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出版人访谈 >> 正文
“全国六百多家出版社,每一家的特点不一样,优势不一样,依托的资源也不一样,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特点、优势和资源找好定位,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把事情做好,形成自己的出版特色,锻造自己的品牌形象。”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一直坚持走“大教育”之路,把教材、教辅和教育理论著作作为最重要的三个出版方向。目前,该社教育类图书覆盖了中小学教材教辅、高校教材、教师教育、教育学理论、中等职业教育、教育心理、学前教育等各个领域。
“全国六百多家出版社,每一家的特点不一样,优势不一样,依托的资源也不一样,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特点、优势和资源找好定位,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把事情做好,形成自己的出版特色,锻造自己的品牌形象。”谈到出版社“发展道路”的选择,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王焰这样告诉记者。“对于我们出版社来说,最大的优势是依托华东师范大学,在教育类图书的出版方面积累了大量优质资源,推出了很多有竞争力的产品,形成了品牌效应。对一家成功的企业来说,一定要有相当的品牌影响力。一家成功的出版社要让读者想阅读某类图书时第一时间就能想到你,例如读者要读古籍,可能马上会想到中华书局;要读外语学习图书,可能马上会想到外研社;要读一本教师教育方面的书,就会想到华东师大社。”
王焰告诉记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一直坚持走“大教育”之路,把教材、教辅和教育理论著作作为最重要的三个出版方向。目前,该社教育类图书覆盖了中小学教材教辅、高校教材、教师教育、教育学理论、中等职业教育、教育心理等各个领域,近年来又在学前教育方面先行一步,先后推出了“阅读树”系列、“美慧树”系列,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在教育类图书的各个分支领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都打造出了品牌产品,像该社的“一课一练”早已成为广大中小学生首选的学习辅导图书,像创立于2003年的“大夏书系”历经10年打磨已成为中国教师用书的领先品牌,等等。
华师大出版社对学前教育板块的增长寄予厚望,数年前就出版了面向学前儿童的“阅读树”系列,今年进一步推出了其升级产品“美慧树”系列。这个系列包含96本图画书,覆盖了语言、科学、数学、运动、艺术、社会六个方面,分为幼儿园版本和家庭版本。除了图书之外,出版社还开发了配套产品,如相应的学具、玩具,让小朋友们有看、有学、有练,在写写画画中得到锻炼。“除了图书的编写、产品的开发,还需要做好面向幼儿园老师的培训,面向家长的宣传推广,我们会长期地投入力量培育和经营这个项目。”王焰介绍说。
对于国内出版界的格局,王焰表示,近年来各地的出版集团聚拢了更多的资金,也占有了更多的出版资源和发行资源,并受益于地方保护政策,这就使得大学出版社开拓全国市场更加困难。另外,一些出版社通过兼并、重组、融资等手段,规模急剧扩张,而大学出版社走这条道路的可行性并不强。对于大学出版社,比较适合的是走自我扩展、自我分裂之路。王焰告诉记者,几年前该社就将集团化、资本化写入了“十二·五”战略规划(专业化、数字化、集团化、资本化、国际化等“五化”),但具体工作还需逐步地、稳妥地推进。“目前我社一些分社的销售码洋已经过亿,相当于一家小型出版社的规模,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就为未来的集团化打下了基础。假如将来进行股份制改革,相信也会对我们的整体发展有很大的刺激和推动作用。”王焰说。
“另外,对于大学出版社,是否还要强调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也是需要我们思考的。”王焰认为,大学出版社的优势还是在专业出版方面,另外做好学术出版也是分内之事。近年来,华师大出版社出版了许多规模宏大的、文化积累性质的图书,像38卷本《杜威全集》、12卷本《尼耳斯·玻尔集》等,都获得学界一片赞誉。近期,该社出版9卷12册的《中国学术编年》,该书上起华夏民族的传说时代,下迄中国帝制的最后终结,共1000余万言,首次以编年形式对中国学术发展史作了系统梳理。该书启动编撰还是在1980年代中期,历经20多年终于完成,虽然学术价值得到多方肯定,但付诸出版时却遇到了种种困难。这个时候,华师大出版社伸出援手接受了书稿。又经数年修订,该书终于在近日得以问世。
在做好专业出版、学术出版的同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这两年在面向大众的“市场型”图书出版方面也做了一些探索,像去年影视明星陈坤的《突然就走到了西藏》、姜鹏的百家讲坛作品《汉武帝的三张面孔》,像今年的经典文学丛书“独角兽文库”、 吴正亚的《有多远,滚多远》等等,都有不错的反响。不过,王焰表示,华师大出版社不会在投入太多力量角逐畅销书市场。“畅销书可遇不可求,为了打造一本畅销书,往往需要财力、人力的巨大投入,刨除成本之后的收益并不一定很高。另外,我们也不愿意一味迎合市场,不愿意‘媚俗’。”王焰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