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文史 >> 文史钩沉 >> 正文

胡愈之与蔡元培共推世界语的传播

//m.zimplifyit.com 2013年08月08日15:23 来源:人民政协报 王学亮

  构建新的民族文化语言,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课题。文字改革运动的大众化、拼音化、拉丁化主张,与世界语的特点和理想相通。作为中国世界语的先驱,胡愈之与蔡元培一样,一生都在追求“从语言的统一,以求得人类的安宁与平和”的理想。

  世界语是源于印欧语系的人造语,它吸收各种语言的共同性合理因素,简便易学。创始人柴门霍夫把它取名为Esperanto,意为“希望”,期冀这种国际辅助语能增进民族间的了解和友谊,带给世界“新的希望”。

  蔡元培认为中国与世界沟通,“以世界语为最善”。1907年,蔡元培在德国自学世界语。1912年,担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曾下令全国师范学校把世界语列为选修课,使传入中国不久的世界语取得合法地位。1917年,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后,聘请孙国璋在北大教授世界语。胡愈之受同乡前辈蔡元培影响,1913年作为浙江上虞春晖学堂“进修生”,从读于蔡元培的同学和连襟薛朗轩校长门下时,就以“函授”方式学习世界语。1917年1月,胡愈之撰写《世界语发达之现势》一文,系统介绍世界语的发生史,倡导普及世界语。

  随着“五四”新思潮的传播,秉承平等、进步理念的世界语,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1920年,胡愈之等发起成立上海世界语学会。1921年第7届全国教育联合会议,通过由蔡元培提出的“将世界语列为师范学校课程的议案”,后来,蔡元培等成立北京大学世界语研究会,创办北平世界语专门学校。

  1921年,前苏联著名盲诗人、进步作家爱罗先珂流亡到上海。日本世界语工作者写信给上海世界语学会负责人胡愈之,要他给予照顾。经胡愈之与鲁迅共同介绍,蔡元培聘爱罗先珂任北大世界语教授。1924年8月,蔡元培出席奥地利维也纳第16届国际世界语大会,深感“世界语是促进世界大同的有力工具”,“中国人用世界语,可以促进中西民族的互相了解。”回国后,在蔡元培的主持下,成立世界语编译委员会,翻译出版世界语书籍。

  蔡元培为世界语在中国的初期传播作出重要贡献,而胡愈之陪伴世界语70多年,是世界语在中国“最持之以恒的推动者”。1951年3月,成立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在逝世前,胡愈之一直担任该协会理事长。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