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文史 >> 文史钩沉 >> 正文

毛泽东晚年为何不愿做白内障手术?不想影响工作

//m.zimplifyit.com 2013年11月28日09:50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晚年毛泽东晚年毛泽东

  编者按:近日,人民网党史频道发表了连载于《党史纵览》杂志2013年第10期和第11期的文章《唐由之:为毛泽东主刀手术的日子》。文章讲述了著名中西医结合眼科专家唐由之为共和国主席主刀手术的传奇经历。唐由之,原名锟铻、昆吾,著名中西医结合眼科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被授予“国医大师”的称号。以下为文章节选。

  了解自己病人的情况,是医生必须做的事情。接下来,唐由之提出要注意毛泽东的生活习惯、作息时间。一次,毛泽东正在用餐,唐由之悄悄进去察看。毛泽东听力特别好,马上就问谁来了,机要秘书张玉凤告诉他是唐大夫来了,毛泽东笑着打招呼:“吃饭也要看?”他的饭菜很简单,一段武昌鱼尾、一盘蔬菜、三片白切肉、一碟湖南人爱吃的辣椒酱。

  让唐由之没想到的是,虽然毛泽东因为白内障已经有一年多时间看不到东西了,但是要想最终说服他接受手术并不简单。

  “他不太愿意,有人告诉过我,主席对医生的讲话,十句话只相信三句。我想主席这个人很健魄、很自强,他宁愿动员自己身体里的抵抗力来克服病痛;第二,主席清楚,医生对他肯定无微不至地照顾,就是三分病也要说它个五六分、七八分病,怕他不重视,猜到了我们的心态。”唐由之回忆说,“最重要的是,他不想因为治病影响工作,他眼睛看不见,也照常工作。他已经看不见一年多了,周总理曾经把自己的老花镜送给他。后来别人拿来放大镜,后来放大镜越来越大,用很大的放大镜主席也看不见。”

  几次接触过后,毛泽东渐渐对这位“唐大夫”熟了起来。于是,唐由之讲解起老年性白内障形成的原因,以及它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治疗方法。经过循序渐进的讲解,他已经能够向毛泽东介绍中医、西医两套白内障手术方法是怎么回事了。

  唐由之想,最直接的方法也许最奏效。他干脆起身,走到毛泽东身边蹲了下来,轻轻托着主席的大手,将它握成拳头,说,“这只握着的拳头好比是一个眼球”,他一边在拳头上指划着,一边打着比喻,“这里好比是眼球前面中央最外面的黑色眼珠,叫做角膜,已经浑浊的晶体就在它后面的这个位置”。停了一会儿,他又用一个指头按住拳头的另一个位置,说:“做针拨术时,这里就是进针的地方。”毛泽东耐心听着,感受唐由之在自己手上比喻的眼球结构,似乎对眼睛这个陌生的领域有了一个形象的了解。

  为了从更多的方面让毛泽东了解眼科的相关常识,唐由之另辟蹊径,找到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与治疗眼病相关的诗,念给毛泽东听,以此说明这种手术的历史。白居易在诗中写道:“案上漫铺龙树论,盒中虚贮决明丸,人间方药应无益,争得金篦试刮看。”

  毛泽东听了,自然懂得诗中之意。原来自己所患的白内障发展到一定程度,便无药可医。古人用金针一拨,如日当空,豁然明朗。唐由之接着介绍,唐代已流传的针拨内障古法手术,经过千年光阴的流转,加上现代医学方法和技术、器械的改进,已成为一种中西合璧的手术。与正在使用的西医手术相比,中医针拨内障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对人体创伤小、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得快等优点。只要病人在术前、术中、术后能与医生配合,就能取得好的疗效。毛泽东耐心地听完唐由之所做的讲解后,没有再说别的话。由此,唐由之认为,毛泽东已经没有拒绝手术治疗的意思了。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