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文史 >> 文史钩沉 >> 正文

《西行漫记》诞生于北京胡同 斯诺曾住崇文门内

//m.zimplifyit.com 2013年08月13日10:53 来源:北京日报
图为上世纪30年代斯诺在盔甲厂胡同居住时留影。 (资料照片)图为上世纪30年代斯诺在盔甲厂胡同居住时留影。 (资料照片)

  “我在中国的七年中间,关于中国红军、苏维埃和共产主义运动,人们提出过很多很多问题。热心的党人是能够向你提供一套现成的答案的,可是这些答案始终很难令人满意。他们是怎么知道的呢?他们可从来没有到过红色中国呀。”

  77年前的深秋,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北京租住的小院里写下了这句话,为《西行漫记》开了头,也让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首次完整出现在西方视野之中。昨日,多位研究斯诺生平的专家证实,这部巨著的诞生地,就在如今北京站东的盔甲厂胡同内。虽然原有建筑物已在50多年前被拆除,但多位专家提出,此处对于中国革命史仍有较大意义,可以考虑设为“著作地”(作品诞生地)。

  《西行漫记》诞生地

  史料显示,斯诺自1928年来到中国后,曾经旅居北京5年,并在1935年10月至1937年11月租住在盔甲厂胡同中一处属于教会的四合院里。

  “1935年秋天,……斯诺和海伦又把家搬回到城里,租住在崇文门内的盔甲厂13号……这座仿英国普林式的房子,占地六亩,院内有马厩、网球场和一座周围镶有玻璃的亭子。”——专门研究斯诺生平的学者丁晓平在其著作《红星为什么照耀中国》中写到。这提供了寻觅当年斯诺居住地的有效线索。

  昨日,一位专家指着北京站东侧胡同中的中安宾馆说,这就是斯诺当年所租四合院的原址。可中安宾馆的地址为盔甲厂胡同6号,门牌号码完全对不上。

  “本市胡同的门牌号码在新中国成立后曾经有过调整。20世纪30年代前后,东西向胡同排门牌号的办法,是从东北开始排列,到胡同最西再从南侧排号;而上世纪60年代以后,虽然仍是从东向西排号,但其北侧都为单号,南侧都为双号。”一位老北京习俗学者说。

  而中安宾馆出示的房产证和测绘图上显示,如今中安宾馆所在的盔甲厂胡同6号,就是1957年以前的盔甲厂13号、14号、15号用地。

  已经搜集到的50余张照片显示,1936年6月,斯诺从盔甲厂13号出发,“去西北采访红军及其领袖们。”当年10月底回到这里时,就开始写作《西行漫记》。1937年4月,他当时的妻子海伦从这里出发,冒着生命危险奔赴延安,为《西行漫记》收集急需的材料,为她的《续西行漫记》采访、拍照。

  “一二·九”运动的孵化器

  斯诺对于中国革命来说,不仅只是《西行漫记》作者这么简单;而原来的盔甲厂13号,也并非只有“名著著作地”一层身份。

  “一二·九运动前夕,许多爱国进步学生常去斯诺家。黄华、陈翰伯、姚依林、黄敬等都是他家的常客。”原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黄华的夫人何理良说。

  一张老照片显示,“一二·九”运动中最先进行抗日演讲的陆璀,在斯诺家的院子里抿着嘴笑得正甜。

  去年年初,为了印证此事,中安宾馆总经理郝光宁甚至去拜访了已98岁高龄的陆璀。

  “她当时已经有些健忘,聊天时突然会问我们是谁。可一说起当年和斯诺的交往,以及如何发动的‘一二·九’运动,整个人条理清晰,眼神都有光彩了。”郝光宁说。

  斯诺与安娜·路易丝·斯特朗、艾格尼丝·史沫特莱曾经被并称为“3S”。1984年,我国曾专门成立“中国3S研究会”,后改名为“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研究会提供的史料显示,“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时期,很多学生运动领袖们的请愿书、宣言、声明、传单等文件,就是在这里讨论、起草、翻译、油印和保存的。

  在这里,斯诺夫妇还完成了左翼作家短篇小说集《活的中国》一书的翻译定稿工作,把以鲁迅为首的左翼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第一次介绍到西方世界。在这里,斯诺夫妇创办了著名的英文杂志《民主》。

  专家建议设立“著作地”

  中安宾馆的墙上,挂着那张由斯诺拍摄的堪称经典的毛泽东红军戎装照,照片上毛泽东帽子和衣服的颜色并不完全一致,帽子是为了拍照临时向斯诺借的。在斯诺逝世后,那顶帽子由其家人回赠给中国,现珍藏于国家博物馆。

  可在2011年以前,中安宾馆的员工,也不知道自己和斯诺踩在同一片土地上。

  2011年,美国斯诺纪念基金会主席詹姆斯·希尔等一行三人,来华进行长城文化考察活动,恰好预订了中安宾馆的房间。而当他们入住后,才得知这就是当年的盔甲厂13号所在地。这个无意间的“有缘相会”,使他们喜出望外,无比兴奋。

  随后,中美双方的考证活动在多条线索上展开。斯诺的家人提供了更多可参考的书面、图片文件,而中国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陕西斯诺研究中心在国内搜集了多种材料,最终才确认中安宾馆东侧楼所占之地,就是斯诺当时的寓所旧址。

  中国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多位专家建议,将此地设为斯诺故居、旧居或者居住地旧址,还可以考虑设点成为革命教育基地或者“著作地”。

  “目前认定故居的标准仍不够清晰,也直接导致本市已经被认定的名人故居仍旧只是少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如今的中安宾馆里,还挂有斯诺妻子海伦绘制的一幅院落平面图。对于是否认定故居、旧居有一条基本原则,就是这个地方原有的建筑物还在。由于斯诺租住的四合院,已经在1957年前后被买下并重建其他建筑,因此原有的建筑物、庭院都已经消失殆尽。

  这位负责人说,本市正在开展调研,对一些著作处进行调查,但这些著作处调查完成后如何利用、如何保护,尚没有具体结论。

  “说实在的,我们也不知道现在应该怎么保护。只能多收集一些照片,让更多人知道这里曾经是一部伟大作品的诞生地。”中安宾馆副总经理李新欣说。(记者 耿诺)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