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经典作家 >> 作品研究 >> 正文

老舍文学中的本土意识刍议

//m.zimplifyit.com 2013年12月11日15:36 来源:《文学界》 叶菁

  1、“人民艺术家”——老舍

  老舍,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老舍学贯中两,文化底蕴浓厚。其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缘由,是因他读英国小说才有一试自己笔力之意。在阅读英国小说中,老舍找到了抒发自己思乡之睛的笔法。外国文学不仅使老舍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还拓展了他的创作视野。然而,老舍对西方文学的借鉴不是盲目的,而是开放的,他深知,任何一种文学艺术借鉴都是为发展本民族自身的文学。

  老舍的作品深受北京文化的滋养,不仅成为一个时代的产物,也与北京的文化融为一体。其著作的一大特点它们的“北京味儿”很浓。所谓“北京味儿”,大概是指用经过提炼的普通北京话,写北京城,写北京人,写北京人的遭遇、命运和希望。121大小杂院、四合院和胡同,为读者提供了极具北京味儿的画面。老舍的作品处处渗透着北京文化。在老舍的作品中,无处不体现文学创作中的本土意识

  2、民族意识

  提到老舍文学,不得不谈及其作品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老舍把民族文化看作是一个民族的标志。老舍对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尊崇充分体现了老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他看来,北京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感到寂苦。”曾有记者问老舍:“您在国外已享有盛名,作品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什么要丢弃这来之不易的基础回国呢?并不是每一位作家都能够在国外立足的呀?!”老舍亳不犹豫地回答:“作家切断了和祖国,人民的联系,就像空中的飞鸟斩断了两翅。正直的作家,不是以文混饭吃个人的前途是和祖国的命运血肉相连的。心中没有祖国,怎么能写出好的作品来?”老舍时刻心系着自己的祖国,真挚地热爱着自己的祖国。

  老舍1944年创作的《四世同堂》,便是一部歌颂中国人民爱国情怀的佳作,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以“亡城”下,羊圈胡同祁家祖孙四代为主线,通过描写胡同各色人等由忍辱负重到反抗。展现了民众的民族气节,唤醒了民众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

  3、平民意识

  “我昔生忧患,愁长记忆新”,贫困的生活环境,教会了他从平民老百姓的角度看待人生,具有鲜明的平民意识。他熟悉北京贫苦市民的生活、思维方式和风土谷。这种朴素的平民意识又成为老舍作品的一大特点,也是北京民俗文化的深刻体现。

  老舍的平民意识使他把作品的创作定位于普通大众。市民的生活最集中地反映着北京的民俗文化。老舍的作品也因此获得了丰富而宝贵的生活源泉。老舍在文学创作上一向主张民族化、大众化、通俗化。这样一种创作起于他的平民意识,反之,又是平民意识的突出表现。问老舍说,通俗文艺是大众的精神食粮,“其重要或仅次于小米儿和高粱”,“戏台、书场,不啻是民众的学校”(《通俗文艺的技巧》)。老舍所注重的通俗文艺与民俗文化不可分割,这样,通俗文艺便成为沟通老舍文学创作与北京民俗文化的桥梁。

  老舍在1951年创作的《龙须沟》把焦点集中于北京贫民所处的生活环境,届隋在小杂院中拉开帷幕。随着大幕的拉开,首先看到的是一座铡日的院落。几间危房里住着四户人家:王家,程家,丁家, 及赵老,剧情就紧紧围绕着这座小院内外的人物与环境徐徐展开。目老舍先生在作品中所关注的小杂院,街头声音,方言和世俗表演,充分表现了老舍先生对世俗生活的关注。如果缺少民间文艺知识的熏陶,缺少这种平民意识,像程疯子这样生动的形象就塑造不出来

  4、地域意识

  老舍与北京非常寻常的文化因缘,使我们看到了老舍对北京的独特感情。北京的城,北京的人,北京的事和北京的文化,成为传递老舍文学的文学媒介,传递出老舍文学独树一帜的文化品格和思想内涵。

  老舍一生所创作的作品中,绝大多数都取材于北京,尽管有些作品中的故事并非发生在北京,但主人公基本都是北京人。至少具有浓厚的北味儿。老舍的主要代表作中,如好韵它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都是写北京。北京成为老舍作品中的最佳题材,最成功、最精彩的部分也是写北京的。老舍曾说:“不管我在哪里,我还是拿北京作我的小说的背景,因为我闭上眼想起的北京是要比睁着眼看见的地方更亲切,更真实,更有感情的。“北京是老舍小说创作的源泉,老舍的小说,是北京历史文化的现实的反射镜。”老舍的小说都渗透着对北平文化的精辟解读,使其作品显示出浓厚地域风采。在老舍的作品中。成功塑造了烙上了北京历史文化印记的北京人形象,,通过形形色色的人物,勾勒出绚丽多彩的老北京画卷。《四世同堂》中的李四爷两口就是北京胡同里的典型刻画一一热心肠、快人快语、仗义,体现了质朴和朴实的市民形象。

  “老舍是当之无愧的模范市民,他固然因北京而完成了自己,却同时使北京得以借他的眼睛审视他自身。认识自身的魅力一一是这样禀赋优异的北京人,因而他属于北京,北京也属于他。老舍是使京味儿成为有价值的现象的第一人。”

  5、结语

  老舍的文学创作从始致终都贯穿着对文化内涵的思考,对不同文化的理解生选择,从而建构起老舍‘人造文化’的丰富内涵。老舍的著作以中国文化为核心,以北京文化为典型代表,对这一文化的内涵进行了深刻地吝斤。深受市井文学和民间文艺的熏陶,老舍平民化的视角使他与^民大众的通俗文艺之间产生了共鸣,同时也奠定了老舍文学创作的根基。在现当代作家中,对北京最富有人、情、味的描绘与赞美,恐怕非老舍莫属;老舍无疑成为“一位与中国民众息息相关,使历史不能忘记的民魂式作家。”老舍是一位当之无愧的语言大师,他的语言朴实,并将北京话艺术般巧妙地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造就了惟妙惟肖老舍文学。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