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经典作家 >> 生平研究 >> 正文

回忆恩师洪深先生

//m.zimplifyit.com 2013年08月30日14:01 来源:《上海戏剧》 项奇

  1985年,是洪深先生九十诞辰洪先生是我的启蒙老师, 为了纪念他我写了一篇短文《洪深先生的教学活动》,收集在中国文史出版社的《洪深》专辑中、今觉犹言未尽, 远不能表达我对洪先生的怀念之情。

  我出生于农村一个海员的家庭里, 祖孙三代都在轮船上谋生、大都文化水平不高, 更和戏剧艺术无缘。因父兄在轮船做工之便,全家随船逃难到四川。父亲靠海关的救济来维持生活,为我谋求生活出路, 初中未毕业就送我到重庆的一所私立会计学校读书,时至期末因无钱缴纳伙食费而辍学。同学约我到他家暂住, 恰巧他家住重庆国泰大戏院对面, 他在戏院有熟人可以不买戏票混进戏院看戏那天正上演焦菊隐先生导演的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 由国立剧专演出当然当时我对戏剧全然无知,又是第一次观看话剧。我目不转睛看完了全剧, 我沉醉在剧情中几乎忘记了一切。啊,世界上还有如此迷人的艺术啊!给我的印象太深了,我立即爱上戏剧艺术、决心从事这奇妙的事业, 并立志要报考戏居学校。

  当时抗战已进入高潮, 为了配合反攻培养军队的文化骨干,由张治中将军主持了军中文化工作研究班设有新闻系、日语系、戏剧系三个专业。戏剧系主任由洪深先生担任。招生广告一见报就立刻吸引了许多爱国青年、流亡学生、戏剧爱好者蜂拥而至、云集重庆、报名投考, 在艰难岁月, 该班孚员免缴学费并包管食住, 为了混口饭吃的也大有人在。当时报名投考的竟达千余人,最后只录取约六十余人而我有幸是备取的最后一名我在重庆已呆不下去了, 朋友的接济已经用完,有一天只好在露天茶馆在大树下的长椅上睡了一夜, 因此就鼓着勇气直接求助干洪先生,初见洪先生印象非常深刻,高大魁伟的身材,方正慈祥的面容, 鸟黑的短发, 黑边眼镜中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 那么真诚,坦然。我怯生生地陈述了渴望学习戏剧和目前家庭的处境他非常专注而富有同情心地看着我,倾听着每一句话我才十七岁,我的瘦小、胆怯和洪先生高大、魁伟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立即提笔给我写了一个便条,叫我马上到学校报到,接过便条,一股热流通满了我的全身,我这个备取生第一个到学校报到, 洪先生为我打开了戏剧艺术的大门。

  来到学校,犹如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校址设在重庆歌乐山下的三圣宫。青山翠谷, 小河蜿蜒,恬静秀丽,景色宜人。洪先生为了组织戏剧系教学, 一直和我们住在学校。洪先生办学思想显著的特点是让学生广泛的吸收知识兼收众家所长。学校虽设在重庆远郊的一个偏僻的山村, 但聚集了许多专家名流来校上课,曹禺讲希腊悲剧,马彦祥讲西洋戏剧史, 谷剑尘讲戏剧概论,郑君里讲斯坦尼表演体系,陈白尘讲编剧, 焦菊隐、史东山等著名导演纷纷来校讲学, 真可谓群贤荟萃。

  洪先生亲自讲授心理学、舞台技术即舞台动作技能排演等三门课程, 并排演了根据芭蕾原著改编的《第二梦》, 曹禺的《北京人》两台大戏。

  开学之初, 除必须遵守学校的校纪校规之外, 洪先生还特地为戏剧系制订了约法三章:一、男女生不准单独同行,二、男女生不准一起游泳,三、男女生不准互入寝室。洪先生对这三条纪律做了说明,由于当时社会上对演员的职业普遍存在偏见。而且学校设在农村, 老百姓对我们非常打眼, 容易造成不好的影响。这些规定看来有些过分, 但实践证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洪先生学识渊博, 治学严谨热情洋溢, 诲人不倦, 那些名家讲课他每课必到, 坐在讲台旁边陪同。他的学生郑君里讲课时, 每每当场询问洪先生的意见“是不

  是, 洪先生?”洪先生总是满意地点头称是, 师生关系亲密无间充满浓厚的学术探讨气氛。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