孔褒不在,孔融让张俭留宿。结果事情败露,兄弟二人和孔妈妈“一门争死”,朝廷发话了,让孔褒抵罪。《后汉书孔融传》在这里接了一句,“融由是显名”。
到此,孔融成名四部曲完成。当哥哥孔褒走向断头台,孔融则成了忠孝仁义的代言人,道德光环“刷刷刷”地飞来,权力地位也随后赶到—他成了猎头们的抢手货,各地都请他当官。
他拒绝了。
难道是嫌官职太小?
直到司徒杨赐请他出山,他才欣然上任。杨赐派他去拜访新晋大将军何进,对方门童不懂事,没有及时通报,让他多等了一会儿,孔融怒了。耍大牌这种事,应该是他自己的特权,被耍大牌,完全就是奇耻大辱。他转身就走人。何进也不爽啊,你丫狂个屁呀!派剑客刺杀孔融。该剑客够腹黑,说,孔融这么红,杀了他还不如利用他,以礼相待,显得你有雅量又重视贤才。何进不愧是优秀的政客,顺势做了次大度秀,推荐孔融去当更大的官。
不惊世骇俗会死后来孔融到北海郡为相—那是农民起义军黄巾军最爱骚扰的地带。孔融激动啊,“收合士民,起兵讲武,驰檄飞翰,引谋州郡”,争取摆平那帮浑蛋,提升自己的业绩。可战场不听话,完全不按脱口秀舞台的规则来,孔融与黄巾军的交锋,如果拍成电影,就是他的丢脸集锦,只不过是细分成被打得“落花流水”、“屁滚尿流”、“溃不成军”等几种形态而已。经过这次教训,他痛定思痛,职业生涯规划必须重新制定。
根据哀兵必胜原理,孔融开动脑筋,搞了一项重大发明,把从政当表演,化昏庸为艺术—这种风气到两晋南北朝愈演愈烈,以至于舆论倾向统一成:谁游戏官场谁就是牛人,谁勤政爱民谁就是傻逼。简直就是好吃懒做人士的福音。
孔融打仗前先狂喝威士忌。你以为他要主演“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或者“醉卧沙场君莫笑”那种很man的戏码?No,他还是更擅长丢盔弃甲这种戏路,被黄巾军抄了后路,洋相出尽,“不能保障四境,弃郡而去”。
据说,他逃跑的姿势还是蛮酷的。
袁谭携大兵压境,“流矢雨集,戈矛内接”,本来是战争片,他却搞成MTV,忙着拗造型,气定神闲地看书,谈笑自如,假装什么事都没发生。
很有型吧?他以为是cos周瑜,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确实灰飞烟灭了,只不过主语变成孔融自己。他仓皇逃窜,老婆孩子却被俘虏了,可怜他的家人,为艺术而献身。
而孔融自己演得还挺high。
有时他演暴君。有个下属叫氏仪,孔融心血来潮,突然觉得这姓氏太反动,“氏”是“民无上”,应该改姓“是”才对。下属敢不改吗,不改就成了犯上作乱。孔融这新颖的思维大大启发了清朝文字狱,比如雍正皇帝火眼金睛,能从“维民所止”中看出是“雍正无头”,因此大开杀戒。
因为租赋账目不清,孔融一天之内处死五个督邮,超有效率。对待一个心腹,爱他时把对方当儿子,恨他时就要直接砍人,太真性情了—磨刀霍霍时,邴原站出来质疑他乱来,这次孔融终于理屈词穷,开始耍赖,说自己不过是开个玩笑,怪邴原没有娱乐精神。邴原追问,怎么能拿别人的生命开玩笑?可是孔融内心或许想说,不拿生命开玩笑,怎能显得老子与众不同,怎么能让世人加大对我的膜拜力度呢?
