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电视是一件稀有品,是“王谢堂前燕”,轻易不入寻常百姓家。人头攒动,围在一台黑白电视机前的情景,相信还是一代人鲜明的儿时记忆。
1990年岁末,电视剧《渴望》播出,万人空巷,这是中国电视剧发展历史的里程碑,也是那个时代独有的电视神话。
其实,电视在中国的媒体地位,直观地体现于电视机在家庭中被摆放的显赫位置——一般是客厅里最中心的地方,这不仅出于观看电视的需求,更是门面展示。
面对新媒体的进扑,很多人把这点当作电视影响力的论据之一——互联网确实重要,但终究上不了台面,电脑最多被置于房间的某个角落,谁家会将其放在客厅中央?
而新媒体的拥趸只需问一句“现在有多少人还在看电视”即能让电视从业者们大惊失色,费力辩驳,因为这确实戳中了他们的软肋和痛处。
不久前,在中国电视影响力发展论坛上,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维东表示:今天的电视依然是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媒体类型。然而,很多人更切身的感受却是电视的日子不好过了。
电视的收视总量在下降。《2012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指出,2011年人均每日收视时长继2010年走低后进一步减少,较2009年的落差已扩大至10分钟,观众收视量的萎缩似乎呈不可逆转之势。进一步调查发现,观众规模缩小、部分观众离开电视屏幕是收视总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而这些流失的受众中,年轻观众是主要人群,15岁至34岁年轻观众收视量5年来呈阶梯式下滑。
电视的困境和未来,在典型标本上也许能看得更清楚。
当我们谈论中国电视时,中央电视台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1958年,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成立,开始试播。在早期的中国电视市场,甚至可以这样说,看电视就看央视,央视几乎等同于电视。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大量脍炙人口、影响深远的新闻、电视剧、纪录片等电视节目,其开创的“春节联欢晚会”更成为中国过年新民俗。作为影响了中国人30多年生活的国家电视台,央视的巨大影响力和社会关注度是一个不争事实。
当虎嗅网记者撰文称“央视近黄昏”后,关于电视的争论更加激烈。时隔不久《商业周刊中文版》又抛出“央视窘境说”,称央视“既要打鸣又要下蛋”,处于体制和商业等各种纠结冲突中。久居庙堂之上的央视,面对日渐紧张的收视压力、省级卫视的步步紧逼、新媒体的虎视眈眈,不再能够轻松度日。无论是“黄昏”抑或“窘境”,面对困境的岂止央视一家?
互联网正在颠覆一切行业。2012年电视渠道独享的观众只占35.18%,通过网络收看电视的比例上升到20.57%,而手机渠道占有量也有7.51%。大家或许还在看电视,但通过电视机看的将越来越少。传统模式下,电视节目只是单纯为电视播出生产;而在新媒体的挑战下,电视拥抱新媒体,传播渠道多元化,多屏收看或将成为电视未来发展的趋势。因此,对于面临“黄昏”的电视台而言,机遇尚在:电视机可能成为历史,但收看电视的设备仍很丰富。
在内容方面,互联网平台自制内容发展迅速,如网络脱口秀《晓说》取得了很大成功;但总体而言电视台仍具有优势。目前最受观众喜爱、反响最大的节目《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等都是传统的电视节目,由电视台独立制作或委托制作。电视台的根本出路,还是要牢牢把握优质的节目内容并加强创新。