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视 >> 资讯 >> 正文
赖水清近照
帽子、眼镜、花白络腮胡,这是赖水清颇具标志性的造型。一如他对金庸武侠剧的坚守。吴倩莲版的《神雕侠侣》 、马景涛版和苏有朋版的《倚天屠龙记》 、钟汉良版的《天涯明月刀》和《天龙八部》 ,这么多年,他执导的金庸剧,老版还停留在怀旧观众的记忆里,新版又陆续登场。细数这个30年来辗转于内地、新加坡、中国台湾的香港导演的作品,其执导的多部电视剧如《人在旅途》 《京城四少》 《今生今世》 《倚天屠龙记》等,几乎伴着“80后”从少年长到成年。如今,说着纯熟港味儿普通话的他,在华策影视打造的“武侠新世界”里再拍金庸剧,继去年的《天涯明月刀》后, 《天龙八部》于12月底登陆浙江卫视、湖南卫视和乐视三大平台。现在,赖水清要考虑“90后”观众的审美口味了。
找俊男靓女来演,观众愿意看
记者:武侠新世界的“新”很重要,你之前也拍过金庸武侠剧,包括两个版本的《倚天屠龙记》 。现在再拍金庸剧,你会怎么去创新?
赖水清:这个“新”是包括很多方面的,比如技术的创新,演员的选择,制作概念的现代意识,符合“90后”的思维方法,为人物赋予其新的生命力等。以前的很多武侠片有非常灰暗、压抑的感觉,我摒弃了这种沉重感,打造的是时尚靓丽感,让观众看着赏心悦目,比如从演员的服装,摄影、灯光的方向,都是让观众有炫目感,加上现在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前做得不是很好的电脑特技,我们都可以加强。
在演员选择方面,尽量年轻化,找青春靓丽的演员。比如这版的《天龙八部》 ,这几个主角的妈妈,我都是用比较年轻的演员去演,这跟以前不一样。以前的女孩子,十四五岁就结婚了,她们的女儿十七八岁时,自己也就三十来岁,不会是四五十岁,所以这些妈妈应该是很漂亮很年轻的。再如虚竹这个人物,金庸小说里的描写,他是不怎么起眼的,甚至有点丑的小和尚,我找韩栋来演,他长相比较干净帅气,但我让他用演技去表达角色的憨厚善良。找俊男靓女来演,这样观众愿意去看。
我们看过那么多版的《天龙八部》 ,让观众再看,在脉络上、线索上,我们会重新做一个分配,但我们的原则是不伤到原著的精神。人物的灰色地带我们不去表达,有些人物的特征和故事,我们可以拿出来稍微放大,只是做这样的调整。
记者:你刚才也提到适应新时代年轻观众的审美需求,去年播出的《天涯明月刀》 ,它的一些人物台词也比较现代化。你怕不怕这样的处理会有争议?
赖水清:不怕,时代就是这样往前推进的。像我这个年纪,从小时候看我的前辈拍的武侠小说,到后来我们自己接触武侠电视,今天到了一定纯熟的阶段,我都看到了它一直进步。很早我们就看到了在古装戏里加进去现代语言,只是你要加得舒服,不要加得突兀。比如“最近压力很大”这句话,我们放进古装戏里就不会显得突兀,再如“有没有搞错”这句话以前放进去有些争议,但现在大家都能接受。
记者:你不怕观众出戏吗?
赖水清:我觉得不会。要恰当地取材,不能量太大让观众听蒙了。在恰当的时候稍微加一些现代的词语,观众听着很有亲切感,他会觉得这是属于他们这个年代的电视剧。
记者:你这次在《天龙八部》中自己也演了一个角色?
赖水清:其实原本我没想演,是出品人赵依芳和吴敦觉得我可以演,对我说,你演吧,绝对没问题。那我就尝试一下吧,做完造型之后,我觉得可以演。戏份不重,一共有8场戏。
记者:再做演员,有没有勾起你对年轻时代在香港无线艺人训练班当学员的回忆?
赖水清:一定有啦。其实当年我们在训练班时,也是很开心的。我转做幕后,恰恰也是因为当演员。做演员时有次生病很厉害,有段时间不能演戏,就往幕后发展了。
记者:那演员梦还在吗?
赖水清:其实我没有什么演员梦,只是那个年代我们年轻,希望能够投身社会,在演员这个行业里有点成就,发点光。那时候我们没有明星梦,因为电视不是一个赚钱的行业,那时我们的工资是800港币一个月,很少的。所以当时我们努力做好一个演员的工作,在这个行业能够有一席之地就会觉得很开心。
华策版电视剧《天龙八部》剧照
让儒雅的钟汉良爆发
记者:你拍了多部金庸武侠剧,“武侠新世界”的下一部作品《鹿鼎记》也正在热拍。一再执导金庸剧,你的兴奋点是什么?吸引你不断创作武侠剧的动力来源于哪里?
赖水清:它一定是有吸引力的,不同元素的重组,现代科技的结合,新的演员去演一个老的故事,让老的故事发生新的变化,都是让你能够有兴趣、可以玩得津津有味的元素。我相信每一个好的名著作品,隔10年左右重拍一次,都有它新鲜的感觉。
记者:在形成自己的风格上,你会做什么样的探索?