有时他演情圣。有个叫甄子然的孝子,不幸早夭,孔融虽然没见过他,但不妨碍孔融突然生出了对他的狂热哀思,不断为他“配食悬社”,活生生是三国版《人鬼情未了》。而蔡邕夸过孔融,蔡邕死后,孔融因思念过度,模仿言情小说男主角,抓了一个长得有点像蔡邕的士兵来喝酒,睹脸思人,深情吟诵《诗经》中的句子,“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型”,那情状,活生生马景涛附体。
任性、自我、刻薄、装逼、反应快、口才佳、情绪化、人来疯、强词夺理、不惊世骇俗会死—这样的孔融,如果乖乖当一个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如同周立波,喝喝咖啡抄抄网络段子,闲来在微博上咬咬人,该是多么低碳环保,又不乏娱乐精神,可以被万千网民当宠物养。孔融偏偏不。
他杀了劝他接纳袁绍、曹操的左丞祖,但没过多久,为情势所迫,他还是寄身于曹操。左丞祖也是,有些事,上头可以做,你不能说,这点简单的道理都不懂。
神经质推荐神经病孔融和曹操,完全是一对反义词。出身上:一个高贵正统,圣人之后,牛逼闪闪;一个邪门歪道,“宦阉遗丑”,身世猥琐。政见上:一个尊崇汉室传统;一个要取刘氏而代之。行事态度上:一个刁蛮任性、哗众取宠;一个是“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但曹操需要孔融这个大名士来装点门面,所以一忍再忍。
哪怕孔融给曹操推荐了祢衡这个不靠谱的愤青,曹操也没有发作。
祢衡有点文采(写的《鹦鹉赋》颇得李白推崇),恃才傲物、愤世嫉俗、唯我独尊,孔融对他颇为迷恋,将世上最重磅的褒义词统统打包,献给他—很多时候爱一个人,是因为从对方身上看到了自己,爱人不过是自恋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就像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有一幕是朱丽叶在宴会中见到了罗密欧,她说,啊,我见到了我自己。
祢衡是知名毒舌派,讥讽曹操的猛将荀彧长得“仪容端方”,可以借他的脸去吊丧。他和孔融把刻薄送给外人,把吹嘘献给自己,一个是“仲尼不死”,一个是“颜回复生”,拿肉麻当有趣。祢衡在世上只喜欢两个人,孔融和杨修,喜欢他们的方式是亲自当他们的父亲,把大自己20岁的孔融称为大儿子,把小自己两岁的杨修称为小儿子。
语言恶毒点、行为乱套点,都可以四舍五入当优点,但问题是,祢衡一旦耍起个性来就太失控了。如果说孔融只是神经质,那么祢衡就完全是神经病。
孔融每天在曹操面前循环推荐祢衡,吹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曹操给他面子,决定见一见。但祢衡不配合呀,对曹操冷嘲热讽,态度嚣张。曹操让他当鼓史,当众表演,但祢衡不穿制服,疯狂演奏重金属音乐,被负责礼仪的官员呵斥。于是,雷人的一幕来了—祢衡当着曹操及众人的面,把自己脱个精光,脱衣舞男都没他神色自如,不愧是重口味的摇滚青年啊!曹操自嘲道,本想羞辱祢衡,没想到被祢衡羞辱了。
连孔融都觉得祢衡玩过头了,让祢衡去道歉。曹操很高兴,准备接见他,结果祢衡穿着麻布粗衣,手持三尺大杖,以泼妇骂街的姿态,展开以曹操为主题的长篇谩骂秀。曹操怒了,说,我杀你如同杀一只麻雀或者一只老鼠那么简单!但他没杀—为什么?就像荣格说的,很多被现代认定为精神病患者的人,在过去往往还能得到特殊礼遇,因为他们反常的精神状态,恰恰被视为不同寻常的证明。祢衡极端自恋又极端自卑,可以轻视天下任何人,却容不得别人对自己一丝一毫的轻慢,典型的人格障碍,但他在三国时代还小有声望。后来曹操用了个传统招数,借刀杀人。
