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文史 >> 文史钩沉 >> 正文
■演讲者:黄乔生
■演讲时间:2010年9月11日
■演讲地点:首都图书馆
■主办单位:首图图书馆“首图讲堂”
■鲁迅博物馆副馆长讲述鲁迅形象的两个侧面——文人、战士
■从鲁迅本人、革命领袖、文学研究者到普通读者都参与了鲁迅形象的塑造工作
■两种形象此消彼长过程中透露出的社会心理变化,耐人寻味
■演讲者小传
黄乔生,生于1964年1月,河南南阳人。198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鲁迅博物馆副馆长。主要著作有《陈天华》、《自然与人生的盛宴》、《走进鲁迅世界》、《西方文化与现代中国妇女观》等,另有译著多种。
鲁迅兼有战士品格和文人情怀,但时人和后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常常有所侧重。这两种形象此消彼长过程中透露出的社会心理变化,耐人寻味,值得研究。今天,我来简单介绍一下这两种形象在读者心目中的形成过程和影响,以及两种形象之间的关系。
◎战士与文人◎
■革命斗争年代,文人都必须成为战士,才能适应形势
■毛主席的评价使鲁迅的声望达到顶峰
一提到鲁迅,人们立刻就会有这样一个概念:鲁迅是一位斗士、战士,一个英勇无畏的革命者,他的文字是投枪匕首,具有杀伤力。人们的脑海里可能还会出现鲁迅的一幅照片或一尊雕像,神情严肃,甚至一脸怒气。
中国现代史是一部激烈斗争史,鲁迅参与了文化方面的很多次论争,当时被他批评的人,有的本是意见不合,同他打点儿笔墨官司罢了,但在后来的政治斗争中却大倒其霉。例如,鲁迅说某某是“才子加流氓”,这个人的名声后来就不大好;他给某某取了个“洋场恶少”的诨名,这位作家在日后历次反帝斗争浪潮中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在一篇文章中,他说,有一天,有一位名人约他谈话。他到了约见地点,看见驶来了一辆汽车,从中跳出“四条汉子”,田汉、周起应(扬),还有另两个,一律洋服,态度轩昂。这四位,后来成为新中国文艺界领导人,在“文革”中遭受批斗和折磨。他们的“罪状”老百姓可能记不清、辨不明,但“四条汉子”这顶帽子却十分形象,让人难以忘怀。
但这并不是鲁迅的本意。这是后人用鲁迅的文字做成了棍子和帽子。
鲁迅虽然青年时代入过海军学校,但只是下船舱、爬桅杆,练习一些基本动作,而且中途辍学了,不能算行伍出身;他课余喜欢骑马,业余爱好而已;在日本曾想学习柔道,可惜报了名后,没有真正开始学习;后来选择了医学,确实拿过解剖刀,然而却没能坚持下去,所以,鲁迅终于还是一个文人,使用的工具是笔。
“战士品格,文人情怀”,战士在前,是第一位的。本来应该倒过来说“文人情怀,战士品格”的,因为鲁迅首先是一位作家、文人,但在以前强调革命斗争的年代,文人都必须成为战士,才能适应形势。
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大家都熟悉的,是“三家五最”: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虽然把革命家放在最后,实际上却是最重要的。这三个“家”不是平行的,而是递进式的,最后的那个最重要。毛泽东一连用了很多个“最”字称赞鲁迅,说他“骨头最硬”,“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这就使鲁迅的声望达到顶峰。
◎战士形象◎
■研究者按照毛泽东的论断诠释鲁迅
■鲁迅没有参加游行,其谴责只是众声合唱中的一个声音
鲁迅的战士形象与后人的塑造工作有关。
鲁迅的形象,首先靠他用文字来描绘,是自我塑造;同时也有读者、批评家的判断,是他人的塑造。
