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初的《我是歌手》到年中的《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再到当下热播的《爸爸去哪儿》,这些当红的电视综艺节目不仅赢得了高收视、高收入,还在一段时间内迅速成为全民讨论的社会话题。然而,热闹喧哗的背后,难以忽视一个尴尬的事实:这些“大火”的节目,基本都是由海外引进,本土原创的十分罕见。国内电视台为何热衷于海外引进?我国原创电视节目与引进节目的差距何在?“引进热”能否转变为“输出潮”?
从“山寨”到“引进”,折射的是创作的惰性
若问当下哪个电视节目最火,湖南卫视推出的明星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无疑是最有力的竞争者。节目自播出以来,凭借“小清新”的风格和“治愈系”的内容迅速走红,一直雄踞同时段收视榜首。然而,这档俘获大批中国观众的电视节目却是地道的“外国血统”,其原版模式购自韩国MBC电视台的《爸爸!我们去哪儿?》。
这只是近年来我国电视荧屏“引进热”的一个缩影。今年暑期档,我国卫视平台出现了13档音乐选秀类节目同步播出的热闹场面,它们大多出自国外电视节目的模式引进,2013年因此被称为“海外综艺节目模式引进井喷之年”。
其实,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向海外节目借鉴的风气由来已久。我国早期电视综艺节目便以模仿为主,婚恋交友型节目鼻祖《玫瑰之约》模仿台湾《非常男女》,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模仿英国《百万富翁》。这些模仿的节目大多“依葫芦画瓢”,不涉及产权交易,以单方面的节目元素借鉴为主。
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建珍在接受采访时说,以前的中国电视综艺节目领域模仿风气重,版权意识差,几年前,当BBC向中国电视界兜售节目创意时,模式引进并未受到追捧。但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一系列版权纠纷后电视台对模式节目的逐渐认可,引进模式节目才流行起来。
从“山寨”到买模式版权的变化,不少业内人士将这看做是中国电视在“补课”。东方卫视《中国梦之声》总导演王磊卿坦言,“山寨”可以学到表面的东西,却做不到精髓。电视产业化最核心的一点是,分工的精细化和流程的细致化,这恰是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弱项。模式引进,不只包括名称和节目模式,还包括节目制作流程的每一个细节,这就“强迫”中国电视制作从各个环节弥补不足,从作坊式走向工业化流水线。“我们花了几年时间,走了国外十几年走的路。”《中国好声音》宣传总监陆伟如是说。
然而,持续升温的“模式引进热”却带来不少担忧。陆伟表示,真正有影响力的好模式快被买光了,又不会每年产出很多,中国电视需要考虑,一旦“洋模式”后继乏力,该如何应对。更大的隐患在于,对模式的跟风正加剧中国电视产业的惰性,消减原创动力和能力,今年13档音乐选秀节目混战荧屏就是一个缩影。在这种环境下,将眼光仅盯向海外成熟节目模式,无异于饮鸩止渴。
一哄而起的跟风抄袭之后,是一片原创能力的苍白
一位资深电视从业人员表示,2010年到2012年,仅有《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少数节目赚到钱。引进10档节目最多火1档,大多数成了“炮灰”。
连续两季的《中国好声音》是海外模式引进类节目的佼佼者,第二季总决赛10条15秒广告累计吸金3242万元,意味着一眨眼就是300多万元的收入,再度刷新国内综艺节目创收纪录。东方卫视的《中国梦之声》也取得不错的成绩,平均收视率达到1.646,冠名费接近亿元。
几档“明星节目”的火爆,是否意味着模式引进类节目能百战百胜?答案似乎并不确定。东方卫视推出的《我心唱响》引自荷兰节目《Sing It》,收视一般,广告赞助也跟不上,两季的合同到期后即遭停播。这只是大量在电视荧屏竞争中铩羽而归的引进类节目的“冰山一角”。
好模式不一定是好节目,引进模式节目的成活率维持在较低水平。陆伟认为,这与国内电视台制作理念滞后、制作能力跟不上,导致好创意难以执行到位、引进模式本土化水平低不无关系。模式就像一条生产流水线,买了更先进、更好的流水线,但能否生产出更好的产品,取决于投入什么样的原料,这就包括创意、情感共鸣、个性展现等,不是仅仅引进节目模式、生搬硬套就可以的。
世熙传媒副总裁罗明表示,模式节目生命力短暂与当前中国电视市场环境密切相关。他分析说,中国电视市场是全球独一无二的,电视台众多,竞争激烈,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完善,版权意识淡薄,跟风抄袭现象严重,各电视台不得不竭泽而渔。例如,为抢占选手资源,《中国达人秀》一年做两季,而原版一年最多做一季。这导致在国外能做个十年八年的模式,在中国只做两三年,就快速进入衰退期。众多同质化节目,也使得观众很容易审美疲劳。
成功率不高的模式引进类节目为何仍引来各电视台争相热捧?酷6网CEO杜昉认为,缺乏人才、制作不够专业也是导致中国综艺节目被迫依赖海外引进的重要原因。由于节目更新太快,很少能形成专业类型制作团队,比如国外做真人秀、脱口秀等都有相应的专业团队,但国内很可能领导一派任务马上就干,一说更换立刻转型,很难在一个领域里做深、做透,也限制了创新能力的提升。
综艺节目何时进入原创时代?
目前全球模式节目交易市场总额高达200亿元,并以每年30%以上的幅度增长。在这个巨大的市场中,70%以上的节目都来自欧洲国家,中国则基本处于模式节目输入国地位,输出量少之又少。
罗明分析说,在当前中国电视产业发展阶段,即使有一些独创的节目,也没人将它总结成一部制作宝典,向海外销售。比如《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等运作成熟的节目,若要节目制作人员编出一本几百页的制作手册,他们编不出来,这与国内外电视节目的制作模式有关。在制作过程中,中国的制作团队对很多东西没有留底。而外国人一开始就按照工业化生产流程做,所有东西都有存档,逐渐积累,最后总结成一本宝典来销售。这种制作方式值得我们学习。
提高原创能力,将“中国制造”的电视节目输送到世界市场,是中国电视从业者需要思考的命题。
事实上,一些有实力的电视台对引进模式节目的追捧有所降温,纷纷力推原创节目的研发生产。上海广播电视台建立了从总台到卫视频道的三级节目研发体系,设置了上亿元的原创节目研发推广资金。湖南卫视、江苏卫视也已形成每年两次向全台征集节目研发方案的常态机制,浙江卫视成立了战略发展中心模式研发部,汇聚全台最精干的力量专注研发原创节目。
谈到中国电视综艺节目未来的发展方向,王磊卿分析说,现在一步走到全靠原创的阶段,为时尚早。经历购买模式阶段后,中国电视人很可能将和国外模式公司进行紧密合作,创作出具有自主版权利益的好的节目模式,进而拥有完全原创模式,并走向世界市场。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胡智锋表示,对于海外电视节目引进,我们不必恐惧,但必须警醒;对于本土电视节目原创,我们不必妄自菲薄,但绝不能妄自尊大。要将引进与原创相统一,将学习与改造相结合,坚持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适度引进、科学引进、合理引进,从而生产创作出既有全球视野又有民族情怀,既有先进理念又有本土特色的高智慧含量、高艺术水准的电视节目。(本报记者 杨 君 本报通讯员 陈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