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文史 >> 文史钩沉 >> 正文
赵树理的家乡在山西省晋东南的沁水县端氏镇慰迟村。这里地处偏僻闭塞的山沟,封建礼教积习很深。赵树理是家中唯一的男孩,自然受到长辈们的格外关爱。和别人家的长辈一样,祖父和父亲对他也抱着望子成龙的强烈愿望。从6岁起,祖父就教他认字、写字,念《三字经》、《百家姓》等一些封建或宗教道德格言。所以在青少年时代的一个很长时期内,占据他头脑的依然是封建礼教的正统思想。
在高小上学后的一年冬天,15岁的赵树理由父母作主,同邻村张家山一位姓马的女子结了婚。这位马家姑娘是一个颇守封建妇道的女人,比赵树理年长一岁,高大结实。相比之下,刚刚步入青年的赵树理又矮又弱,颇有“小女婿”之感。结婚之初,赵树理的头脑中仍然是夫为妻纲那一套,为了维持纲纪礼仪,他时常摆起男子汉大丈夫的架子要妻子服从,有时还到母亲那里告状,以婆婆压媳妇。当时他只是一名高小学生,年龄不大,阅历也有限,对妻子的一些苦衷不以为意。有时他从学校回到家里,妻子对他倾诉日常生活之苦,想从他那儿寻个精神安慰,他总
是以为这些小事无关圣贤之道,因而置之不理,有时还加以斥责,使妻子颇感委屈。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接受了一些民主和科学的新思想,感觉以往对妻子那样的态度很不应该。不知不觉中,夫妻关系日益亲密起来。高小毕业后,赵树理先后在外地上学、教书,妻子在家操持家务,备受辛劳。遗憾的是,1929年春马氏夫人不幸病故,年仅24岁。马氏夫人生有一子,取名大湖,学名赵广元。赵树理晚年回忆起与马氏夫人8年的夫妻情分,时有内疚之感。
赵树理的第二位妻子关连中与赵树理共同生活了38年,他们在风雨之中相互扶持,情真意笃。关连中不仅是赵树理家庭里的贤妻良母,也是作家当之无愧的知音。
关连中1914年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在她兄妹7人当中,先后有5人被活活饿死。出生在这样一个朝不保夕的饥寒人家,可以说是在苦水中泡大的。一直长到十七八岁,她连名字都没有。她个子又瘦又小,关家人称她为“小女”。“关连中”这个名字,是在新婚之夜,赵树理为她起的。
他们是在1932年结的婚。婚前互不相识,婚后很长一个时期也是聚少别多。那时赵树理先是在外地教书,后来又参加抗日工作。抗日战争期间,赵树理主要从事党的宣传教育工作,编辑过《中国人》、《黄河日报》等报纸的副刊,四处辗转,在一次日本人的扫荡中,差一点在悬崖上“从山西一下掉到河南”,成为烈士。《小二黑结婚》使他成了“在解放区,除了毛泽东和朱德,赵树理就是最有名的人物”,但是,“一顶破毡帽”、“一件破棉袄”却让许多见到他的人不敢相信“自己眼前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赵树理”!
在赵树理投身革命的几年中,一家的生活重担全部落在关连中身上。她贤良淑德,任劳任怨。虽然赵树理一走就杳无音讯,左邻右舍更是众说纷纭,但是关连中却始终如一,她坚信洞房里俩人曾经立下的“白头约”。
1943年冬,赵树理的父亲赵和清老人被日本兵抓住,惨遭杀害。关连中满怀悲愤,代丈夫安葬了公爹,在天灾人祸的打击下继续顽强地、艰难地支撑着这个风雨飘摇的穷苦家庭。后来的日子里,赵树理曾多次感激地说过:“在我这个家里老关有功,她是家长,我只不过是家庭成员之一。”
解放后,赵树理有了固定的工资,更有了源源不断的稿费,仅《三里湾》一书,赵树理就收到上万元的稿费,加上国外出版机构给他汇来的外汇,他有些不安了:“我挣着国家的工资,专门写作还得稿费,这双重待遇太过分了!”最终决定:不再拿国家的工资。他成了新中国建立后第一个不领取国家工资的作家,也成了新中国不领取国家工资的第一人。
生活上富裕了,然而,他仍然改变不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在北京那样的大城市里,他就是住不惯,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都在下乡,与农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与妻子、儿女们总是离多聚少。
“文革”开始后,赵树理被打成“黑作家”、“周扬黑帮”、“写中间人物的祖师爷”,他的作品被诬陷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他本人也遭到肉体上的残酷迫害。关连中为丈夫吃了不少苦头,但她毫无怨言。当造反派对她进行人身攻击,骂她是“黑帮的老婆”时,她毫不示弱地回答:“做黑帮的老婆是我的本分!”
关连中是一个农村妇女,原来不识字,后来在赵树理的指导下读书认字,达到了能读书看报的水平。她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却是赵树理许多小说的第一读者,对赵树理的作品有一定的感悟力。她感觉丈夫的作品就同他的人品一样朴实无华。据说曾有人拿了一本杂志对她说,这上面有赵树理的小说,于是就念给她听。她越听越不入耳,很肯定地说:“这不是老赵写的,这小说的味道不是出自老赵之手。”后来一查对,这篇小说竟然真是一个文学青年冒充赵树理名字发表的作品。所以连赵树理也曾对妻子开玩笑说:“老关做作家的夫人是合格的,是当之无愧的。”
1970年9月,赵树理在“文革”动乱中被迫害致死,年仅64岁。关连中每每唏嘘不已。她总是深情地说:“老赵是个倔强的人,也是个性情开朗的人,他受尽了摧残折磨,死得太惨了!”她经常教育子女们说:“你父亲一生正直做人,对党对人民问心无愧,做人就要做你父亲那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