鲁迅本是矮小瘦弱的人,但他为什么会给人高大雄健的印象呢?鲁迅自己不会画像,只留下一些照片和他人所绘肖像,但不很多。人们选用鲁迅照片也是有时代特色的,革命时代选用的那几张,大多是严肃的、不苟言笑的所谓的“标准照”,并且用这类照片为基础,创作了很多绘画、雕塑作品,变本加厉,呈现出威风凛凛、金刚怒目的艺术形象。久而久之,鲁迅高大威武形象就形成并固定下来了。
鲁迅本人有革命倾向,呈现出战士风姿,可以算是自塑形象;但他的战士形象的形成相当大程度上得力于主流意识形态,也就是政治力量。从革命领袖、文学研究者到普通读者都参与了这种形象的塑造工作。毛泽东是革命领袖,一直在政治、军事斗争中拼杀,是一个“战士”。他喜欢鲁迅的文字,鲁迅的精神鼓舞了他的斗志,他觉得鲁迅的思想对中国革命事业有启发和激励作用,于是就发表了那些评价,为鲁迅的评价定了基调。
而研究者按照毛泽东的论断诠释鲁迅时,不但亦步亦趋,而且踵事增华了。史实告诉我们,鲁迅在东京留学时期接触过一些革命者,倾向革命,同情革命者,有反满思想,是不错的,但他并不赞成使用暴力手段,甚至不赞成激烈的言词。革命党要他参加组织,采取实际行动时,他表现了犹豫的态度,担心自己的家人。他在东京听了吴稚晖的反清演说,就表示了不满。后人塑造他的革命家形象时,不免有夸张的地方,说他确实参加了光复会,但却没有实在的证据。
鲁迅五四前后参加了文学革命,写文章出了名。激烈的言论可以为实际的革命行动做准备,理论是能够产生力量的。人们常用后来实际发生的革命运动来解释以前的舆论准备,以后证前,就是所谓的“马后炮”。例如,鲁迅在“三一八”事件中虽然没有什么实际行动,但他声援学生,写了多篇文章,言辞犀利,也是一种行动,也是产生了力量的。但是要说,鲁迅以战士的姿态,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勇敢地反对军阀政府,抨击反动统治者的暴行,毫不顾忌自己的人身安全,就多少有些夸张了。首先,鲁迅没有参加游行,不但没有在游行队伍中,甚至也没有站在路边声援学生;其次,还应该考虑到当时的舆论情态。文化界普遍都在谴责政府屠杀学生,可以说达成共识,一致认为政府无理无情,丧尽天良。鲁迅的谴责只是众声合唱中的一个声音。只不过后来其他人差不多都落伍了,站到不革命或者反革命的阵营里了,不再被提及了,于是,鲁迅的文章就成为代表作,选入教科书,流传广远。这样一来,给人的印象,好像只有他一个人站出来反政府,是个孤胆英雄。
◎新文化旗手◎
■鲁迅离京并非全因发表抨击当局的言论
■不但要批评政府,也要批评那侵犯人的自由的人
鲁迅发表抨击当局的言论,后来被说成是他离开北京的唯一原因。其实还有原因,那就是,他这时已经同女子师范大学的一个学生恋爱,面临组织新家庭。这当然是个人私生活,别人不好干涉,但是人们对名人甚至圣人的要求要严格得多。文学研究者则更要细致入微,否则不能掌握全面真实。
鲁迅到了广州,又遇到革命阵营内部的斗争和清党运动大屠杀。鲁迅面临着身份危机,是文人还是战士?他解决不了这个危机,只好离开,到了上海。上海可以容留文人,以写作为生,可以不参加革命斗争,可以不去杀戮。在创作上,也不一定像革命文学家们提倡的那样,必须写打打杀杀的革命主题,或者遵循“革命加恋爱”的模式。
到了上海,鲁迅坚持社会变革的理念,仍然倾向革命,因此参加了左联。但当左联进行实际的革命斗争时,鲁迅的参加就并不积极了。他不可能去搞飞行集会,上街撒传单,他甚至也不写激烈攻击政府的文章,像共产党的领袖李立三指示的那样。李立三希望他更激烈一点,并保证如果因为骂政府,政府威胁他的安全的话,共产党可以把他送上苏联的舰船。即便这样,他也还是不能遵命。这种态度,招致左联领导人的不满。于是,鲁迅只能被当作“同路人”,可以团结利用,但不能完全信任。革命文学家们攻击他很凶猛,说他既是封建余孽,又是资产阶级,是“二重反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