赖水清:在服装设计上的要求、整个画面的靓丽度、电脑动画的结合等,这几方面形成了我自己走的路,我尤其注重剪接、配音、音乐这些后期制作的部分。以前我们由于条件限制,会做得比较粗糙。比如吴倩莲版的《神雕侠侣》 ,在场景上就没有现在这么大气,当时制作经费不够,现在依靠新技术在画面上的呈现,都是以前我们做不到的。
记者:除了技术,在艺术上,比如钟汉良版的乔峰,跟以前的版本相比,你会突出什么不一样?你怎么跟钟汉良说戏?他在《天涯明月刀》里演傅红雪,这两个角色差别很大。
赖水清:一个好的演员都有他的可塑性。乔峰是一个比较粗犷豪迈的人物,钟汉良是比较儒雅的,但是我觉得一个演员必须要有爆发力,所以我要塑造一个新时代的、新形象的钟汉良,要人家感觉到他是可以完成这样一个角色的。
我从好几方面帮他,一个是在造型上帮他,其次是跟着剧情走向确立性格,我们可以赋予他新的角色生命,让人看到乔峰这个人的生命力,这是最重要的。当故事往前推进,他碰到的那些场景、剧情、对手,自然就会引发他的激情。我很注重他的眼睛的表现,因为心里面的东西,只有眼睛可以表现出来,你要在眼睛里流露出你想怎么样、你要怎么样,这个东西观众在画面里是看得一清二楚的。你能不能吸引观众,就是靠你的眼睛。相比之前,这个版本的乔峰更细腻。
英雄是可以舍生取义的
记者:你理解的英雄是什么样的?
赖水清:所谓英雄,有种江湖的味道,可以舍生取义,有这样的精神才是个英雄,而不是一个大力士、狂妄者、硬出头的。在非常时刻,可以两肋插刀,可以付出生命。就像乔峰,他在杏子林时被诬蔑,但他要救这些兄弟,为了取得大家的一个认可,就插刀自残,他能做到这样大的牺牲,有这样一种忘我的精神,就是英雄。
记者:你执导的金庸武侠剧里,哪个角色最符合你心目中对英雄的定位和理解?
赖水清:我还是最喜欢张无忌,其实他不是个英雄,他是一个在那个时代里被推到高位的人,后来能够放弃明教教主的位置退出江湖,我比较喜欢这样的人物。你不可为、不能为,就要退,这是能看清形势的明智的人。而且他的人生有很多巧合,他的很多武功,都是莫名其妙、误打误撞学来的,比如碰到张三丰,这有点像段誉。
记者:金庸武侠剧可以一拍再拍,我们都是看着不同的版本长大的。你觉得它能持久吸引和打动一代又一代观众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赖水清:我觉得最重要的是金庸作品里有非常浓厚的底蕴,包括他的人物设计、性格,以及他的学问,对武学、医学的了解等,而且几乎所有的小说里都有历史背景,里面就融进了很多的历史观和人文观,有很多是民族的观念、个人的情感观念、宗派观念,这符合华人宗族结构,所以每次重拍,不同年龄层的观众都愿意去看。
当时他们看着吊车拍片很新鲜
记者: 30年前你就来内地拍电视剧了,之后又到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现在又来到内地, 30年前内地的拍摄环境和电视剧市场,跟现在有什么不同?
赖水清:我刚来内地时,根本没有电视剧市场,所有人的观念,都是以前电影厂的观念。比如我们在香港拍电视剧以场为单位,我当时来的时候,内地还是以一个镜头一个镜头为单位,很多时候,我拍完一个镜头,转到另外一个镜头时,东西就被人收走了,他以为你拍完了,没有整场戏的观念。很多技术上的认知,工作人员立场的认知,都有很大的差距。到了今天,内地的电视剧市场已经很成熟了,大家都很了解电视剧制作是什么样的了,但因为发展得太快,不同的团队也会呈现出优劣。
记者: 30年前拍片时发生过什么有趣或者尴尬的事情吗?
赖水清:有很多笑话了。我刚来拍的时候,那部剧是由外资投入的,我拍一场戏,地毯上要沾血,因为觉得地毯沾血会弄坏了可惜,我就用地板,结果粘得不好,我就又弄了一块儿,正在拍时,有个负责道具的就说,导演你不能这样拍,你这样是浪费人民的血汗钱。骂得我都蒙了,我一想,为什么是人民的血汗钱呢?我说了一句,对不起,这个是老板投资的,不是国家的。然后他也马上醒悟过来,傻在那里。这个不是他的错,那个时候刚刚开始资本引进,对大家来说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很多观念互相之间有差别,都要经过慢慢磨合。
当时国内很少拍武侠片,我们要吊车,他们不知道我们要用来干什么,后来看到我们用吊车、工程车去拍,感觉很新鲜。还有就是语言障碍。剧组里港台人比较多,有些人普通话讲得不好,有一次有个副导演叫制片去买一双拖鞋,结果制片买了一箱拖鞋回来,那天晚上副导演就拿着拖鞋到处问,你有没有拖鞋?我送你一双。
记者: 14部金庸作品你准备拍几部?
赖水清:已经拍4部了。我希望能够拍全,当然这个要靠老板购买版权的能力了,看能不能买得到。现在我们手上还有《雪山飞狐》和《射雕英雄传》的版权,希望能够把这两部拍完,就很开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