祢衡的死没有让孔融产生任何一点危机意识,相反,曹操要杀杨彪时,孔融还威胁说你如果杀杨彪我就不当这个官了。曹操作罢,孔融发现,这丫果然是怕我的,就更加肆无忌惮了。
性格缺陷决定命运孔融完全把跟曹操唱反调当成人生主要兴趣爱好了。
曹操攻破邺城,跑到袁绍墓前祭奠,还“哭之流涕”,同一时间曹丕则马不停蹄地强占了袁绍的儿媳妇甄氏,当袁绍的儿子是死的。父子二人实在是相映成趣。甄氏也牛逼,让曹操、曹丕、曹植三人为之坠入情网,曹植还为她写了《洛神赋》,全是废话,但正是这些废话,证明了甄氏在曹植心中的超然地位。对于这桩丑闻,孔融的正义感不定期发作,他给曹操发了条短信,说:“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
智商情商皆一流的曹操居然没看出是讽刺,问孔融这是用的什么典故,很新鲜啊。孔融说,以现代人来推断,古代应该是这样的。据说曹操学习了批量脏话,以浇胸中块垒。
曹操征讨乌桓大胜,孔融大杀风景地嘲讽他欺负弱小,宛如土匪。
曹操颁布禁酒令,这让“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的孔融怎么活?孔融写信给曹操,大喊:我反对!曹操回复他,夏桀、商纣因酒而亡国,所以我们要吸取教训。孔融杠上了:那当年徐偃王因为滥行仁义而亡国,燕哙因为谦让而亡国,鲁国因为崇儒而损害了国力以至亡国,夏、商两朝亡国因为女人亡国,那我们是不是该把仁义、谦让、儒学、婚姻等统统一并戒了?
最后,孔融直接戳穿曹操真正的动机,无非是节省粮食,以备军用(你明明想篡权,哪里是怕亡国)。
谁喜欢总是听反对自己的声音呢?受虐狂除外。差别只在于普通人听了只能默默地掏出小本本,在对方的名字上画个叉,而皇帝可以直接干掉他来个痛快。连范晔这个对孔融多有偏爱的人,在《后汉书》里也评价孔融在这次论争中“发辞偏宕,多致乖忤”,已经逾越了曹操为他设置的容忍底线,杀他是毋庸置疑的。
像孔融这样高调的话痨,找点把柄简直易如反掌。他曾经鼓励人们在饥荒时,如果只剩一个面包,而自己的老爸不可爱,不妨把这个面包送给素不相识的路人甲,让老爸饿死算?。他还说过,父亲对子女有什么恩惠可言?他的本意只不过是发泄情欲罢了。母亲对于子女来说也谈不上多伟大,好比一个盛放东西的瓦罐,子女生下来就如同东西从瓦罐里倒出来,难道还要给瓦罐写感谢信,侍奉瓦罐终老?
这些话,在21世纪的大众看来都够出位,更别说是在以孝治天下的曹魏时期,简直是体贴地为曹操杀他制造理由。于是,曹操为推崇忠孝的孔子的后人制定了罪名—不忠不孝,理直气壮地杀了他。
李敖评说“孔融的遭遇,是乱世中一个真人的悲剧”。其实这一次,乱世也许被冤枉了,孔融的悲剧是他自己的性格悲剧,确切地说,是性格缺陷决定命运。
他的攻击性太强,见谁灭谁,不依不饶,这样的路线,在官场上只有死路一条,跟罗伯特?格林的《权力的48条法则》背道而驰啊。这本连美国监狱里的罪犯都爱看的全球畅销书,深情规劝大家,想赢得权力,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情绪会遮蔽理性……愤怒是情绪反应中破坏性最强的……如果你想要毁灭曾经伤害你的敌人,最好的办法是假装友善而不是表现愤怒,让他毫无戒备。爱和感情同样具有潜在的破坏性。
它会使你盲目,不论在什么情况下,绝对不能让爱与愤怒影响你的计划和策略”。
哇哦,权术真是个技术活,高级政客都是影帝影后吗?孔融演技不好,城府不够,又离经叛道。如果他的叛逆更有逻辑根基,那简直就是后现代潮人一枚了。可是,就像王菲说的,为了什么而叛逆很重要,不清楚方向的叛逆没有意义也没有力量。(文/咪蒙)
原标题 [四岁让梨的孔融为何最终被曹操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