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资讯动态 >> 2013年《民族文学》作家翻译家改稿班 >> 正文
《民族文学》杂志和自治区作家协会专门召开作家翻译家改稿班、交流会,我觉得这是搭建心灵桥梁、增强文化交流和思想沟通、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为实现中国梦所做的实际而具体的工作。文学是沟通心灵的桥梁,翻译是沟通文学的桥梁。我们的祖国是统一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大家庭,
56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风俗、语言,尤其在语言的彼岸构成的这种特定的民族文化心灵世界,是需要翻译来沟通的。只有通过翻译才能沟通处于各自语言文化彼岸的人们的心灵。所以,真正相互理解、相互认识、相互尊重,为增进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友谊、和睦相处,最终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实现中国梦,我觉得也是组织召开这样的文学改稿班、交流会,把大家集中在一起学习、交流、研讨,所要达到的一个高度和目的。
有人说:文学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名片。我们说,文学翻译是沟通人类语言文学的桥梁。
少数民族文学翻译工作,是沟通各族人民思想感情的重要桥梁与纽带,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在我国现阶段,如何将少数民族作家用母语创作的文学作品,及时翻译介绍给全国的各族广大读者以至世界各国的读者,如何将汉语文学作品翻译介绍给各兄弟民族,关系到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重要工作。
我们知道,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文学交流融汇,共同构建了中华瑰丽多彩的文学画廊。悠久的中华文化,成为维系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创作的大量优秀文学作品,以昂扬的民族精神,独特的民族生活,为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多民族文学创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各民族文化,千姿百态,各有特色、各有千秋,不同的地理环境、文化环境、生活环境,形成了各自带有鲜明民族特性的文化。我感觉,语言是个非常奇特、微妙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的思维工具,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不仅具有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更具有社会属性。语言,通常以具体的民族语言形式得以存在,因而也具有民族性,是民族特征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语言运用得当,可以产生强大的力量,译者也就是借助于这种力量,重新创造出感人的作品。可以说,译者对语言的掌握是做好翻译的先决条件。各民族的不同语言,恐怕没有完全对等的意义。比如,汉族过去见面说的“吃了吗”,与维吾尔语里的“tamaq yidingizmu”所表达的意思是不完全一样的。汉语还有“说曹操、曹操到”、“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醉翁之意不在酒”、“胆小如鼠”等等的说法。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见面时的问候语却是“as salamu alaikum”,还有维吾尔语的“kim ning gepiniqilsa xu kaptu”、“jin ning qasti xaptulda”、“tuho yurak”等等,表达方式和意思都是有差异的。汉语“藏龙卧虎”、”攀龙附凤”、”生龙活虎”等都表示出对龙的崇敬,可在有的少数民族中却把龙看成是妖怪,看成是残酷、凶险的象征。一位藏族朋友曾经告诉我:在藏语里,狼是勇敢、坚韧的象征,狐狸是妩媚的同义词,与汉语里表达的凶残、狡猾的意思截然不同。如果把“如狼似虎”用维吾尔语直译为“bure yolwasdek”,那就和汉语要表达的意思大相径庭,没有了“wahixi、yiritquqlarqe”这个喻义,根本就不是一个意思。我认为,这就是不同的文化。正是各民族文化的民族差异与特色构成了色彩斑斓的中华文化,这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不知各位是否有切身体会,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场合,一句“as salamu alaikum”或“你好”,可以使人倍感亲切、瞬间消除距离。
对于我们这个有着56个民族成分的社会主义大家庭来说,翻译可以说是社会的一个窗口。通过这个窗口,不仅可以看到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交流状况,更可以看到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以及各民族自身的发展状况。因此,我认为:一个翻译工作者,本身就是一个中介,一个桥梁,翻译,就要增进不同民族的人民了解,其中包括文化的了解,思维的了解。读者需要看到的是原汁原味的译文,而不是变了味的译文。这就要求翻译工作者尽最大程度地再现这种特色与差异。可以这么说,文学翻译就是促进各民族人民了解的过程,相互学习的过程。
《民族文学》杂志作为专门展示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一本国家级刊物,自创刊以来承担起了扶持、培养、发展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重任,刊发了大量优秀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和翻译作品,尤其是近年来,坚持以“民族风格、中华气派、世界眼光、百姓情怀”为特色,刊发各民族作家的精品力作,迈出了坚实的脚步,为各民族读者带来了丰厚的精神食粮,展现了异彩纷呈的民族生活、各有特色的民族韵味、姹紫嫣红的中华民族社会主义大家庭绚丽多姿的灿烂文化魅力,成为促进多民族团结进步与交流的平台和译介母语创作精品力作的园地,有力地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学队伍的发展壮大和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繁荣发展。对于《民族文学》杂志每一个闪亮的举措,我们都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感到振奋、倍受鼓舞。
