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韬导演的每部作品,像《长征》《井冈山》《红色摇篮》等,都能够引起关注。他用影像书写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许多重要的篇章和时期。纵观他的创 作,始终是秉持“以史为鉴、传承精神、尊重人民、追求崇高”的创作宗旨,汇聚了最新的历史研究成果,在思想内涵、审美精神、人物塑造与影像风格等方面达到 了有机的统一。电视剧《陈云》同样延续了这些艺术特色。该剧首次深入、全方位地展现了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精彩但却并不为人所熟知的光辉一生。从 1905年陈云出生到1995年去世,剧作基本涵盖了20世纪的风云变幻,并以此为大的叙事背景,通过陈云不平凡的一生,艺术再现了那个风起云涌、波澜壮 阔的革命历史年代。陈云真实做人、胸怀坦荡,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心为公、严于律己,特别是对家人严格要求的工作作风和高尚品质,非常令人敬佩和感动。 这对时下我们党内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极大的现实教育意义和启示作用。
该剧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将纪实风格与电视剧叙事艺术、人物传记等元素有机结合。
纵观陈云的一生,主要都是与经济、金融、后勤保障、统筹联络等幕后工作打交道,很少有在公开场合、政治前台的高调活动,像掌管我党在上海特科的 经济,遵义会议时安排中央领导的食宿,搞活陕甘宁边区的贸易往来、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接收沈阳时的百废待举,乃至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规划的制定、一 汽的诞生、粮食的征购统销等等,这些工作大多都是一些决策、思路和建议,是脑子里的想法、概念,而不是动作、行为,很难构成戏剧冲突和精彩的戏。对于艺术 创作而言,表现思想、情怀、情操是非常难的。该剧在如何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领袖人物传记片的纪实性、文献性元素与电视剧艺术形式所追求的戏剧冲突、矛盾 纠葛、情节跌宕的有机融合、兼容并蓄上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努力。
该剧的片头非常精彩。一张张陈云在不同时代、不同装扮的照片被匀速、静静地一一翻起,色彩也从最开始的完全黑白,渐变到不饱和的黑白色,再到泛 着金沙色调的彩色,仿佛带领人们一步步去领略20世纪近百年的历史沧桑。这种纪实的片段很有震撼力。此外,该剧在创作上秉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 则,非常注重通过虚构一些小的情节和细节来刻画陈云的性格,丰富戏剧性。如第2集中,陈云在街头被徐阿春认出是共产党后,机智应变,反咬徐阿春是共产党, 并灵机编出徐阿春欠钱不还、恩将仇报等恶行,最后还用箱子将徐打倒,趁机逃脱。第4集中,陈云与盯梢的特务相遇,他沉着冷静、胆大心细,几句狠话就令特务 不再追究他了。这些都表现出陈云虽是一介文弱书生,但机敏智慧、果断干练、运筹帷幄的性格。再如,陈云到苏联国际儿童福利院看望烈士遗孤那场戏,既有纪实 特点,又有情感元素,特别是当陈云看到瞿独伊、刘虎生等孩子时,噙着泪水的眼中泛出慈爱、温情、关切、怜爱等复杂情感,剧中都表现得非常到位。
第二,以独特的镜头语言彰显电视剧艺术本体的魅力。
该剧最可贵的一点就是它的真实感,人物真实、事件真实、氛围真实。导演在影像语言的运用和特定历史话语的表达之间,找到了一种有效对接和深入融 通的方式,并和摄影、美工、表演等诸部门联动,从场面调度、构图、光线、时空等多维度上表达情感、揭示主题,凸显出镜头语言叙事的独特魅力。该剧按照时间 发展进行线性叙事,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历史时期的勾连,大多采用活动的影像进行叠化、画外音叙述,或用照片加画外音讲述方式处理。如从幼年陈云在商 务印书馆踩着箱子打算盘、抄写账目到青年陈云的转变,从参加“五卅”运动,在青浦从事地下工作到红军长征中的爬雪山、过草地等一些经典的桥段都是通过上述 方式表现的。这样做有效推进了叙事节奏,同时,画面的叠化过程还给人一种时空衔接、交织的感觉,有一个历史时期的连贯性。
该剧中的战争戏份不是很多,但是,战争戏却拍得很有质量、很真实,战场氛围的营造,士兵将领的服装、化妆以及人物的整体状态,都非常真实。如红 军抢渡金沙江的经典桥段,在以往电视剧中,多是采用正面的军事突破来表现;而在该剧中,陈云运用经济规律和经济思维,解决了几万大军的渡江问题,这在以往 同类题材中还是首次出现,视角非常新颖。
该剧前19集的整体色调都是浑厚、凝重、偏青灰的主色调,偏冷;从19集开始到30集,整体色调融入了像金沙一样的古铜色,有些暖色,与片头风 格相协调,意喻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人民开始了新的生活,这些都体现出编导人员在艺术上的精益求精、匠心独运和创作上的严谨认真。
当然,该剧也还有些遗憾。
首先,有些地方情节衔接不够流畅、感觉有些跳。如第4集结尾,潘汉年在街头被特务跟踪,命悬一线。结尾的点就打在这儿,留下悬念,很好,但是第5集乃至以后的剧集中都不再提这事了,而第5集开始不久,潘汉年又出现了,这里缺少交代。
其次,扮演陈云的两位演员,总体表演都不错,但精益求精的话,青年陈云的表演还不够松弛,多少有些端着和呆板,过于追求形似,沉稳、内敛有余, 自然、生动不够。而15集开始由谢钢扮演的陈云,表演松弛、舒服,不呆板不端着,风趣灵动很生活,形神兼备。如讲述坚持南满、保卫临江的重要性和道理一场 戏,大段的台词,就表演得入情入理,自然流畅;不仅从外在形体造型上,更从内部精神气质上贴近领袖人物,做到了从外部真实走向内部的人物情感真实。
最后,该剧以陈云一生的革命生涯为主线,将20世纪90年代的历史风云串联起来,信息含量饱满,每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每一件重大的历史事件都 没有遗漏,但介绍讲述有余,而作为一部电视剧的“戏”的成分则不足,感觉像是一部叙述历史的拉片。如接收沈阳这一段,用了两集的篇幅,介绍陈云接收沈阳时 头绪繁杂、百废待兴的局面,讲述了将矿山、铁路、邮政、医疗机构、银行、商业企业等收归国有,讲述了稳定物价、给市民发放生活补贴、严明我军纪律等等各个 方面,但这种讲述基本上都是停留在面上,多是发指令、颁布措施,而缺少深入挖掘和重点表现的事情、人物。如果能够抓住一两件感人事情深入挖掘、充分展开、 重点刻画,而将接收过程中发生的其他事情略写或作介绍性的讲述,给人的感受就会不一样了。毕竟接收沈阳是中国共产党从农村全面进入城市、接管城市的首次尝 试,应该好好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