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对革命历史的书写还有哪些新的可能性?日前在中央电视台播毕的《铁血兄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这部剧改编自张培忠传记文学《文妖与先知》,由梁振华任总编剧,何群导演,其创新我认为集中体现于两点:其一是剧中革命叙事的“柔化”,其二是剧中革命叙事的“深化”。
首先是“柔化”。与时下多数革命题材影视作品不同,《铁血兄弟》别出心裁地在革命历史叙事中打出了“感情牌”。《铁血兄弟》里几乎没有正面突出“铁血”的大片式镜头,革命那激烈、喧嚣的一面被有意淡化了,得到突出的是革命主体内心的细腻变化,以及故事细节间的喜剧色彩。同时,政治说教也少了,多的是兄弟四人的命运起伏,是江流和婉玉、王应与若兰之间的爱情悲欢。这些在剧中被刻画得浓墨重彩,它们令无数观众感慨落泪,同时也暗暗应和着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风雨变迁。在这种“柔化”的历史叙事中,生活的逻辑压倒了历史课本的空洞说教;同时,兄弟情与儿女情取代了政委的教导和阶级友爱,成为了主人公走向革命的第一推动力。
类似的效果从电视剧的配乐中也能感受出来。一般来讲,革命主题的影视剧作品,其配乐无疑要以管乐、交响乐为主,以此表现革命的波澜壮阔、风起云涌。但在《铁血兄弟》中,管乐的使用寥寥无几,弦乐成为了绝对的主角。《铁血兄弟》的音乐中,给人最为印象深刻的,毫无疑问是那口琴版的《国际歌》。激扬澎湃的旋律,被口琴那舒缓纯净的音色呈现出来,稀释的是躁动,增添的是悠扬。每次这首曲子在主人公内心困顿挣扎时吹响,那个时代知识青年所独具的纯净和坚韧都被渲染得淋漓尽致——我相信这样的场景足以打动任何人的心灵。更重要的是,《国际歌》与口琴,乃是两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物象,它们大量携带着来自过往时代的回忆和暗语——它们所接通的记忆,不仅仅是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更是我们自己的后革命时代,我们自己的80年代,我们自己的无悔青春。
如果说历史叙事的“柔化”赋予了《铁血兄弟》一剧独特的美学质感,那么对革命主题的“深化”处理,则为本剧营构了更多可供玩味和阐释的余地。故事从一场挫败开始,被一场又一场的挫败推动,用江流的原话就是“兄弟没了,爱情没了,信仰也没了”,到头来革命成果又被军阀窃取,追求幸福与尊严的过程伴随着的是不尽的痛苦和罪恶。当剧中的主人公们面对这一切时,他们也会苦苦地追问“这一切还值不值得”。而唯其追问、唯其痛苦,却终究不放弃心中对光和热的渴望,才显出历史的悲壮与崇高来。这样的“革命”,比历史课本上的条条框框更加真实,更加沉重,也更为震撼人心。正如本剧总编剧梁振华所说:“剧中渗透着大量对于革命起源、路径、正义性的叩问,因而构成了沉重的历史反思。”
更难得的是,该剧在这种对革命的叩问和反思中,还有意触碰了民族性的问题。《铁血兄弟》中对革命的反思,并不仅仅停留在苦涩自知的层面。剧中的江流,怀抱着开启民智的宏愿回到了祖国。他有反思,但更有坚信:“倘若国人,将一切自欺欺人的希望扫除,荡涤旧俗,激扬新知,输入民主科学,中国之强盛与新生,便不能说全然没有希望。”我相信,这些激情满满的句子,绝不仅仅是剧中江流的台词,更是该剧主创团队在心底想说的话。正是在这种沸腾的激情之中,我们感受到了《铁血兄弟》一剧最打动我们的东西——那种火一般滚烫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