不言而喻,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鲜明的个性。少数民族母语创作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魅力,承载着民族文化的记忆,是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这是不可否认、不容置疑的。
民族文学翻译不仅能够促进少数民族作家深入挖掘、继承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与特色,学习和融合其他民族文化精华,提高少数民族文学作品质量、翻译水平提供支持,同时也是兄弟民族间相互交流和展示中华民族大家庭不同民族文学迷人风采的一次机缘。而且,汉文读者能够通过译介的作品欣赏到祖国大家庭不同民族特定的社会和文化,通过多姿多彩的民族生活,领略特有的民族韵味。通过译介,还能够鼓励用母语写作的作家学习和实践双语写作,使他们扎根于本民族文化,不断提高创作能力、艺术修养和文学素养,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用独特的视角和语言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质的作品,打造出一批展示各少数民族文学迷人风采的精品力作,实现一个新的飞跃。新疆作家协会于2013年2月6日出台了《关于新疆文学创作奖励的实施办法》,规定:凡新疆作家协会的会员,只要在《人民文学》《当代》《收获》《十月》《中国作家》《诗刊》《民族文学》等全国性文学刊物发表的作品,每1000字(诗歌每20行)均可获100元的创作奖励;凡是新疆作家协会的会员,只要是在内地省级(含省会城市)公开发行的文学期刊发表的作品,每1000字(诗歌每20行)均可获得80元的创作奖励;这个办法办法自2012年1月1日起生效。这个办法的实施,对于更好更快地发展新疆多民族文学事业,多出精品力作,鼓励各民族作家走出新疆,走向全国,提高新疆文学的影响力,宣传新疆,弘扬新疆精神,推进新疆文化事业大繁荣,将会起到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是毫无疑义。
文学翻译无疑处于翻译的最高层次。文学翻译绝对是一项高难度的创造性劳作。不是所有人都能做文学翻译的。文学翻译工作者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学习、提高,不断地丰富自己的阅历、提升水平,需要起码是两种语言文字的扎扎实实是功底,要有文学修养,要有知识面,还要有悟性、才情和灵气,而悟性、才情和灵气常常是天生的。此外,最最重要的是:必须热爱,还要敬畏,这是一种错综的情感。时间流逝,我越来越敬畏文学和文字了,越来越敬畏文学翻译了,越来越觉出它的无边无际、无止无境,时刻都不敢懈怠,不敢骄傲和自满。
从文学翻译角度来看,我觉得汉文刊发的维吾尔族作家翻译作品和维吾尔文《民族文学》的翻译水平,就整体而言,都是相当不错的。但是,恕我直言——如果从这些译作中挑选几个出来进行剖析,对照原文一看,就能发现不少意想不到的误译、漏译与疏忽。而理解不准确、表达不贴切、张冠李戴等瑕疵,更是时有出现。有的被视为上乘的推荐译作也难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令人遗憾。具体比较,觉得汉译民的水平高于民译汉。当然,民译汉有些译文也是非常精彩的。但有些译文经不起与原文对照,差距主要表现在文化信息的传递、保持民族文化特色方面。在保持原著风格、语境、内容、结构的前提下,以最贴切、准确的语言文字,传达出作品的思想内涵,语言风格,把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心态、情感、风格、语言、心理,以及作品的地域特色、民族风情准确地介绍给汉语读者方面,显得不尽完美。有些译文,给人的感觉略显生涩,语言驾驭能力不是十分娴熟,保持语言特色不足,有一些“汉化”现象。我觉得,这就折射出一个问题:随着老一代翻译家或因年事已高,或因其他原因相继退出,少数民族文学翻译界前些年出现了青黄不接的问题,现在后继乏人的现象虽然正在改观,但有些从事文学翻译工作的人,功底需要进一步增强,知识还要更加丰富,造诣需要继续加深,素质有待全面提高。
我始终认为,译者对原作作者和译文读者的尊重,就是对自己的尊重。忠于原作、保持风格、反映特色、精雕细琢,是必须严格遵循的翻译原则。力求原汁原味地传达原作意境,是我不懈的追求。地久天长、学海无涯,我将孜孜以求、不断求索,精选佳作,在保持原著风格、语境、内容、结构的前提下,以最贴切、准确的语言文字,传达出作品的思想内涵,语言风格,把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心态、情感、风格、语言、心理,以及作品的地域特色、民族风情准确地介绍给汉语读者方面,努力做到尽己所能、力求尽善尽美。
文学翻译是我难以割舍的爱好。过去,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之余,我挤时间翻译文学作品。如今,我在退休后发挥余热的岗位上,依然要孜孜以求,继续译介维吾尔文创作的精品佳作,继续为促进民族文化交流作出不懈努力。
我认为,《民族文学》杂志,不仅是55个少数民族的文学花园,更是少数民族作家和翻译家的精神家园。《民族文学》是我们的牵挂,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也是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希望所在。《民族文学》的兴旺发达是我们的衷心期盼。让我们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为促进交流、加深了解、增强团结、构建和谐,为民族文学翻译出现一个生气勃勃、红红火火、蒸蒸日上的崭新局面,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苏永成,男,回族,文学翻译家,现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审读室 审读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