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文史 >> 文史钩沉 >> 正文
- 钩沉
邢超认为,晚清社会在西方文明袭来的时候,表现出保守、顽固的态度,这是晚清“倔强”的主要表现形式。书中揭示,甲午战争的主要罪魁祸首,正是光绪的老师,以“清流派”领袖自居的翁同龢。
在李鸿章组建北洋水师的过程中,清廷答应每年下拨400万两白银的海军经费。但是,这笔钱常常被翁同龢克扣(编者注:李鸿章曾经弹劾翁同龢的哥哥翁同书)。翁长期任户部尚书,执掌财政大权。李鸿章对此无可奈何。另一方面,清廷财政确实入不敷出。
1894年7月14日,日本照会清廷总理衙门,发出强硬的照会,清流人物,纷纷慷慨陈词,力主战议。
李鸿章和“清流派”呈水火之势,主要是因为清流人物不知北洋水师的真实实力。这种状况的出现,也可以说是李鸿章一手造成的。
晚清的社会充满倾轧和蒙蔽,作为北洋海军和淮军的“大家长”,李鸿章在和平时期“只报喜,不报忧”,袒护手下人,到了战时再强调北洋水师军力不济,便难以自圆其说了。此前的7月4日,御史褚成博在奏折中就这样说:日本国小,实力不会强到哪里去,这是人所共知的。我国讲求海防已经有三十年了,成立海军也有七八年了,皇上在今年四月的谕令中称赞李鸿章督率北洋海军取得很大成绩,准备予以嘉奖。看到这些,我们都以为北洋海军镇守本国海疆是没有问题的,可是面对一个小小的日本,李鸿章却不敢应战,还要求助他国。对照他早先在奏折中所说的大话,他该做出怎样的解释呢?
“主战派”的态度日益坚定,气势日益喧嚣,使光绪帝倾向主战。7月14日后,慈禧太后也转而主战,她下发懿旨,要求对日“不准有示弱语”。同一天,清廷下达谕旨,严厉斥责李鸿章。
早在7月4日,李鸿章已经上奏折,说明北洋方面军力不济。由于中日形势所迫;士大夫们的激动与无知;以及李鸿章和以翁同龢为首的“清流派”之间相互争斗已经非止一日,双方积怨已深,“清流派”欲借中日战事打击李鸿章。
翁同龢的得意门生王伯恭记述过这样一件事情:翁同龢极力主战的时候,王伯恭与他辩论,翁同龢抛下这样一句话:“吾正欲试其良楛,以为整顿地也。”也就是说,翁同龢是要借中日战事检验北洋军力的成色,以寻找借口对其整顿,借以打击李鸿章的淮军集团势力。甲午战争惨败之后,大清国跌入深渊。而光绪后来也改变了对待老师翁同龢的态度。
(据《致命的倔强》288-290页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