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一个立得起来的影视剧本,其“影子”总要折射出文学的魅力,也可以理解为“剧作即文学”。因此在评价影视剧本创作时,理应把尊重文学创作规律作为切入点,而文学写作向来崇尚个体认识与判断,写作基本上是个“个性化”的活儿,由此才可能写出剧中的“这一个”来。
当下,影响影视剧本创作质量有诸多原因,但是对剧本的“群言”可能是较为重要的原因。近日,在中国电视剧编剧委员会召开的编剧论坛上,与会的编 剧专门就电视剧本的写作模式进行了探讨,会议认为当前国产电视剧的创作方式主要有“自主创作”、“委托创作”和“联合创作”三种。有人直言,自主创作的剧 本将要经历导演、领衔主演、投资方、管理部门和播出方的一系列“审判”,未知数大,风险亦太大,成功率很低;委托创作无异于“命题作文”,必然会出现遵循 商业操作的弊端;较为安全保险的则是“联合创作”。
多人联合编一出若干集长剧的方式,说白了就是对剧本的“群体发言”,编剧的群言现象看似重视剧本创作,但从剧本的创作规律来看,这种创作模式实 则为“一个孩子几个爹”,是一种群思群言的拼装,害多利少。在文学创作中,虽然不能否定群策群力的作用,但几个雕刻家去雕刻一个典型人物和故事,“众志” 却不一定“成城”,分工合作的创作往往对剧本的整体性造成断裂。现在影视作品讲不好故事,剧情不流畅,还有拼图化和小品化倾向,都与编剧的“群言”现象不 无关系。我们从大量的影视剧作品中不难看出,多数作品缺少对现实的深度开掘与人生思考,对个体生命情感体验的书写也日渐淡化、退化。但令人忧虑的是,编剧 的群言创作模式不仅现在比较普遍,而且还被某些编剧家预言,是未来影视剧创作的大势所趋。
剧本创作不是工业复制品,乃是不同剧作者基于不同的家庭、社会、文化、年龄、经历等背景,作为独特生命个体的感受与内心对照并最终孕育出的文 字,其本质是文学创作。“剧作就是文学”,《文艺报》曾就此作为专题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得到许多剧作家的响应。无论是小说还是影视剧,刻画、塑造人物是 其核心和灵魂,编剧的“群言”现象尤其不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剧作家往往是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积累中获得素材,从熟悉的生活素材中提炼主题、刻画人物、选 取细节。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渗透出自己对人生、对社会、对个体生命的心灵体验与思考,剧本的完成就像经过“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无论你为何 人,此刻再关心着急也只能尽照顾之责而无法替代。剧本创作一旦落在笔尖,便是其孩子,而世界上没有一个孩子是完全相同的,诞生的人物一定是不可雷同的“这 一个”,这恰恰是文学、剧作的魅力之所在。
剧本写作本身就是一种个体化的劳动,试想几个人先是你一言我一语地一起侃剧本,动笔后再你一段我一段地凑剧情,再加上写作之前、之中、之后,免 不了出品方要加这个情节,导演要加那个人物,制片人要加某段恋情,播出方要加……这不像是写作,倒像盖房子、装修房子的建筑工程,这样出来的本子,肯定会 破坏故事的思想性,更难保证其整体性。如此诞生的人物还会有连贯的血脉吗?剧中人物也难以形成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其情感和生命轨迹的展现很难做到一以贯 之。
由于剧本“群言”使剧作家的个性展示被淹没在工程化的“建筑”中了,所以现在的影视剧作品风格都差不多,已走进了模式化的怪圈。看看成功的电视 剧便知,广受好评的英国电视剧《唐顿庄园》的编剧是由朱利安·费罗斯一个人担当的;一些经典韩剧,其剧本创作也是单枪匹马;当年的《大明王朝1566》, 如果是一群作者笔下的剧本,还会是剧作家独到思考的那段历史吗?
一个人的生活经历直接影响他的创作,个人对生活的认知与对生命的体验、生活的感悟应该是共性寓于个性之中,艺术家的想象力及虚构能力也千差万 别,个体对生命对社会对时代对世界都有着不同的感受和顿悟,有着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创作视角,只有丰富多彩的不同人生汇合起来的文学人物,才会呈现出文学艺 术创作的蔚为壮观。
因此我以为,剧本的“群言”现象很值得一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