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美术 >> 美术动态 >> 艺苑 >> 正文
“在我印象里,钟涵先生是油画界读书最多的艺术家。”11月24日,由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油画学会共同主办的“厚土人文——钟涵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开幕前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的一番话道出了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油画艺术家钟涵此次展览的最大特色:充满人文气息。
钟涵从艺60年,留下了诸多独具特色的艺术作品;从教50年,影响了众多孜孜以求的专业学子。此次展览展出了他不同时期创作近300件,是其作品多年来首次集中展示。发布会上,钟涵戏言,这是第一次参加因为自己个人的事情举办的新闻会。
走进展厅,现藏于国家博物馆的两幅著名油画《延河边上》最为引人注目,钟涵也在展览开幕前的发布会上介绍了这两幅作品的故事。早在1963年,钟涵的毕业创作《延河边上》即以新颖的视角和独特的构思获得了美术界和社会的认可,当时的《人民日版》、《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重要报刊广为报道。艾中信也发表文章充分评价作品在主题的体现和形象的塑造中“深入挖掘了毛主席和革命群众之间的血肉关系这一主题思想的最重要之点”,同时也获得了“艺术的说服力和魅力”。钟涵回忆,当时毕业创作的底稿中有表现毛主席正面、侧面以及背影的不同版本,罗公柳先生看到后认为表现毛主席与革命群众背影的这种方案最有艺术感觉,后来虽然在中央美院有过小范围讨论,但是在罗公柳老师的坚持下,最终呈现世人的是这幅表现领袖与群众在延河边散步背影的作品。“文革”中钟涵和罗公柳都因此受到批判,《延河边上》受到破坏并且下落不明。1999年,钟涵根据记忆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重绘了《延河边上》,而此后,1963年的原作却机缘巧合地在中央美院地下仓库被发现,钟涵索性将两幅作品一起捐赠给了国博。
展览以“大河上下”“画室来鸽”“人文视像”“写生印迹”4个篇章回顾钟涵60年来的创作之路,既表现革命题材,也让人体验到人性的温暖和浓郁的人文氛围。
“大河上下”容纳了钟涵的革命历史主题和黄河主题创作,展出作品除新旧两幅《延河边上》之外,还包括《东渡黄河》、《密云》、《饮河者》、《望中犹记,晚潮明处》等,突出展现了钟涵对时代风云、对民族精神的关注与表达,体现出老一代艺术家在油画创作中的家国之思。
第二篇章“画室来鸽”一词来自钟涵一幅油画的标题和一本文集的书名。这部分作品主要是钟涵研究欧洲油画的“室内画派”继而创作的一批表现知识分子在工作环境中的绘画。从《雕塑家》、《雨天的画室来鸽》,到《吾家大夫著书图》、《暖冬》以及《斗室光瀑》,连贯的创作思路与激情,在油画技法上体现出了“室内油画”的表现特色与语言演绎,在作品内涵上突出了知识分子的精神形象。
第三篇章“人文视像”,着重展示《碑林》、《后土轻羽》、《白鹤梁》、《尘暴域之履涉》等蕴含人文哲思的创作。这些作品作为画家晚年的精神升华,在创作观念上以古代碑刻文字入画,将中国书法的文化历史象征与大自然的景象相结合,展示出“苍凉中的执着”的意味,传达出艺术家对天、人、史、哲等宏大主题的思考;在创作手法上,又融合了油画、岩彩、壁画等多种艺术手段和材料,呈现出在不脱离油画语言的前提下做出的前瞻性实验。
第四篇章“乡土小品”以大量素描、速写和油画写生引人入胜,记录了画家对生活光色的捕捉。
整个展览涵盖了钟涵60年来厚土人文的油画人生,从写生到创作,从主题性的大场景叙事到真实的生活情态,使观众在历史的沉雄与人文的思辨之间,发现生活的意趣和艺术的率真,感受到钟涵深刻的文化思考与艺术创新的图景世界。记者 朱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