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秦岭《在水一方》研讨会 >> 正文

周学文:在作家深入生活现场会暨《在水一方》作品研讨会上的讲话

//m.zimplifyit.com 2013年08月18日16:35 来源:中国作家网
周学文周学文

 

  尊敬的高洪波副主席、白庚胜书记,

  各位作家、评论家,同志们,朋友们:

  下午好!

  今天,我们济济一堂,在历史悠久的“塞上小江南”——宁夏平罗,在巍巍贺兰山与滔滔黄河水相接相望之地,共同研讨作家秦岭的纪实文学作品《在水一方》。受陈雷部长的委托,我代表水利部对这部以水和农民为主题的优秀纪实文学作品的问世表示热烈祝贺!向远道而来的各位作家评论家表示诚挚的欢迎!并对长期以来关心水利、支持水利的文学界和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物质像水一样,与人类生存发展关系如此密切,不可缺少,又不可替代。纵观历史,人类古老文明最初都诞生于著名的大江大河流域,黄河流域就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治水传统,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中国水利发展的历史,如果从大禹治水算起,至今已有4000多年。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华民族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治水兴水的历史。由于我国面临的水问题特别严峻复杂,面临的治水任务特别繁重,所以我国的水利建设成就也特别巨大。

  水,泽被着天下苍生,也滋养着中华文明。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认识水、治理水、开发水、利用水、保护水的过程中,不畏艰难,顽强拼搏,创造了许多人间奇迹,也留下了与水有关的丰富精神产品。应该说,历史上水与文学、文学与水始终具有不解之缘。水引发了古圣先贤许多充满智慧的哲思。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说的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滋养万物而不争名利。孔子“见大水必观焉”,发出“逝者如斯乎”的慨叹。从“大江东去”,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句名篇,水引发了历代诗人无尽遐想。在“文史不分家”的时代,司马迁的《史记•河渠书》、郦道元的《水经注》、《徐霞客游记》,追本溯源,把中华江河水系书写得汹涌澎湃,很多都是江河之绝唱,千古之名篇,这是一个伟大而古老民族沧桑岁月的水利见证。还有像白居易、范仲淹、苏轼等许多古代的著名文学家,本身也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水利专家。他们的治水业绩名垂青史,他们写下的许多与水利有关的诗词歌赋、锦绣文章至今为后人传诵。

  今天,随着国家的兴盛和社会的发展,水利的内容更加丰富,但同时,我们面对的水问题也更加复杂,这也让社会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水利对于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和重大战略意义。水利事业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在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的强有力的推动下,水利事业进入了一个划时代的历史阶段。一是中央对水利的认识高度和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党的十八大又把水利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二是水利建设的投资规模前所未有。中央明确提出,从2011年开始,未来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要比2010年高出一倍,平均每年达到4000亿元。2012年,水利总投资达到4303亿元,其中中央投资达1623亿元,再创历史新高;三是国家对水利的政策支持前所未有。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中央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促进水利发展的政策措施;四是全社会治水兴水的热潮前所未有。在中央的号召下,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纷纷出台政策、加大投入,社会各界治水兴水热情高涨;五是涉及民生的水利建设规模和速度前所未有。全国每年解决6000多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目前已解决3.4亿农村居民的安全饮水,有望“十二”期间得到基本解决。

  从江河综合治理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从防洪保安到抗旱减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新时期的水利人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献身精神,已经和正在抒写着一部中国当代的治水史诗,也给当代文学提供了丰富多彩和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给当代作家提供了可以大显身手的创作园地。

  近年来,已经有不少作家,从精神传承的意义上接续前人对江河水利的书写,以新的视角诠释新时期治水实践,担当起当代中国水利叙事的重任。水利行业有着许多令人肃然起敬的人物,有着许多感人肺腑的事迹,时代呼唤更多的作家,关心水利,深入基层,抵达水利建设的第一现场,挖掘真实素材,以优秀的文学作品来展现水利工作者的思想与情感,展现水利工作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作用与意义,让社会深入了解现代水利,了解当代水利人。本次所研讨作品的作者秦岭就是这样一位心系水利的作家。从2012年5月开始,他冒着酷暑,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历经半年的实地调查,走访了贵州、云南、陕西、宁夏等7个省(自治区)的200多个曾经饱受缺水之困的农村、社区,掌握了丰富的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第一手”素材,也激发了秦岭发自内心的创作热情。平罗就曾是留下他采访足迹的地方。

  《在水一方》作为我国首部全面反映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纪实文学作品,深刻揭示了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历程和划时代的深远意义。作者以感同身受的体察,亲历了缺水地区群众对水异乎寻常的情感,以震撼人心的真实故事客观记录了人饮工程实施前后的巨变,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实施的历程写得真实鲜活、深刻感人,彰显了党和国家对民生的高度重视。《在水一方》体现了现实主义题材文学作品真实性与艺术性的融合,使作品的“魂”与“体”统一于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品不仅使水利系统干部职工深受感动,同时还得到了中国作协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充分肯定,引起多家社会媒体的关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社会效益。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文学是文化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古人说“文章千古事”、“文以载道”,文学一直以来都担当着启迪民族心智、震撼人民心灵、支撑社会脊梁的重任。每一个文学家和每一部优秀作品都应是一个社会的心灵导师,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当前我国水利事业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治水实践丰富而多彩,借此机会,我代表水利部向广大作家朋友们发出诚挚的邀请,希望你们继续关心和支持水利,深入火热的水利工作一线,以真实客观的视角阐述我国现实的国情水情,唤起全民的水忧患意识和水危机意识;以高屋建瓴的思考弘扬可持续发展治水理念和中华水文化;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关注民生水利的点滴实践与改变;用力透纸背的文字记录与书写水利改革发展的每一履足迹,以作家特有的社会担当和人文关怀创作出符合时代特色的水利文学精品佳作,收获文学创作和水利改革发展的“双赢”硕果!

  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